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實驗室空氣導流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行業改革的深入,常規醫用器械和配套設施更新換代會加快,更加規范,更加美觀,更加細致的產品會取代常規中低檔設備。臺面導流裝置放置在臺面上,上端口接入風管。現有的臺面倒流裝置存在以下缺陷:1、管道多用鍍鋅板,該鍍鋅板不美觀、易破損,使用壽命短。2、孔板從外面安裝,操作簡單直接,但能看到螺釘帽,不美觀。3、采用一體式結構,拆裝以及維修及其不方便。4、內部管道結構和出氣孔的排布并不適合氣流運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任務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通風效果佳、方便拆裝以及方便維修清理孔板的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其包括進風管和出風管,所述進風管和所述出風管的截面均為矩形,進風管與出風管固定連接構成倒T形結構,出風管的正面設有多個出風孔,出風管內設有開口朝下的V形導流板,所述V形導流板由兩均風板構成,所述均風板上設有供空氣進出的多個孔,兩均風板分別與出風管的兩側面對應設置。
所述出風管上端設有法蘭口,所述進風管下端插入所述法蘭口內并與之固定。
所述法蘭口與所述進風管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
所述進風管與所述出風管連接處設置有LOGO顯示板,所述LOGO顯示板設有凹槽,進風管與出風管在所述凹槽內對接,LOGO顯示板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進風管和出風管上。
所述進風管、所述出風管和所述LOGO顯示板均由304拉絲不銹鋼材質制成。
所述出風管的背面設置有掛孔。
所述均風板上的孔呈菱形錯開排布,所述孔徑為φ6、孔距為6mm。
所述均風板間的夾角為100~140°,根據出風口寬度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出風管內設有V形導流板,該導流板符合工程原理,使得孔板出風均勻性明顯提升,通風效果更好,能適應更惡劣的環境。
2、進風管、出風管采用螺釘連接,方便拆裝,易維修,可有針對性的拆下問題部分,不需要拆整條。
3、LOGO顯示板規范了產品、公司信息,同時遮蔽進風管和出風管連接處的間隙,與周圍環境融入和諧。
4、采用背扣式設計,掛扣在墻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的進風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的V形導流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的V形導流板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進風管,2-出風管,3-V形導流板,4-LOGO顯示板,5-法蘭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4所示,一種多功能臺面導流裝置,其包括進風管1和出風管2,進風管和出風管的截面均為矩形,進風管1與出風管2固定連接構成倒T形結構,出風管1的正面設有多個出風孔,出風管2內設有開口朝下的V形導流板3,V形導流板3由兩均風板構成,均風板上設有供空氣進出的多個孔,兩均風板分別與出風管2的兩側面對應設置。開口朝下的V形導流板3把從通過進風管1下來的風均勻的分配到兩邊,其中,一部分的風通過出風管2上部的出風孔出風,另一部分的風則通過均風板上的孔散流到下面,從出風管2底部的出風孔出風,實現出風管2出風口出風均勻。
進一步地,出風管2上端設有法蘭口5,進風管2下端插入法蘭口5內并與之固定。該設置可實現進風管1與出風管2快速連接安裝。
進一步地,法蘭口5與進風管1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該密封條使得進風管1與出風管2的連接的牢固性更好,密封性更佳。
進一步地,進風管1與出風管2連接處設置有LOGO顯示板4,LOGO顯示板4設有凹槽,進風管1與出風管2在凹槽內對接,LOGO顯示板4通過沉頭螺釘固定在進風管1和出風管2上。該LOGO顯示板4規范了產品、公司信息,同時遮蔽進風管和出風管連接處的間隙,與周圍環境融入和諧。
進一步地,進風管1、出風管2和LOGO顯示板4均由304拉絲不銹鋼材質制成。由304拉絲不銹鋼材質制作出來的進風管1、出風管2和LOGO顯示板4與實驗室其他設備融合在一起且耐腐蝕。
進一步地,出風管2的背面設置有掛孔。
進一步地,均風板上的孔呈菱形錯開排布,孔徑為φ6、孔距為6mm。該均風板上的孔的設置使得出風均勻性明顯提升,符合工程原理,通風效果更好,能適應更惡劣的環境。
優選地,均風板間的夾角為100~140°,根據出風口寬度調節。該設置使得通風效果更好。
以上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闡述,應該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包括但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說明書附圖中所涉及的圖形也只是本實用新型創意的若干種具體體現,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具備其他外觀或結構的具體實施例,任何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新理念的簡單變形或等同替換,均涵蓋于本實用新型,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