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通風柜,屬于實驗器材。
背景技術:
1、通風柜是一種用于實驗室、醫院、工廠等環境中的設備,用于控制有害氣體、粉塵和化學物質的擴散和排放。通風柜通過強制空氣流動和過濾,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保護操作人員和環境免受有害物質的影響。通風柜的一個主要功能是排放有害氣體,通過排氣系統將有害氣體引出室外,防止其對操作人員和室內環境造成危害。柜體頂部通常有一個排氣口,通過管道將有害氣體排出,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210876688u所公開的一種實驗室用防毒通風柜,再如中國專利文獻cn210386907u所公開的一種實驗室用補風型通風柜。由于排氣口一般設置在柜體的頂部,在向外抽氣時首先會抽出位于柜體上部區域的空氣,然而有害氣體通常產生于柜體內操作臺上的物質,應當對靠近操作臺的區域進行直接抽氣才能夠提高有害氣體的排出效率。此外,現有的通風柜并沒有專門設置柜體內部空間連通外界大氣的通道,在進行抽氣時,通風柜內部氣壓減小,外界大氣僅能夠通過柜體存在的縫隙進入至柜體內部,十分影響通風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抽氣時提高通風效率的新型通風柜。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通風柜,包括柜體,在柜體內設置有工作區,在工作區的前側設置有提拉門,工作區的底部為操作臺,柜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排氣口下方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背板部、頂板部以及連接于背板部和頂板部之間的連接板部,所述背板部的下端延伸至靠近操作臺的位置,在所述背板部上設置有若干背板通孔;在工作區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內側板,在內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外側板,內側板與外側板之間形成側腔室,側腔室的頂部通過第一頂部通氣口連通于大氣,在所述內側板上設置有側板通孔,所述側板通孔連通所述側腔室和所述工作區。
3、在所述隔板的上方設置有柜體頂板,所述排氣口設置于柜體頂板上;在所述頂板部與柜體頂板之間還設置有豎板,在所述頂板部上設置有多個頂板通孔,所述頂板通孔與所述排氣口分布在豎板的兩側;在柜體頂板上并且位于所述頂板通孔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頂部通氣口。
4、在所述內側板和外側板的上部設置有側邊蓋,所述第一頂部通氣口設置于所述側邊蓋上。
5、所述排氣口通過排氣管連接于風機。
6、在所述排氣管與風機之間還設置有過濾箱。
7、所述風機為插拔風機,包括散熱殼體以及可插拔地設置于散熱殼體內部的電機風葉主體。
8、在所述柜體的下方設置有多個腳輪。
9、所述腳輪為福馬輪。
10、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新型通風柜,相比于現有技術而言,將隔板的背板部下端延伸至靠近操作臺的位置,通過背板通孔能夠靠近操作臺進行直接抽氣,并且通過設置連通柜體內部與外界大氣的通道來平衡抽氣時的內外壓差,從而提高通風效率。
1.一種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在柜體內設置有工作區,在工作區的前側設置有提拉門,工作區的底部為操作臺,柜體頂部設置有排氣口;排氣口下方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包括背板部、頂板部以及連接于背板部和頂板部之間的連接板部,所述背板部的下端延伸至靠近操作臺的位置,在所述背板部上設置有若干背板通孔;在工作區的左右兩側設置有內側板,在內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外側板,內側板與外側板之間形成側腔室,側腔室的頂部通過第一頂部通氣口連通于大氣,在所述內側板上設置有側板通孔,所述側板通孔連通所述側腔室和所述工作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板的上方設置有柜體頂板,所述排氣口設置于柜體頂板上;在所述頂板部與柜體頂板之間還設置有豎板,在所述頂板部上設置有多個頂板通孔,所述頂板通孔與所述排氣口分布在豎板的兩側;在柜體頂板上并且位于所述頂板通孔的上方設置有第二頂部通氣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側板和外側板的上部設置有側邊蓋,所述第一頂部通氣口設置于所述側邊蓋上。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通過排氣管連接于風機。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氣管與風機之間還設置有過濾箱。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為插拔風機,包括散熱殼體以及可插拔地設置于散熱殼體內部的電機風葉主體。
7.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柜體的下方設置有多個腳輪。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通風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輪為福馬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