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首先設置一個用于儲存藥劑的藥劑儲存罐(1)和一個用于轉送藥劑的藥劑緩存腔(10),藥劑緩存腔(10)的藥劑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后控制閥(9)、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接通,藥劑緩存腔(10)的藥劑進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前控制閥(5)、藥劑儲存罐(1)接通,在加入藥劑時先開啟緩存腔前控制閥、關閉緩存腔后控制閥,將藥劑加入到藥劑緩存腔內,然后關閉緩存腔前控制閥,開啟緩存腔后控制閥,藥劑緩存腔內的藥劑即可進入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內與待處理水體混合。本發明的方法能夠較好的向具有一定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加入藥劑。
【專利說明】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是個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且我國的水資源在時空和地域分布上的分布不均勻,更加重了實際的缺水情況。因此近些年來我國城市水資源進一步緊張,許多城市嚴重缺水。與此同時,水資源污染卻日益嚴重,因此許多工廠都建立自己的自來水處理廠,來改變目前水資源緊缺且污染的現狀。環境保護問題日益成為影響和制約人類社會發展的因素之一。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大量工業和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流入江河湖海,使環境和飲用水被嚴重污染。因此,建立自來水處理廠是解決供水問題的有效途徑。
[0003]自來水處理廠在進行水處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向待處理的自來水或者各種工業排放水、生活污水等待處理水體中加入藥劑,具體的藥劑和配方由專業的水處理公司確定,按藥劑種類分,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常規水質穩定藥劑有緩蝕劑、阻垢劑、分散劑、殺菌劑、混凝劑、助凝劑以及調節PH用酸堿加藥裝置等。作為工廠設計的給排水工程師應能根據水處理公司提出的藥劑的種類、形態和投加濃度確定加藥設備的合理形式。[0004]如果直接向開放的待處理水體中加入藥劑,加入方式是比較容易的,只要通過管道將藥劑導入待處理水體即可。但是,如果要向具有一定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加入藥劑,普通的加藥方式是不能實現的。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該方法能夠較好的向具有一定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加入藥劑。
[0006]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首先設置一個用于儲存藥劑的藥劑儲存罐和一個用于轉送藥劑的藥劑緩存腔,藥劑緩存腔的藥劑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后控制閥、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接通,藥劑緩存腔的藥劑進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前控制閥、藥劑儲存罐接通,在加入藥劑時先開啟緩存腔前控制閥、關閉緩存腔后控制閥,將藥劑加入到藥劑緩存腔內,然后關閉緩存腔前控制閥,開啟緩存腔后控制閥,藥劑緩存腔內的藥劑即可進入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內與待處理水體混合。該方案較好的解決了向具有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添加藥劑的問題,如果沒有藥劑緩存腔,不在藥劑緩存腔前后設置控制閥,而直接向封閉管道內添加藥劑的話,至少需要一個增壓設備,并且增壓設備的動力要求較高,至少要增壓后藥劑的壓力要高出正壓封閉腔體內的水壓,藥劑才能進入正壓封閉腔體內,這樣以來,存在增壓設備的工作負荷大的問題,而且萬一經過增壓設備增壓后輸出的藥劑的壓力不夠,還可能造成正壓封閉腔體內的水體逆流。
[0007]具體地,還包括計量泵、單向出水結構,藥劑儲存罐通過管路依次與計量泵、單向出水結構、緩存腔前控制閥接通。該結構是為了防止藥劑逆流,精確給藥劑計量。
[0008]進一步地,還包括壓力開關,壓力開關設置在計量泵和單向出水結構之間的管路上。可以根據管路和設備的承壓安全要求,在檢測到管路內水壓超過設定值時,關閉計量泵以控制管內的流體壓力。進一步地,設置壓力開關的管路上還可以設置泄壓結構。
[0009]所述藥劑緩存腔內設有液位測量單元。通過液位測量單元測定藥劑緩存腔內流體的多少,以便于較好的控制各閥門的開、關狀態。
[0010]所述藥劑緩存腔設有與腔體頂部接通的排空管路,排空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空控制閥。在計量泵將藥劑加入到藥劑緩存腔時,可以開啟緩存腔排空控制閥進行防空,防止藥劑緩存腔內壓力增大。
[0011]所述藥劑緩存腔設有與腔體底部接通的排液管路,排液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液控制閥。在開啟緩存腔后控制閥,藥劑緩存腔內的藥劑進入待處理水體的管路內與待處理水體混合后,待處理水體同時也會進入藥劑緩存腔,在進行下一次加藥時,需要先關閉緩存腔前控制閥、緩存腔后控制閥,開啟緩存腔排液控制閥,將藥劑緩存腔內上一次存留的待處理水體排出,然后通過操作進行下一次加藥操作。[0012]還包括三通閥,括三通閥的兩個連接端分別與需要加藥的管路接通,緩存腔后控制閥通過管路與三通閥的第三個連接端接通。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方法能夠較好的向具有一定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加入藥劑。通過設置一個藥劑緩存腔,在藥劑緩存腔前端和后端的管路上分別設有控制閥,在添加藥劑時先開啟緩存腔前控制閥,關閉緩存腔后控制閥,通過計量泵將藥劑加入到藥劑緩存腔內,然后關閉緩存腔前控制閥,開啟緩存腔后控制閥,藥劑緩存腔內的藥劑即可進入待處理水體的管路內,與待處理水體混合,較好的解決了向具有一定壓力的正壓封閉腔體內添加藥劑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標號對應的零部件名稱是:1_藥劑儲存罐,2-計量泵,3-壓力開關,4-單向出水結構,5-緩存腔前控制閥,6-液位測量單元,7-緩存腔排空控制閥,8-三通閥,9-緩存腔后控制閥,10-藥劑緩存腔,11-緩存腔排液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包括藥劑儲存罐1、計量泵2、緩存腔前控制閥5、緩存腔后控制閥9、藥劑緩存腔10、單向出水結構4、三通閥8,藥劑儲存罐I通過管路依次與計量泵2、單向出水結構4、緩存腔前控制閥5、藥劑緩存腔10、緩存腔后控制閥9接通,三通閥8的兩個連接端分別與需要加藥的管路接通,緩存腔后控制閥9通過管路與三通閥8的第三個連接端接通。
[0017]本實施例還在計量泵2和單向出水結構4之間的管路上設置有壓力開關3。
[0018]藥劑緩存腔10內設有液位測量單元6,藥劑緩存腔10設有與腔體頂部接通的排空管路,排空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空控制閥7,同時,藥劑緩存腔10設有與腔體底部接通的排液管路,排液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液控制閥11。通過控制緩存腔排空控制閥7、緩存腔排液控制閥11的單獨開啟或關閉,可以解決藥劑緩存腔10排空和排液的功能。同時開啟緩存腔排空控制閥7、緩存腔排液控制閥11,將緩存腔排液控制閥11末端的接口與沖洗水路接通,還可以構成對藥劑緩存腔10進行清洗的反沖洗結構。
[0019] 如上所述,可以較好的實施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首先設置一個用于儲存藥劑的藥劑儲存罐(I)和一個用于轉送藥劑的藥劑緩存腔(10),藥劑緩存腔(10)的藥劑出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后控制閥(9)、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接通,藥劑緩存腔(10)的藥劑進口通過管路依次與緩存腔前控制閥(5)、藥劑儲存罐(I)接通,在加入藥劑時先開啟緩存腔前控制閥、關閉緩存腔后控制閥,將藥劑加入到藥劑緩存腔內,然后關閉緩存腔前控制閥,開啟緩存腔后控制閥,藥劑緩存腔內的藥劑即可進入待加藥劑的正壓封閉腔體內與待處理水體混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計量泵(2)、單向出水結構(4),藥劑儲存罐(I)通過管路依次與計量泵(2)、單向出水結構(4 )、緩存腔前控制閥(5 )接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開關(3),壓力開關(3)設置在計量泵(2)和單向出水結構(4)之間的管路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緩存腔(10 )內設有液位測量單元(6 )。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緩存腔(10)設有與腔體頂部接通的排空管路,排空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空控制閥(7)。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劑緩存腔(10)設有與腔體底部接通的排液管路,排液管路上設有緩存腔排液控制閥(11)。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向水處理裝置中添加水處理藥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三通閥(8),括三通閥(8)的兩個連接端分別與需要加藥的管路接通,緩存腔后控制閥(9)通過管路與三通閥(8)的第三個連接端接通。
【文檔編號】C02F1/00GK103739021SQ201310565002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4日
【發明者】譚秋蘋, 蔣明安 申請人:四川海普流體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