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向進水旋流自清洗凈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自清洗功能的凈水器。
現有的凈水器大多是無自清洗功能的凈水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須拆開清洗濾芯表面,方能繼續使用,甚為不便。已有技術中,雖有自清洗功能的凈水器,但清洗部分結構較復雜,增大了凈水器的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生產成本低的、具有自清洗功能的凈水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側向進水旋流自清洗凈水器,包含殼體、進水管、出水管、清洗管、濾芯、蓋板。濾芯裝在殼體內,蓋板蓋在殼體上,出水管接在蓋板上,進水管接在殼體一端的側面,水流由進水管進入,經過濾芯過濾后由出水管流出。清洗管接在殼體另一端的側面。在出水管關閉、進水管及清洗管均打開情況下,水流由進水管流入,在殼體與濾芯之間形成旋流,對濾芯表面進行沖洗,由清洗管流出。
旋流沖洗濾芯的表面,去除濾芯表面的附著物,起自清洗作用。與一般凈水器相比,本實用新型僅需增加一個側向清洗管,即可具有自清洗的功能,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對
圖1說明如下1為殼體,2為進水管,3為出水管,4為清洗管,5為濾芯,6為蓋板。
下面結合
圖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關閉清洗管4,開啟進水管2及出水管3,水流由進水管2進入殼體1,經過濾芯5凈化后,由出水管3流出,即可得到凈化水。
需要清洗時,可關閉出水管3,開啟進水管2及清洗管4,水流由進水管2流入,在濾芯5與殼體1之間形成旋流,沖洗濾芯5表面,除去濾芯5表面的附著物,由清洗管4流出。
權利要求1.一種側向進水旋流自清洗凈水器,包含殼體(1)、蓋板(6)、進水管(2)、出水管(3)、濾芯(5),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清洗管(4);濾芯(5)裝在殼體(1)內,蓋板(6)蓋在殼體(1)上,出水管(3)接在蓋板(6)上,進水管(2)接在殼體(1)一端的側面,水流由進水管(2)進入,經過濾芯(5)過濾,由出水管(3)流出;清洗管(4)接在殼體(1)另一端的側面;在出水管(3)關閉,進水管(2)及清洗管(4)均打開情況下,水流由進水管(2)進入,在殼體(1)與濾芯(5)之間形成旋流,由清洗管(4)流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清洗凈水器,該凈水器包含殼體、蓋在殼體上的蓋板、蓋板上裝有出水管、濾芯裝在殼體內、進水管裝在殼體一端的側面、清洗管接在殼體另一端的側面。關閉出水管時,由進水管進入的水流在殼體與濾芯之間形成旋流,沖洗掉濾芯表面的附著物后由清洗管流出,達到自行清洗的目的;關閉清洗管時,由進水管進入的水通過濾芯過濾,由出水管流出即得凈化的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
文檔編號C02F1/00GK2264036SQ9623372
公開日1997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5日 優先權日1996年9月5日
發明者劉亨益 申請人:重慶市亞太環保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