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板帶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鋁帶的裁邊裝置。
背景技術:
在鋁帶生產過程中,在生產對鋁帶寬度公差要求較高的產品時,通常通過粗裁邊無法達到相應的精度要求,為此,常在粗裁邊工藝時預留一定余量,然后再進行成品精裁,以確保寬度公差。鋁帶裁邊工序主要由放卷、裁剪、收卷組成。為保障收卷時裁邊鋁帶能夠卷齊,收卷時需要對鋁帶施加一定的張力,該張力由內側附有清潔布的兩塊壓板通過清潔布作用于鋁帶上。現有鋁帶裁邊設備的板帶表面清潔裝置的上壓板通過兩根可上下活動的螺桿調節組件對鋁帶施加作用力來實現。但是,因在鋁帶剪切過程中還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清潔布與鋁帶受力接觸,經常會粘附碎屑,若不及時清理,將對鋁帶產生絲狀劃痕影響鋁帶表面質量,由于正常情況下,清潔布每隔5~10分鐘左右需要清理或更換,頻繁操作螺桿調節組件,速度慢,勞動強度大,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鋁帶裁邊設備的板帶表面清潔裝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控制方便、生產效率高的鋁帶的表面自動清潔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方案是:一種鋁帶的表面自動清潔機構,它包括安裝各部件的機架,以及從上下兩側將鋁帶壓在其中的上壓板和下壓板,以及固定下壓板的支持座;其特征是:上壓板上方連接有控制上壓板和下壓板反向打開或相向壓緊的異速聯動機構,下壓板下方設有彈性橡膠復合板,彈性橡膠復合板包括不銹鋼板,以及復合在不銹鋼板上的彈性橡膠板;彈性橡膠板底部邊緣設有壓邊,不銹鋼板邊緣設有將彈性橡膠板底部的包邊;彈性橡膠板的上下表面之間設有若干貫通孔;下壓板置于彈性橡膠板上;不銹鋼板底部設有穿過支持座的導軸,支持座底部設有與該導軸匹配的直線軸承;上壓板兩旁設有限制上壓板向下行程的限位條,限位條上設有產生上壓板到位信號的行程開關,上壓板兩側設有與限位條匹配的擋板;擋板上設有供上壓板上下滑動的滑軌,擋板外側設有向側下方吹掃的高壓空氣噴嘴;支持座底部設有調節孔;其中,異速聯動機構包括安裝框架,以及固定在安裝框架上的動力源;安裝框架左右兩側設有平行設置的導軌,從右到左分別為主動導軌和從動導軌;主動導軌和從動導軌上設有滑塊,分別為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彼此相對的內側銜接有平行設置的齒條,分別為主動齒條和從動齒條,主動齒條和從動齒條的齒距不相同;主動齒條和從動齒條之間設有可轉動的聯動齒輪,齒輪通過軸承設置在安裝框架上;主動齒條和從動齒條分別與該聯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動力源為安裝在安裝框架外上側的電磁控制組件,電磁控制組件包括固定架、靜鐵芯、銜鐵、鐵芯保護緩沖件、線圈和線圈驅動電路,靜鐵芯、緩沖塊、線圈和線圈驅動電路均設于固定架內;靜鐵芯為“E”字形結構,其開口端朝下設置;鐵芯保護緩沖件設于靜鐵芯上部;線圈套在靜鐵芯內,線圈驅動電路與線圈電氣連接;銜鐵匹配地設于靜鐵芯的正下方,銜鐵下端與主動齒條上端部連接;主動滑塊上設有將主動滑塊往下拉的拉簧;從動滑塊上設有將從動滑塊往上拉的拉簧;從動滑塊下端銜接有向下延伸到安裝框架下方,然后向前方再延升,再接著向右延伸到安裝框架的中心位置后,再向安裝框架的下方延伸但不與安裝框架接觸的聯動曲臂;聯動曲臂的端部穿過調節孔與不銹鋼板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說明,使用更靈活;清理或更換羊毛氈更方便;對鋁帶截面張力也就更均勻。拉簧產生的拉力,讓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相向壓緊,電磁控制組件的靜鐵芯和線圈產生向上的吸引力,將拉簧拉伸并推動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相反打開。只需要一個動力源帶動主動齒條做直線運動,主動齒條帶動聯動齒輪旋轉,聯動齒輪帶動從動齒條也做與主動齒條相向或相反的聯動直線運動,但由于兩者的齒距不相同,兩者的運動速度也不相同,從而,主動齒條和從動齒條帶動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運動,即可實現異速聯動。聯動曲臂可以繞過工件,實現上壓板和下壓板聯動。限位開關可以作為行程開關使用,為控制電路提供位置信號或控制信號。由于是單個驅動動力源,控制更方便,通過機械傳動來實現不同速度的聯動,控制更為方便,節能環保,生產成本的維護、使用成本低。通過改變齒距的大小即可改變速度比,也即在單位時間內,主動滑塊和從動滑塊作相反或相向運動,但兩者行行程不同。
優選地,前述上壓板和下壓板相對的一側設有可拆卸的羊毛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前述聯動齒輪為兩個大小不同的同軸齒輪組成,其中,大齒輪與主動齒條嚙合,小齒輪與從動齒條嚙合。由于大小齒輪旋轉時的角速度相同,但線速度不同,傳遞到齒條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可實現不同的聯動速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前述導軌為燕尾導軌,滑塊為燕尾槽滑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前述齒條底側設有滑槽,滑槽內設有支持齒條的滾輪,滾輪固定在安裝框架上。滑槽和滾輪匹配,不但可以支持齒條作用,還能起到齒條行程限位作用。
通過在下壓板增加彈性橡膠復合板,通過對彈性橡膠復合板,可快速對下壓板施加一定的向上恒定作用力。通過異速聯動機構控制上壓板和下壓板的升降開合,相較原有的靠螺桿調節組件施加作用力更方便快捷,可快速拿出壓板對羊毛氈上的異物進行清理,降低勞動強度,同時改進后通過彈性橡膠復合板對壓板提供的壓力更均勻,即對鋁帶截面張力也就更均勻。滑軌讓上壓板的運動軌跡更為準確,行程開關為控制系統提供控制信號。高壓空氣噴嘴可將帶面的浮臟提前吹出帶面,防止其弄臟羊毛氈,降低羊毛氈的清理或更換次數。
由上可知,本發明具有如下的優點:結構科學、簡單,設計合理,容易制造;使用更靈活;清理或更換羊毛氈更方便;對鋁帶截面張力也就更均勻,僅用一個驅動動力源就可以控制上壓板和下壓板反向打開或相向壓緊,控制方便,降低了勞動強度,生產效率高,可方便的實現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壓緊工作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松開工作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異速聯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0-機架,1-電磁控制組件,2-上壓板,3-下壓板,4-支持座,5-鋁帶,6-羊毛氈,7-限位條,8-彈性橡膠復合板,81-導軸,82-不銹鋼板,83-貫通孔,84-直線軸承,85-壓邊,86-包邊,87-彈性橡膠板,10-擋板,11-調節孔,12-滑軌,13-行程開關,14-高壓空氣噴嘴;100—安裝框架,101—主動齒條,102—從動齒條,103—主動滑塊,104—從動滑塊,105—大齒輪,106—小齒輪,107—主動導軌,108—從動導軌,109—拉簧,110—線圈驅動電路,114—線圈,115—銜鐵,116—靜鐵芯,117—鐵芯保護緩沖件,119—固定架,121—滾輪,122—滑槽,9—聯動曲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3,鋁帶的表面自動清潔機構包括安裝各部件的機架0,以及從上下兩側將鋁帶壓在其中的上壓板2和下壓板3,以及固定下壓板3的支持座4;其特征是:上壓板2上方連接有控制上壓板2和下壓板3反向打開或相向壓緊的異速聯動機構1,下壓板3下方設有彈性橡膠復合板8,彈性橡膠復合板8包括不銹鋼板82,以及復合在不銹鋼板82上的彈性橡膠板87;彈性橡膠板87底部邊緣設有壓邊85,不銹鋼板82邊緣設有將彈性橡膠板87底部的包邊86;彈性橡膠板87的上下表面之間設有若干貫通孔83;下壓板3置于彈性橡膠板87上;不銹鋼板82底部設有穿過支持座4的導軸81,支持座4底部設有與該導軸81匹配的直線軸承84;上壓板2兩旁設有限制上壓板2向下行程的限位條7,限位條7上設有產生上壓板1到位信號的行程開關13,上壓板2兩側設有與限位條7匹配的擋板10;擋板10上設有供上壓板2上下滑動的滑軌12;擋板10外側設有向側下方吹掃的高壓空氣噴嘴14;支持座4底部設有調節孔11;其中,異速聯動機構包括安裝框架100,以及固定在安裝框架100上的動力源;安裝框架100左右兩側設有平行設置的導軌,從右到左分別為主動導軌107和從動導軌108;主動導軌107和從動導軌108上設有滑塊,分別為主動滑塊103和從動滑塊104;主動滑塊103和從動滑塊104彼此相對的內側銜接有平行設置的齒條,分別為主動齒條101和從動齒條102,主動齒條101和從動齒條102的齒距不相同;主動齒條101和從動齒條102之間設有可轉動的聯動齒輪,齒輪通過軸承設置在安裝框架100上;主動齒條101和從動齒條102分別與該聯動齒輪嚙合連接;動力源為安裝在安裝框架100外上側的電磁控制組件,電磁控制組件包括固定架119、靜鐵芯116、銜鐵115、鐵芯保護緩沖件117、線圈114和線圈驅動電路110,靜鐵芯116、緩沖塊、線圈114和線圈驅動電路110均設于固定架119內;靜鐵芯116為“E”字形結構,其開口端朝下設置;鐵芯保護緩沖件117設于靜鐵芯116上部;線圈114套在靜鐵芯116內,線圈驅動電路110與線圈114電氣連接;銜鐵115匹配地設于靜鐵芯116的正下方,銜鐵115下端與主動齒條上端部連接;主動滑塊103上設有將主動滑塊103往下拉的拉簧109;從動滑塊104上設有將從動滑塊104往上拉的拉簧109;;從動滑塊104下端銜接有向下延伸到安裝框架100下方,然后向前方再延升,再接著向右延伸到安裝框架100的中心位置后,再向安裝框架100的下方延伸但不與安裝框架100接觸的聯動曲臂9;聯動曲臂9的端部穿過調節孔11與可不銹鋼板82連接。上壓板2和下壓板3相對的一側設有可拆卸的羊毛氈6。
參見圖3,優選地,聯動齒輪為兩個大小不同的同軸齒輪組成,其中,大齒輪105與主動齒條101嚙合,小齒輪106與從動齒條102嚙合。導軌為燕尾導軌,滑塊為燕尾槽滑塊。齒條底側設有滑槽122,滑槽122內設有支持齒條的滾輪121,滾輪121固定在安裝框架100上。
根據上述說明書及具體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形,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