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除臭劑,尤其涉及一種搭配合理、起效迅速、起效時間長、對人畜、環境無害的植物益生菌除臭劑。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每日都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養殖場內養殖物的排泄物等。該類物質本身產生大量的異味。通常,生活垃圾會收集至垃圾場,經處理后具體分發到垃圾填埋,堆肥場、垃圾發電廠等單位處理。生活污水一般流入下水道,排泄物經處理后排出。但是在這些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惡臭,給人帶來不適感,對人體的健康帶來危害。
目前除臭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法,植物法兩種:植物法通常是采用天然植物的提取物作為原料進行除臭,其更環保,并且具有見效快的優點,但植物法因為起到除臭作用的主要是其所含有的揮發性成分,其通常有效維持時間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現有通過植物法除臭有效維持時間短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搭配合理、起效迅速、起效時間長、對人畜、環境無害的植物益生菌除臭劑。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植物益生菌除臭劑,所述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益生菌液70-80份、姜1-5份、檸檬15-25份、魚腥草10-15份、蒼術15-20份、續斷5-10份與青風藤5-10份。在本技術方案中,益生菌液利用艾草與秋葵的經過發酵工藝發酵而成,是有益生物的復合菌劑,由乳酸菌群、光合細菌群、酵母菌群、芽孢桿菌群等近百種微生物和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有用物質及分泌物組成的,嗜酸乳酸菌為主導,多種芽孢桿菌、光合菌的復合菌液;有效菌≥2*109CFU/ML和一般生物制劑相比,結構復雜,性能穩定,功能廣泛。
本發明可以快速有效消除環境惡臭,抑制有害原菌繁殖;促進有機污染物分解,降低BOD、COD,凈化水質;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凈化能力,縮短曝氣時間,減少污泥的產生量;加速土壤中有害物質分解,徹底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有機垃圾堆肥處理,實現資源的無害化循環利用。
本發明以乳酸菌群、光合細菌群、酵母菌群、芽孢桿菌群為主導,協同其他有益微生物共同作用,同時加入不同植物的提取物質,產生抗氧化物質,通過氧化、還原、發酵等途徑,分解有機物,并形成有益菌優勢菌群,抑制有害菌的增殖。
本發明產品可用于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除臭,將除臭劑稀釋10-20倍均勻噴灑,噴灑量每平方米0.3-0.5kg;可用于污水、污泥除臭治理,將除臭劑稀釋10-20倍均勻噴灑,噴灑量每平方米0.5-0.6kg;可用于養殖場除臭,將除臭劑稀釋5-10倍均勻噴灑,前期一天噴1-2次,噴灑量每平方米0.2-0.3kg,臭氣減輕后3-5天噴灑一次,臭味進一步減輕后7-10天噴灑一次;也可用于河道及養殖場污水治理,將除臭劑原液直接潑灑在水面上,每畝10-15L。
作為優選,益生菌液的制備方法為:將艾草、秋葵與營養液按質量比為2:2:7的比例混合,密封保存,在30℃下發酵12天,過濾,濾液接種到發酵液中,接種量為發酵液體積的30%,在40℃下發酵36h后得到益生菌液。
作為優選,營養液為質量比為20:1的甘蔗漿與食鹽。
作為優選,發酵液為紅糖漿、食用鹽與水,其質量比為:200:3:450。
作為優選,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按重量份數將檸檬、魚腥草、蒼術、續斷、姜、青風藤混合后粉碎并攪勻,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經-20℃冷凍脫水、二氧化碳萃取后,制成初液,在初液中加入益生菌液,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50℃,然后保溫45min,以3℃/min的速率降溫至室溫,同時超聲震蕩30min后得到。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以快速有效消除環境惡臭,抑制有害原菌繁殖;促進有機污染物分解,降低BOD、COD,凈化水質;提高污水處理系統的凈化能力,縮短曝氣時間,減少污泥的產生量;加速土壤中有害物質分解,徹底改善土壤微生態環境;有機垃圾堆肥處理,實現資源的無害化循環利用。
本發明以乳酸菌群、光合細菌群、酵母菌群、芽孢桿菌群為主導,協同其他有益微生物共同作用,同時加入不同植物的提取物質,產生抗氧化物質,通過氧化、還原、發酵等途徑,分解有機物,并形成有益菌優勢菌群,抑制有害菌的增殖。
本發明產品可用于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除臭;可用于污水、污泥除臭治理;可用于養殖場除臭;也可用于河道及養殖場污水治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這些闡述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除另有說明,否則本發明所用的所有科學和技術術語具有本發明所屬和相關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含義。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詳細的闡述,但應當明白,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植物益生菌除臭劑,所述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益生菌液70份、姜1份、檸檬15份、魚腥草10份、蒼術15份、續斷5份與青風藤5份。
益生菌液的制備方法為:將艾草、秋葵與營養液按質量比為2:2:7的比例混合,密封保存,在30℃下發酵12天,過濾,濾液接種到發酵液中,接種量為發酵液體積的30%,在40℃下發酵36h后得到益生菌液。營養液為質量比為20:1的甘蔗漿與食鹽。發酵液為紅糖漿、食用鹽與水,其質量比為:200:3:450。
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按重量份數將檸檬、魚腥草、蒼術、續斷、姜、青風藤混合后粉碎并攪勻,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經-20℃冷凍脫水、二氧化碳萃取后,制成初液,在初液中加入益生菌液,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50℃,然后保溫45min,以3℃/min的速率降溫至室溫,同時65KHz的超聲震蕩30min后得到。
實施例2
一種植物益生菌除臭劑,所述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益生菌液75份、姜3份、檸檬19份、魚腥草12份、蒼術18份、續斷7份與青風藤8份。
益生菌液的制備方法為:將艾草、秋葵與營養液按質量比為2:2:7的比例混合,密封保存,在30℃下發酵12天,過濾,濾液接種到發酵液中,接種量為發酵液體積的30%,在40℃下發酵36h后得到益生菌液。營養液為質量比為20:1的甘蔗漿與食鹽。發酵液為紅糖漿、食用鹽與水,其質量比為:200:3:450。
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按重量份數將檸檬、魚腥草、蒼術、續斷、姜、青風藤混合后粉碎并攪勻,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經-20℃冷凍脫水、二氧化碳萃取后,制成初液,在初液中加入益生菌液,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50℃,然后保溫45min,以3℃/min的速率降溫至室溫,同時65KHz的超聲震蕩30min后得到。
實施例3
一種植物益生菌除臭劑,所述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益生菌液80份、姜5份、檸檬25份、魚腥草15份、蒼術20份、續斷10份與青風藤10份。
益生菌液的制備方法為:將艾草、秋葵與營養液按質量比為2:2:7的比例混合,密封保存,在30℃下發酵12天,過濾,濾液接種到發酵液中,接種量為發酵液體積的30%,在40℃下發酵36h后得到益生菌液。營養液為質量比為20:1的甘蔗漿與食鹽。發酵液為紅糖漿、食用鹽與水,其質量比為:200:3:450。
植物益生菌除臭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按重量份數將檸檬、魚腥草、蒼術、續斷、姜、青風藤混合后粉碎并攪勻,然后使用二氧化碳萃取設備經-20℃冷凍脫水、二氧化碳萃取后,制成初液,在初液中加入益生菌液,以2℃/min的速率升溫至50℃,然后保溫45min,以3℃/min的速率降溫至室溫,同時65KHz的超聲震蕩30min后得到。
申請人聲明,盡管本發明通過上述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的詳細工藝流程,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詳細工藝流程,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對本發明的任何改進,對本發明產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換及輔助成分的添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和公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