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工業中的圓盤造球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圓盤造球機電動
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球團設備的大型化,電動旋轉刮刀在圓盤造球機上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原有的電動旋轉刮刀的內、外刮刀直徑相等。內刮刀區域面積明顯少于外刮刀區域面積,故
內刮刀區域軌跡比外刮刀區域軌跡密(刀桿數量相同),致使整盤軌跡疏密不均。 由于外刮刀覆蓋區域比內刮刀覆蓋區域大且絕對線速度比內刮刀高,故當內外刮
刀功率相同時(考慮備件統一),往往內刮刀功率余量大,而外刮刀功率不夠,發生外刮刀
電機燒損的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 結構,使得內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趨于一致,對于節能與方便設備維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 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包括內刮刀,外刮刀,與 此內刮刀、外刮刀相連接的刮刀支架、刮刀傳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刮刀的直徑加大于外
刮刀的直徑,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i : i. 55 1.65。
優選的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i : 1.6。 本實用新型將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內刮刀直徑加大,將外刮刀直徑縮小。 一般應使內刮刀負擔面積與外刮刀負擔面積之比為60%左右為宜;即加大內刮刀覆蓋區
域,減少外刮刀覆蓋區域,使內刮刀軌跡密度由密變疏,外刮刀軌跡密度由疏變密,使整盤
刮刀軌跡疏密程度趨于一致,顯著改善了電動旋轉刮刀軌跡覆蓋性能;同理使得內外刮刀
功率消耗基本趨于一致,對于節能與方便設備維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l所示,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包括內刮 刀l,外刮刀2,與此內刮刀1、外刮刀2相連接的刮刀支架3、刮刀傳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內刮刀1的直徑加大于外刮刀2的直徑,外刮刀2的直徑內刮刀1的直徑=1 : 1. 55 1. 65。[0012] 優選的外刮刀2的直徑內刮刀i的直徑=i : i. 6。 圖中的標號I為內刮刀區域,II為外刮刀區域,4為圓盤造球機的盤面。 本實用新型的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加大了內刮刀1的覆蓋區域, 減少了外刮刀2覆蓋區域,使內刮刀軌跡密度由密變疏,外刮刀軌跡密度由疏變密,使整盤 刮刀軌跡疏密程度趨于一致,顯著改善了電動旋轉刮刀軌跡覆蓋性能;同理使得內外刮刀 功率消耗基本趨于一致,對于節能與方便設備維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權利要求一種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包括內刮刀,外刮刀,與此內刮刀、外刮刀相連接的刮刀支架、刮刀傳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刮刀的直徑大于外刮刀的直徑,其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1∶1.55~1.65。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1 : 1.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工業中的圓盤造球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新型結構,包括內刮刀,外刮刀,與此內刮刀、外刮刀相連接的刮刀支架、刮刀傳動,內刮刀的直徑加大于外刮刀的直徑,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1∶1.55~1.65。優選的外刮刀的直徑∶內刮刀的直徑=1∶1.6。本實用新型將圓盤造球機電動旋轉刮刀的內刮刀直徑加大,外刮刀直徑縮小,即加大內刮刀覆蓋區域,減少外刮刀覆蓋區域,使內刮刀軌跡密度由密變疏,外刮刀軌跡密度由疏變密,使整盤刮刀軌跡疏密程度趨于一致,顯著改善了旋轉刮刀軌跡覆蓋性能;內外刮刀功率消耗基本趨于一致,對節能與方便設備維護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文檔編號B01J2/14GK201537477SQ20092024835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4日
發明者張忠波, 陳沙沙 申請人:中冶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