專利名稱: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污泥作為污水處理工藝的產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的特點,其組成、性質的復雜性決定了其處置的難度,對技術提出嚴峻挑戰。近年來國內涌現出多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但用“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三大基本原則衡量,目前污泥處置領域還未出現規模化且經過實踐檢驗效果良好的技術工藝及設備系統。常規的污泥處置方法農田利用、填埋、焚燒等并不能完全消除污染物的威脅。污泥在農業中的大量運用會造成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富集;填埋處理法除占地大面積土地外,土層需要完全封閉以防止有害物質泄漏;而污泥焚燒必須采用昂貴的處理設備以防止氣體和固體污染物的釋放。各種 不同的處理技術往往顧此失彼,很難達到合理的技術經濟目標。因此,污泥熱解作為污泥處置領域的最有前途的新技術被廣泛研究應用,熱解后固體殘渣體積大大減小,碳基中的重金屬抗自然析出能力更強,生成的可燃氣體和油的熱值較高,可以成為有前景的能源。且熱解在比焚燒低的溫度下進行,限制了所釋放的熱解氣體中污染物的量,該過程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進行,因此無二噁英的生成。但是,熱解對處理的污泥水分含量、污泥熱值有嚴格要求,對于熱值較低污泥,需要添加輔助能源保證系統的供能平衡,如此便加大了熱解系統的投資和運行費用。
發明內容針對低熱值污泥熱解難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廢棄塑料具有來源廣、熱值高、數量大、價格低等特點,相比污泥中添加生物質、燃煤等輔料,按比例添加熱值高的廢棄塑料,進行廢棄塑料與污泥的混合熱解,保證熱解系統的供能平衡,具有良好的經濟、環保優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包括粉碎裝置、輸送裝置、干化裝置、熱解裝置、燃燒裝置、余熱利用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廢棄塑料通過粉碎裝置粉碎均勻后,與污泥一起通過輸送裝置進入干化裝置干燥,廢棄塑料與污泥的混合物含水率下降后進入熱解裝置進行熱解,熱解產生的油、氣通過燃燒裝置燃燒產生能量,該能量供熱解裝置使用,燃燒裝置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余熱利用裝置,在余熱利用裝置中產生飽和蒸汽,該蒸汽送往干化裝置用于干燥含水污泥和廢棄塑料,蒸汽通過干化裝置后冷凝,冷凝水送出渣管對高溫殘渣進行冷卻后返回余熱利用裝置;余熱利用裝置產生的煙氣通過尾氣處理裝置完成燃燒煙氣的冷卻、脫酸和除塵過程后達標排放。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0009]( I)節省能源,節約運行費用。與燃煤、生物質等熱解輔助燃料相比,廢棄塑料具有來源廣、數量大、價格低、熱值高等優點,采用廢棄塑料與污泥共同熱解,解決了低熱值污泥熱解耗能大、成本高的問題。同時該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均沒有對環境排放有害物質,與現有污泥焚燒的技術相比,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危險,體現了該裝置良好的環保效益。(2)熱解產物處理步驟簡單。與塑料裂解獲得以油制品為目的產品的工藝相比,簡化了對油的分離和精煉步驟,節省了相應的設備投資。該熱解裝置大大減輕了對氣體凈化的要求,節省了氣體的凈化環節,節省了氣體的凈化 費用。(3)裝置的合理組合巧妙設計使得對低位熱值很低的污泥熱解處置成為可能,克服了以往報道的污泥熱解處置工藝只能針對高熱值廢物的局限。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了解實用新型,結合實例對實用新型實施方案進行描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裝置結構示意圖。包括粉碎裝置、輸送裝置、干化裝置、熱解裝置、燃燒裝置、余熱利用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廢棄塑料通過粉碎裝置粉碎均勻后,與含水率80%污泥一起通過輸送裝置進入干化裝置干燥,當含水率降至10%以下后進入熱解裝置進行熱解,熱解產生的油、氣通過燃燒裝置燃燒產生能量,該能量供熱解裝置使用,燃燒裝置燃燒產生的溫度大于1050°c的高溫煙氣進入余熱利用裝置,產生溫度大于150°C以上飽和蒸汽,該蒸汽送往干化裝置用于干燥含水污泥和廢棄塑料,蒸汽通過干化裝置后冷凝,冷凝水送出渣管對高溫殘渣進行冷卻后返回余熱利用裝置;余熱利用裝置煙氣可通過尾氣處理裝置完成燃燒煙氣的冷卻、脫酸和除塵過程后達標排放。粉碎系統是針對形態、體積不均勻的廢棄塑料設置,目的是將廢棄塑料粉碎成幾乎均質狀態便于與污泥混合均勻。干化裝置是將污泥及廢棄塑料中所含水分進行烘干,水分的含量對熱解工藝耗能、工程造價有較大的影響。
權利要求1.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包括粉碎裝置、輸送裝置、干化裝置、熱解裝置、燃燒裝置、余熱利用裝置及尾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廢棄塑料通過粉碎裝置粉碎均勻后,與污泥一起通過輸送裝置進入干化裝置干燥,廢棄塑料與污泥的混合物含水率下降后進入熱解裝置進行熱解,熱解產生的油、氣通過燃燒裝置燃燒產生能量,該能量供熱解裝置使用,燃燒裝置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余熱利用裝置,在余熱利用裝置中產生飽和蒸汽,該蒸汽送往干化裝置用于干燥含水污泥和廢棄塑料,蒸汽通過干化裝置后冷凝,冷凝水送出渣管對高溫殘渣進行冷卻后返回余熱利用裝置;余熱利用裝置產生的煙氣通過尾氣處理裝置完成燃燒煙氣的冷卻、脫酸和除塵過程后達標排放。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以廢棄塑料作為補充能源的污泥熱解處理裝置。現有熱解技術處理熱值低、含濕量高污泥投資運行費用大,需添加輔助燃料才能達到系統供能平衡。本實用新型將廢棄塑料通過粉碎裝置粉碎均勻后與污泥一起進入干化裝置干燥,混合物的含水率下降后進入熱解裝置,熱解產生的油、氣燃燒產生能量回用于熱解裝置,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余熱利用裝置產生飽和蒸汽,該蒸汽在干化裝置干燥含水污泥和廢棄塑料后冷凝,冷凝水送出渣管對高溫殘渣進行冷卻后返回余熱利用裝置;余熱利用裝置煙氣通過尾氣處理裝置處理后達標排放。廢棄塑料具有來源廣、熱值高、數量大等特點,進行廢棄塑料與污泥混合熱解,使低位熱值污泥熱解成為可能。
文檔編號C02F11/12GK202558748SQ20122019955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7日
發明者黃園園, 王訓國, 辛玲玲, 蔡炳良, 陳軍 申請人:浙江利保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