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技術領域,具體屬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目前市場對污水處理設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近年來隨著污水處理設備技術水平的提升,現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因其占地面積小,處理效果好,同時后續使用運行成本低等的優點,其市場需求量增長迅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污水處理設備的發展方向。但是普通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存在以下缺點:1)需要采用排污泵或其它外界機械進行排泥,使用不方便,建造成本高,運行成本高,排泥效果不好;2)無法對污泥沉淀物進行濃縮,有時污泥沉淀時間長后,排污泵不能排除污泥;3)不能對處理污水過程中所使用的硝化液進行有效回流,導致后續運營成本高。為此,我們公司自主研發推出了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排泥效果好,節能環保,同時具有污泥濃縮功能和硝化液回流功能,此外,本發明在使用過程中硝化液回流量的大小可以通過調節排泥通道中氣提管出氣量來調節,使用更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可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其特征是包括生物處理區、進水區、缺氧區、好氧區、釋氣區、斜管沉淀區、污泥斗、氣吹排泥區、生態濾池、多功能區和清水排水區,所述生物處理區位于整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頂層,進水區位于生物處理區下面,有泵、進水管和調節閥組成,污水經過進水管到進水區,經過好氧區進入斜管沉淀區,好氧區位于斜管沉淀區和生態濾池的側面區域,釋氣區位于斜管沉淀區的側面,釋氣區和斜管沉淀區的底部相通,斜管沉淀區底部有污泥斗,氣吹排泥區與斜管沉淀區底部相通,缺氧區位于多功能區側面,多功能區位于氣吹排泥區的后端,與氣吹排泥區相通,多功能區與斜管沉淀區之間有生態濾池,生態濾池底部有隔板,隔板下面是氣吹排泥區,清水排水區位于多功能區與生態濾池之間。
所述氣吹排泥區包括氣提管、排泥通道和排泥孔。
所述氣提管外接吹起裝置,氣提管朝向多功能區方向,并沿排泥通道斜向下方向開孔,將斜管沉淀區的泥水混合物通過排泥通道向多功能區流動。
所述排泥孔位于多功能區底部。
所述污水經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前端的生物處理區,進入多功能區經過好氧區,到斜管沉淀區經過生態濾池或通過斜管沉淀區底部氣吹排泥區的排泥通道進入多功能區,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前端的缺氧區,缺氧區側面與清水排水區相連。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通過對生物處理區、進水區、缺氧區、好氧區、釋氣區、斜管沉淀區、污泥斗、氣吹排泥區、生態濾池、多功能區和清水排水區進行研發布局設計,制造出的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可實現:1)通過斜管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同時通過下方的污泥斗進行收集,氣吹排泥區可以使污泥斗中的污泥排放到多功能區,通過排泥通道排出設備;2)該排泥系統可通過斜管沉淀池下方的污泥斗對污泥進行初步濃縮,之后排至多功能區;然后污泥在多功能區進行進一步濃縮,最后再排出設備。整套排泥系統利用污泥重力自流作用及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本身所需要的曝氣或吹氣裝置,不需要利用其它外來機械輔助(如排泥泵等),節省建造成本和后期運行成本;此外,本發明通過利用其排泥系統,可以達到長時間不排泥的效果,達到環保的功能。該排泥系統不僅可以達到排泥功能,同時可以使硝化液回流到多功能區,達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內回流的功能,適合批量化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上層俯視刨面圖;
圖2為下層俯視刨面圖;
圖3為左視刨面圖;
圖4為右視刨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發明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附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排泥系統,其特征是包括生物處理區、進水區10、缺氧區2、好氧區3、釋氣區4、斜管沉淀區5、污泥斗15、氣吹排泥區(12、13和14)、生態濾池6、多功能區8和清水排水區7,所述生物處理區位于整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頂層,進水區10位于生物處理區下面,有泵、進水管和調節閥組成,污水經過進水管到進水區10,經過好氧區3進入斜管沉淀區5,好氧區3位于斜管沉淀區5和生態濾池6的側面區域,釋氣區4位于斜管沉淀區5的側面,釋氣區4和斜管沉淀區5的底部相通,斜管沉淀區5底部有污泥斗15,氣吹排泥區(12、13和14)與斜管沉淀區5底部相通,缺氧區2位于多功能區8側面,多功能區8位于氣吹排泥區(12、13和14)的后端,與氣吹排泥區(12、13和14)相通,多功能區8與斜管沉淀區5之間有生態濾池6,生態濾池6底部有隔板,隔板下面是氣吹排泥區13,清水排水區7位于多功能區8與生態濾池6之間。
所述氣吹排泥區(12、13和14)包括氣提管14、排泥通道13和排泥孔12。
所述氣提管14外接吹起裝置9,氣提管14朝向多功能區8方向,并沿排泥通道13斜向下方向開孔,將斜管沉淀區5的泥水混合物通過排泥通道13向多功能區8流動。
所述排泥孔12位于多功能區8底部。
所述污水經過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前端的生物處理區,進入多功能區8經過好氧區3,到斜管沉淀區5經過生態濾池6或通過斜管沉淀區5底部氣吹排泥區(12、13和14)的排泥通道13進入多功能區8,到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前端的缺氧區2,缺氧區2側面與清水排水區7相連。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