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甕漏斗式化糞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屬于化糞池,其結構包括前儲糞池、后儲糞池、進糞管、過糞管和排氣管,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分別包括殼體和上蓋,上蓋包括蓋體、螺紋連接體、蓋體加強筋和耳板,螺紋連接體設置在蓋體下部,且螺紋連接體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外螺紋,耳板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蓋體的兩端,每個耳板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殼體上部開有上蓋容納孔,上蓋容納孔處的殼體上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體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殼體上部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盲孔,耳板上的螺栓孔與殼體上的盲孔相配合,耳板與殼體通過上蓋螺栓穿過螺栓孔和盲孔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上蓋與殼體實現兩次固定,避免兒童輕易將上蓋打開,掉入殼體等特點。
【專利說明】
雙甕漏斗式化糞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糞池,尤其是一種雙甕漏斗式化糞池。
【背景技術】
[0002]農村改廁工作是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農民衛生質量、減少各項傳染性疾病發生,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0003]雙甕漏斗式廁所主要適用于土層厚,雨量中等的溫帶地區。在我國主要是淮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及華北平原。在干旱少雨的西北、西南地區也有不少推廣使用者。因結構簡單、造價低,取材方便,肥和衛生效果好,環境改善,蠅蛆密度下降,腸道傳染病發病明顯減少,很受欠發達農村群眾歡迎。
[0004]但是上蓋與殼體連接不牢固,由于上蓋是暴露在外面,容易被兒童取下,造成事故的發生,對人體造成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雙甕漏斗式化糞池,該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具有上蓋與殼體實現兩次固定,通過螺紋連接體與上蓋容納孔的螺紋連接,實現上蓋與殼體的一次連接,通過上蓋螺栓穿過耳板上的螺栓孔和殼體上的盲孔,實現上蓋與殼體的二次連接,避免兒童輕易將上蓋打開,掉入殼體的特點。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前儲糞池、后儲糞池、進糞管、過糞管和排氣管,所述的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前后設置,兩者之間通過過糞管連通,前儲糞池上設置有與便器相連的進糞管和與外界相通的排氣管,所述的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分別包括殼體和上蓋,上蓋設置在殼體的上部,所述的上蓋包括蓋體、螺紋連接體、蓋體加強筋和耳板,所述的螺紋連接體設置在蓋體下部,且螺紋連接體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外螺紋,蓋體加強筋設置在蓋體上部,所述的耳板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蓋體的兩端,每個耳板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所述的殼體上部開有上蓋容納孔,上蓋容納孔處的殼體上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體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螺紋連接體伸入至上蓋容納孔內,所述的殼體上部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盲孔,耳板上的螺栓孔與殼體上的盲孔相配合,耳板與殼體通過上蓋螺栓穿過螺栓孔和盲孔相連接。
[0007]所述的殼體為吹塑一體式成型結構。
[0008]所述的殼體為注塑分體式結構。
[0009]所述的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裝置相連。
[0010]所述的連接裝置包括上殼體外翻邊、下殼體外翻邊、凸起環和凹槽環,所述的上殼體外翻邊設置在上殼體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外翻邊設置在下殼體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外翻邊與下殼體外翻邊之間通過連接螺栓相固定,上殼體的下部設置有凸起環,與凸起環相對應的下殼體上設置有凹槽環,凹槽環與凸起環相配合。
[0011]所述的連接裝置包括上殼體定位板、下殼體定位板和密封墊,所述的上殼體定位板設置在上殼體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定位板設置在下殼體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定位板與下殼體定位板的內側前部為斜面配合,上殼體定位板與下殼體定位板之間通過連接螺栓相固定,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0012]所述的殼體上設置有殼體加強筋。
[0013]所述的殼體加強筋包括多個,縱向、橫向或交錯設置在殼體外壁上。
[0014]所述的進奠管的末端上沿比過奠管的上沿高50mm。
[0015]所述的殼體的上沿高出地面100mm。
[0016]本實用新型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上蓋與殼體實現兩次固定,通過螺紋連接體與上蓋容納孔的螺紋連接,實現上蓋與殼體的一次連接,通過上蓋螺栓穿過耳板上的螺栓孔和殼體上的盲孔,實現上蓋與殼體的二次連接,避免兒童輕易將上蓋打開,掉入殼體;分體式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裝置固定和實現定位,防止上殼體和下殼體移動,增加密封效果,防止糞液泄漏;污水環流式流動,污水處理能力比同等容積的傳統化糞池提高二倍以上;產品采用聚乙烯原料制成,強度高,耐酸堿,防腐蝕;節約用水,每次沖廁用水量為0.3升左右;無異味,無蒼咀,不滲漏,不污染地下水;產品的密封性和牢固性好,確保厭氧化糞的功能;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糞便傳播各種疾病,可防止對空氣、土壤、水的污染,保護環境;省工,省時,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等特點。
【附圖說明】
[0017]附圖1是雙甕漏斗式化糞池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2是第一種連接裝置的后儲糞池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3是圖2所示的后儲糞池的剖視圖;
[0020]附圖4是上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1 ]附圖5是上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6是圖2所示的殼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附圖7是圖3所示的I處局部放大圖;
[0024]附圖8是圖3所示的II處局部放大圖;
[0025]附圖9是第二種連接裝置的后儲糞池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10是圖9所示的后儲糞池的剖視圖;
[0027]附圖11是圖1O所示的III處局部放大圖;
[0028]附圖12是圖9所不的殼體的俯視結構不意圖;
[0029]附圖13是帶有橫向的殼體加強筋的后儲糞池的主視圖;
[0030]附圖14是帶有縱向的殼體加強筋的后儲糞池的主視圖;
[0031]附圖15是圖14所示的殼體的俯視圖;
[0032]附圖標記說明:1、前儲糞池,11、殼體,111、上蓋容納孔,112、盲孔,113、上殼體,114、下殼體,12、上蓋,121、蓋體,122、螺紋連接體、123、蓋體加強筋,124、耳板,125、螺栓孔,126、上蓋螺栓,2、后儲糞池,3、進糞管,4、過糞管,5、排氣管,6、連接裝置,61、上殼體外翻邊,62、下殼體外翻邊,63、凸起環,64、凹槽環,65、連接螺栓,601、上殼體定位板,602、下殼體定位板,603、密封墊,7、殼體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0033]參照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15對本實用新型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0034]本實用新型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結構包括前儲糞池1、后儲糞池2、進糞管3、過糞管4和排氣管5,所述的前儲糞池I和后儲糞池2前后設置,兩者之間通過過糞管4連通,前儲糞池I上設置有與便器相連的進糞管3和與外界相通的排氣管5,所述的前儲糞池I和后儲糞池2分別包括殼體11和上蓋12,上蓋12設置在殼體11的上部,所述的上蓋12包括蓋體121、螺紋連接體122、蓋體加強筋123和耳板124,所述的螺紋連接體122設置在蓋體121下部,且螺紋連接體122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外螺紋,蓋體加強筋123設置在蓋體121上部,所述的耳板124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蓋體121的兩端,每個耳板124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125,所述的殼體11上部開有上蓋容納孔111,上蓋容納孔111處的殼體11上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體122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螺紋連接體122伸入至上蓋容納孔111內,所述的殼體11上部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盲孔112,耳板124上的螺栓孔125與殼體11上的盲孔112相配合,耳板124與殼體11通過上蓋螺栓126穿過螺栓孔125和盲孔112相連接。通過螺紋連接體122與上蓋容納孔111的螺紋連接,實現上蓋12與殼體11的一次連接,通過上蓋螺栓126穿過耳板124上的螺栓孔125和殼體11上的盲孔112,實現上蓋121與殼體11的二次連接,避免兒童輕易將上蓋121打開,掉入殼體。
[0035]所述的殼體11為吹塑一體式成型結構。
[0036]所述的殼體11為注塑分體式結構。
[0037]所述的殼體11包括上殼體113和下殼體114,上殼體113和下殼體114之間通過連接裝置6相連。
[0038]所述的連接裝置6包括上殼體外翻邊61、下殼體外翻邊62、凸起環63和凹槽環64,所述的上殼體外翻邊61設置在上殼體113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外翻邊62設置在下殼體114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外翻邊61與下殼體外翻邊62之間通過連接螺栓65相固定,上殼體113的下部設置有凸起環63,與凸起環63相對應的下殼體114上設置有凹槽環64,凹槽環64與凸起環63相配合,實現定位,防止上殼體113和下殼體114移動,增加密封效果,防止糞液泄漏。
[0039]所述的連接裝置6包括上殼體定位板601、下殼體定位板602和密封墊603,所述的上殼體定位板601設置在上殼體113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定位板602設置在下殼體114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定位板601與下殼體定位板602的內側前部為斜面配合,斜面既可以增大接觸面積,又實現了定位,上殼體定位板601與下殼體定位板602之間通過連接螺栓65相固定,上殼體113與下殼體114之間設置有密封墊603,增加殼體密封效果,防止糞液泄漏。
[0040]所述的殼體11上設置有殼體加強筋7。
[0041]所述的殼體加強筋7包括多個,縱向、橫向或交錯設置在殼體外壁上。增加殼體的強度。
[0042]所述的進糞管3的末端上沿比過糞管4的上沿高50mm。保證前儲糞池I的糞液順利通過過糞管到達后儲糞池2。
[0043]所述的殼體11的上沿高出地面10mm。防止雨水流入。
[0044]進糞管3為塑料、鑄鐵、水泥管均可,內壁光滑、防止結糞、內徑為11cm,過糞管4以塑料管為好,直徑為10-15cmo
[0045]前儲糞池I和后儲糞池2分別呈甕形,中部大口小,一前一后,前儲糞池I略小,后儲糞池2大些。前儲糞池I用作接納和儲存糞便,并在此有效停留40天以上。糞便在前儲糞池充分厭氧發酵、沉淀分層。糞便內寄生蟲卵和病源微生物逐漸被殺滅,達到基本無害化要求。
[0046]后儲糞池2主要是儲存糞液。經前儲糞池消化發酵、腐熟的糞便液體,由過糞管流入后儲糞池,內含大量氨,是優質肥料。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上部的上蓋,平時蓋嚴,取糞時打開。
[0047]每年清理一次前儲糞池,清理時,打開上蓋,掏出糞渣,高溫堆肥處理,只能從后儲糞池取肥,隨取隨用,取后立即蓋嚴上蓋。
[0048]當殼體需要蓋上上蓋時,先將螺紋連接體置于殼體的上蓋容納孔內,然后通過螺紋旋轉連接,當螺紋連接體帶動與上蓋連接的耳板上的螺栓孔與殼體的盲孔位置對應時,此時停止旋轉上蓋,通過上蓋螺栓穿螺栓孔和盲孔,從而將上蓋固定于殼體上。
[0049]以上所列舉的實施方式僅供理解本實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的限定,有關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權利要求所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作出多種變化或變形,所有等同的變化或變形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主權項】
1.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包括前儲糞池、后儲糞池、進糞管、過糞管和排氣管,所述的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前后設置,兩者之間通過過糞管連通,前儲糞池上設置有與便器相連的進糞管和與外界相通的排氣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儲糞池和后儲糞池分別包括殼體和上蓋,上蓋設置在殼體的上部,所述的上蓋包括蓋體、螺紋連接體、蓋體加強筋和耳板,所述的螺紋連接體設置在蓋體下部,且螺紋連接體的外圓周面上設置有外螺紋,蓋體加強筋設置在蓋體上部,所述的耳板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蓋體的兩端,每個耳板上分別設置有螺栓孔,所述的殼體上部開有上蓋容納孔,上蓋容納孔處的殼體上設置有與螺紋連接體上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螺紋連接體伸入至上蓋容納孔內,所述的殼體上部設置有兩個對稱設置的盲孔,耳板上的螺栓孔與殼體上的盲孔相配合,耳板與殼體通過上蓋螺栓穿過螺栓孔和盲孔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為吹塑一體式成型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為注塑分體式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裝置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裝置包括上殼體外翻邊、下殼體外翻邊、凸起環和凹槽環,所述的上殼體外翻邊設置在上殼體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外翻邊設置在下殼體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外翻邊與下殼體外翻邊之間通過連接螺栓相固定,上殼體的下部設置有凸起環,與凸起環相對應的下殼體上設置有凹槽環,凹槽環與凸起環相配合。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連接裝置包括上殼體定位板、下殼體定位板和密封墊,所述的上殼體定位板設置在上殼體的下部邊緣,下殼體定位板設置在下殼體的上部邊緣,上殼體定位板與下殼體定位板的內側前部為斜面配合,上殼體定位板與下殼體定位板之間通過連接螺栓相固定,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墊。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上設置有殼體加強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加強筋包括多個,縱向、橫向或交錯設置在殼體外壁上。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進糞管的末端上沿比過奠管的上沿高50mm。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甕漏斗式化糞池,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的上沿高出地面10mm0
【文檔編號】C02F3/28GK205710078SQ20162057148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3日
【發明人】于鳳
【申請人】山東潔事達環保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