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釜門密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釜門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往常生產線中,釜門的開啟方式為使用蝸輪蝸桿的原理來實現的,可是這種方法開啟或關閉釜門所需要的時間較長,這樣就會導致釜內的熱量流失較大,所以一般會選擇停機在開啟釜門,這樣會加大設備的負荷,將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釜門密封裝置,該裝置可以縮短釜門啟閉所需要的時間,同時保證了設備的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種釜門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的反應釜和一側與反應釜前端口旁側部相鉸接的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門與反應釜前端口外圍套設有密封環,所述釜門外圓部設置有凸塊,所述密封環內圓部設置有相對凸塊旋轉扣接的扣件。所述反應釜前端口外周上固定連接有弧形齒條,所述密封環外圓部上鉸接有與弧形齒條配合工作的滾齒輪,所述滾齒輪上設置有利于滾齒輪旋轉的搖臂。所述釜門上設置有手拉扶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易,在保證釜門密封性的同時縮短了釜門啟閉所需要的時間,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工時。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左視圖。圖中1為反應釜;2為密封環;12為釜門;13為弧形齒條;21為扣件;22為滾齒輪;23為搖臂;121為凸塊;122為手拉扶手。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參考圖1,一種釜門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的反應釜1和一側與反應釜1前端口旁側部相鉸接的釜門12,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門12與反應釜1前端口外圍套設有密封環2, 所述釜門12外圓部設置有凸塊121,所述密封環2內圓部設置有相對凸塊121旋轉扣接的扣件21。所述反應釜1前端口外周上固定連接有弧形齒條13,所述密封環2外圓部上鉸接有與弧形齒條13配合工作的滾齒輪22,所述滾齒輪22上設置有利于滾齒輪22旋轉的搖臂 23。[0014]所述釜門12上設置有手拉扶手122。本實用新型采用了高壓鍋的密封原理,保證了釜門密封效果的同時,使釜門的啟閉變得輕松,容易;通過對搖臂的操作,驅動滾齒輪在弧形齒條上做圓周運動,從而帶動密封環相對釜門旋轉以實現啟閉釜門。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釜門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的反應釜和一側與反應釜前端口旁側部相鉸接的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門與反應釜前端口外圍套設有密封環,所述釜門外圓部設置有凸塊,所述密封環內圓部設置有相對凸塊旋轉扣接的扣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釜門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前端口外周上固定連接有弧形齒條,所述密封環外圓部上鉸接有與弧形齒條配合工作的滾齒輪,所述滾齒輪上設置有利于滾齒輪旋轉的搖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釜門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門上設置有手拉扶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釜門密封裝置,包括固定安裝的反應釜和一側與反應釜前端口旁側部相鉸接的釜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門與反應釜前端口外圍套設有密封環,所述釜門外圓部設置有凸塊,所述密封環內圓部設置有相對凸塊旋轉扣接的扣件,該裝置可以縮短釜門啟閉所需要的時間,同時保證了設備的密封圈。
文檔編號B01J19/00GK202070334SQ20112016100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9日
發明者詹岳霖 申請人:泰山企業(漳州)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