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燃氣管道除塵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燃氣用埋地管道除塵器。
背景技術:
在使用埋地聚乙烯管道輸送的中、低壓天燃氣中,雖然要求氣體的質量達到國家標準,但由于在聚乙烯管道安裝后吹掃不徹底,往往會有固態顆粒存在。聚乙烯管道可能與使用年限長而腐蝕嚴重的舊鋼管連接,因此,不可避免的造成管道中有少量固態顆粒存在。 若用聚乙烯管道輸送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氣體中還可能會帶有液態顆粒。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會磨損管道中的聚乙烯球閥而致球閥內漏,也可能堵塞管道中的儀器儀表。因此,在聚乙烯管道中急需安裝除塵設備。本發明為了克服上述缺陷,進行了有益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構思巧妙、 操作方便的可用于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的除塵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包括儲塵罐和排放管,所述儲塵罐呈圓筒形,儲塵罐內部為中空結構,在儲塵罐側面的中上部位設置有進氣口,在儲塵罐頂部中心部位設置有出氣口,儲塵罐進氣口通過進氣口法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連接,儲塵罐出氣口通過出氣口法蘭與第一中間管道連接, 在出氣口法蘭頭的端部設置凹臺,在凹臺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排放管從儲塵罐頂部插入儲塵罐內部,且排放管的插入進儲塵罐的部分插到儲塵罐內腔的底部,在排放管的上端設置有銅球閥;進一步地,所述進氣口法蘭的兩個進氣口法蘭頭之間采用鋼法蘭片,通過螺栓進行連接,所述的進氣口法蘭頭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進氣口法蘭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之間采用電熔或熱熔方式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儲塵罐和排放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儲塵罐和排放管之間采用電熔方式連接,所述銅球閥和排放管采用機械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兩個出氣口法蘭之間采用鋼法蘭片,通過螺栓進行連接,所述出氣口法蘭頭和第一中間管道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出氣口法蘭頭和第一中間管道通過熱熔或電熔方式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間管道與第一彎頭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彎頭的另一端與第二中間管道連接,所述第二中間管道的另一端與第二彎頭連接,所述第二彎頭的另一端與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連接,所述的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在水平方向安裝在同一軸線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彎頭、第二中間管道、第二彎頭均為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中間管道、第一彎頭、第二中間管道、第二彎頭之間的連接均采用電熔或者熱熔方式連接。說明所述的第一彎頭和第二彎頭是為了區分安裝在不同部位的兩個彎頭,所述的第一中間管道和第二中間管道也是為了區分安裝在不同部位的兩條管道。當帶有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天然氣通過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進氣口法蘭頭進入儲塵罐中,由于空間突然變大,氣體流速下降,使較粗的固態或液態顆粒在重力和氣體流向改變產生的離心力雙重作用下,首先沉積到儲塵罐底部。考慮到可能會有極少部分細小顆粒未沉積下來,本除塵器在儲塵罐的出口法蘭處安裝了過濾網。管道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沉積在儲塵罐底部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會增多,此時可以打開銅球閥,固態或液態顆粒會在儲塵罐內的天然氣壓力作用下,隨著排放管排到除塵器外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在聚乙烯燃氣管道中設置除塵器,可以有效的清除管道內的顆粒物,對燃氣管道和球閥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也保護了管道的儀器儀表,保證了燃氣傳輸的暢通。
圖1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2.進氣口法蘭頭;3.鋼法蘭片;4.螺栓; 5.儲塵罐;6.出氣口法蘭頭;8.過濾網;9.排放管;10.銅球閥;11.第一中間管道;13.第一彎頭;14.第二中間管道;15.第二彎頭;16.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參考圖1所示,一種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包括儲塵罐5和排放管9,所述儲塵罐5呈圓筒形, 儲塵罐5內部為中空結構,在儲塵罐5側面的中上部位位置設置有進氣口,在儲塵罐5頂部中心部位設置有出氣口,儲塵罐5進氣口通過進氣口法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1連接,儲塵罐出氣口通過出氣口法蘭與第一中間管道連接11,在兩個出氣口法蘭頭6連接部位的端部設置凹臺,在凹臺上安裝有過濾網8,所述排放管9從儲塵罐5頂部插入儲塵罐5內部,且排放管9的插入進儲塵罐5的部分插到儲塵罐5內腔的底部,所述儲塵罐5和排放管9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儲塵罐5和排放管9之間采用電熔方式連接,在排放管9的上端設置有銅球閥10,所述銅球閥10和排放管9采用機械連接,所述兩個進氣口法蘭頭2之間采用鋼法蘭片3,通過螺栓4進行連接,所述的進氣口法蘭頭2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進氣口法蘭頭2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1之間采用電熔或熱熔方式連接。所述兩個出氣口法蘭頭6之間采用鋼法蘭片3,通過螺栓4進行連接,所述出氣口法蘭頭6和第一中間管道11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出氣口法蘭頭6和第一中間管道 11通過熱熔或電熔方式連接,另外,所述第一彎頭13、第二中間管道14、第二彎頭15均為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中間管道11與的第一彎頭13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彎頭13的另一端與第二中間管道14連接,所述第二中間管道14的另一端與第二彎頭15連接,所述第二彎頭15的另一端與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16連接,這些連接方式都是電熔連接或者熱
4熔連接,并且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16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1在水平方向安裝在同一軸線上。天然氣進入儲塵罐5中,由于空間突然變大,氣體流速下降,使較粗的固態或液態顆粒在重力和氣體流向改變產生的離心力的雙重作用下,首先沉積到儲塵罐5底部。儲塵罐5的出氣口法蘭處安裝了過濾網8,使極少部分未被沉積的細小顆粒被過濾,隨著細小顆粒增多,在顆粒的重力作用下也會沉積到儲塵罐5的底部。管道穩定運行一段時間后,為了將沉積在儲塵罐5底部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排到除塵器外部,可打開銅球閥10,固態或液態顆粒會在儲塵罐內的天然氣壓力作用下,隨著排放管9排除。排放管9和儲塵罐5采用電熔連接,并插到儲塵罐5的底部。銅球閥10和排放管9采用機械連接。兩個PE法蘭頭6 之間采用鋼法蘭片7,并通過螺栓3連接。儲塵罐5上部的出氣口法蘭頭6端部有凹臺,用來放置過濾網8,并通過上部的法蘭頭壓實。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包括儲塵罐和排放管,所述儲塵罐呈圓筒形,儲塵罐內部為中空結構,在儲塵罐側面的中上部位設置有進氣口,在儲塵罐頂部中心部位設置有出氣口,儲塵罐進氣口通過進氣口法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連接,儲塵罐出氣口通過出氣口法蘭與第一中間管道連接,在出氣口法蘭頭的端部設置凹臺,在凹臺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排放管從儲塵罐頂部插入儲塵罐內部,且排放管的插入進儲塵罐的部分插到儲塵罐內腔的底部,在排放管的上端設置有銅球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進氣口法蘭頭之間采用鋼法蘭片,通過螺栓進行連接;所述的進氣口法蘭頭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進氣口法蘭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之間采用電熔或熱熔方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塵罐和排放管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儲塵罐和排放管之間采用電熔方式連接,所述銅球閥和排放管采用機械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出氣口法蘭頭之間采用鋼法蘭片,通過螺栓進行連接;所述出氣口法蘭頭和第一中間管道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出氣口法蘭頭和第一中間管道通過熱熔或電熔方式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間管道與第一彎頭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彎頭的另一端與第二中間管道連接,所述第二中間管道的另一端與第二彎頭連接,所述第二彎頭的另一端與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連接,所述的聚乙烯燃氣出氣管道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在水平方向安裝在同一軸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頭、 第二中間管道、第二彎頭均為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中間管道、第一彎頭、第二中間管道、第二彎頭之間的連接均采用電熔或者熱熔方式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道除塵器,包括儲塵罐和排放管,所述儲塵罐呈圓筒形,儲塵罐內部為中空結構,在儲塵罐側面的中上部位設置有進氣口,在儲塵罐頂部中心設置有出氣口。儲塵罐進氣口通過進氣口法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連接,儲塵罐進氣口通過進氣口法蘭與聚乙烯燃氣進氣管道連接,在出氣口法蘭頭的端部設置凹臺,在凹臺上安裝有過濾網;所述排放管從儲塵罐頂部插入到儲塵罐內部,在排放管的上端設置有銅球閥。通過在聚乙烯燃氣管道中設置除塵器,可以有效的清除管道內的顆粒物,對燃氣管道和球閥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也保護了管道的儀器儀表,保證了燃氣傳輸的暢通。
文檔編號B01D45/00GK102366701SQ20111034606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7日
發明者錢國慶 申請人:余姚市河姆渡慶發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