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凈化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廢棄物處置成為越來越關心的熱點問題,別墅區、風景旅游區和水源保護區家庭生活污水處理效果直接關系著該地區水環境質量的優劣和廣大人民的健康。目前,家庭生活污水主要由餐廚廢水,洗浴洗衣和沖廁排水構成,污染物組成情況簡單,但水質水量波動較大。家庭污水大多未經過處理就排入化糞池,化糞池僅是對這些生活污水的儲存,一段時間之后再將這些未經凈化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池塘、湖泊、海洋中去,這是導致環境污染的直接原因。另外,也有一些預處理裝置,其大都采用物理沉淀方式,能有效地去除顆粒性固體污染物,但對于膠體和溶解性污染物,其效果甚微;過濾處容易堵塞,清理頻繁且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污水凈化設備所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污水凈化設備,尤其是一種過濾處不容易堵塞后期維護方便且污水處理能力較強的污水凈化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污水凈化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頂部敞口的槽體及內底面傾斜設置的沉淀池,沉淀池位于內底面高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沉淀池內底面低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排污口,排污口處設置有蓋子,出水口處設置有濾網,槽體位于沉淀池出水口的下方,槽體內腔中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植物層、能吸附溶解性有機物的第一吸附層、能吸附水中磷的第二吸附層及能對處理后的水進行消毒的消毒層,消毒層上設置有清水出口。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沉淀池具有光滑的內底面。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沉淀池的內底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0.1度—5.0度。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沉淀池的內底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1度-3度。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沉淀池的內底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2度。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植物層由可漂浮的浮水植物組成。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第一吸附層由生物漂帶組成。
在上述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中,所述的第二吸附層內設置有吸附材料,所述的吸附材料為活性碳、活性氧化鋁、硅藻土、沸石粘土礦物、煤灰渣及鋼渣的一種或多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投資小、見效快,使用過程不耗能無需動力驅動;由于沉淀池內底面傾斜設置,沉淀池位于內底面高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沉淀池內底面低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排污口,出水口處設置有濾網,這樣沉淀池內的污水是緩慢的經過濾網從出水口引出,大部分污物在自重作用下沉積在排污口處,減輕了濾網的過濾負擔,濾網不容易堵塞;由于生物漂帶和浮水植物可以很方便進行更換,所以后期維護管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槽體;2、內底面;3、沉淀池;4、出水口;5、排污口;6、蓋子;7、植物層;8、第一吸附層;9、第二吸附層;10、消毒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污水凈化設備,它包括頂部敞口的槽體1及內底面2傾斜設置的沉淀池3,沉淀池3具有光滑的內底面2。沉淀池3的內底面2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0.1度—5.0度。本實施例中沉淀池3的內底面2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2度。
沉淀池3位于內底面2高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4,沉淀池3內底面2低位端一側壁上設置有排污口5,排污口5處設置有蓋子6,出水口4處設置有濾網(圖中未示出),槽體1位于沉淀池3出水口4的下方,槽體1內腔中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植物層7、能吸附溶解性有機物的第一吸附層8、能吸附水中磷的第二吸附層9及能對處理后的水進行消毒的消毒層10,消毒層10上設置有清水出口。
植物層7由可漂浮的浮水植物組成。第一吸附層8由生物漂帶組成。第二吸附層9內設置有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可以為活性碳、活性氧化鋁、硅藻土、沸石粘土礦物、煤灰渣及鋼渣的一種或多種。
應該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中,所有“包括……”均應理解為開放式的含義,也就是其含義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應理解為封閉式的含義,即其含義不應該理解為“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