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對于去除各種工業和市政污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油脂等雜物,若沿用傳統的沉淀方法,效果必然很差,尤其在冬季低溫條件下,由于混凝和水力條件變劣,處理效果更難保 證,氣浮機的使用正好可以改變這一現象,氣浮機向水中導入氣泡,使其粘附于絮粒上,從 而大幅度地降低絮粒的整體密度,并借氣泡上升的速度,強行使其上浮,以此實現快速的固液分離,氣浮機是利用小氣泡或微小氣泡使介質中的雜質浮出水面的機器。目前,氣浮機 已經廣泛用于污水處理領域。但是,現有氣浮機的氣浮口較小,導致氣浮浮選時間比較長,而且出水效果也不能完全滿足生產要求,這會大大地影響污水的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高效出水的新型污水處理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其中:包括氣浮室及出水裝置;所述的氣浮室頂端有排污口,所述氣浮室內由倒漏斗形腔體及圓柱形罐體組成;所述的倒漏斗形腔體上端開有排污口,倒漏斗形腔體及圓柱形罐體的連接處有攔截機構;所述的圓柱形罐體上端有進水口,中端與出水裝置連接,下端水循環機構,底部安裝有沉淀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水循環機構有循環水出水口,所述循環水出水口連接有溶氣泵,所述的溶氣泵通過料管與循環水進水口連接,所述的循環水進水口與循環水出水口位于所述圓柱形罐體下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沉淀機構為若干平行排列的瓦片形擋板,所述的擋板下端有排污管道,所述的排污管道開有排污口,所述的排污口設有閥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出水裝置有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連接有平行水管一端,所述的平行水管另一端連接有F型出水管道,所述F型出水管道另外一端的兩個開口同時連接有豎立水管,所述的F型出水管道下面的平行水管上設有增減壓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攔截機構為絲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溶氣泵由文丘里射流器或加藥泵代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有上端通過氣浮排污的出口以及下端沉淀排污出口,二者結合高效排污,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新型的出水管及增減壓閥的設計,使得污水處理更干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說明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安裝有溶氣泵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
參考圖1,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其中:包括氣浮室1及出水裝置2;氣浮室頂端有上排污口3,氣浮室1內由倒漏斗形腔體及圓柱形罐體組成;倒漏斗形腔體上端開有上排污口3,倒漏斗形腔體及圓柱形罐體的連接處有攔截用的絲網11;圓柱形罐體上端有進水口12,中端與出水裝置2連接,出水裝置2有出水口,出水口連接有平行水管一端,平行水管另一端連接有F型出水管道,F型出水管道另外一端的兩個開口同時連接有豎立水管,F型出水管道下面的平行水管上設有增減壓閥21。
下端水循環機構4,水循環機構有循環水出水口41,循環水出水口41連接有溶氣泵,溶氣泵通過料管與循環水進水口42連接,循環水進水口42與循環水出水口41位于圓柱形罐體下端。
底部安裝有沉淀機構;沉淀機構為若干平行排列的瓦片形擋板5,擋板下端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開有下排污口6,下排污口6設有閥門。
工作原理:
污水從進水口進入氣浮室,溶氣泵啟動,往氣浮室里注入氣體,使得氣浮室能的污水持續翻滾涌動,當污水翻滾時,絲網能隔絕大顆粒的污物,并使得絲網附近的污水保持相對的安靜,氣體從倒漏斗形腔體上端的排污口排出,當絲網污物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從上端排污口排出;而下端的污物掉到沉淀機構時,會被瓦片形擋板擋下一部分,被擋下的部分從下端的排污管道排出;水循環機構也使得下端的水持續在循環,沉淀排污;清水從中端的出水裝置溢滿流出,當增減壓閥關閉時起到增壓作用,當增減壓閥打開時,起到減壓作用。料管可以放置消毒清理污水用的藥物。
實施例二,安裝有文丘里射流器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
采用文丘里射流器代替實施例一的溶氣泵,其他技術手段不變。
實施例三,安裝有藥泵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設備
采用藥泵代替實施例一的溶氣泵,其他技術手段不變。
綜上所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本實用新型文件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無需創造性腦力勞動而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變換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