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自動混料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033242閱讀:3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混料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料系統,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混料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天然橡膠初級加工品種基本上為天然生膠,其中60%以上的天然生膠應用于輪胎制品行業。在輪胎制品行業中,存在的關鍵問題為在混煉膠料時原料與加工助劑分散不勻。混煉膠料時加入輔料與天然橡膠,但兩種物質均為固體顆粒或者粉末狀顆粒,因此很難混合均勻。另外,現有天然橡膠混料裝置過于簡單,只靠人工計量加入凝固劑,存在計量不準確,凝固效果不均一、混合不勻等缺陷,只能將膠乳初步混合,并且還存在污染環境、能耗聞等問題。
因此,需要一種天然橡膠母煉膠生產過程中加工助劑分散性良好的加工工藝,這就急需提供一種自動混料系統,尤其是用于濕法橡膠母煉膠的自動混料系統,為新產品的生產奠定基礎,滿足輪胎制品行業對于混煉膠料的品種和質量的要求。

發明內容
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至少部分解決上述問題的自動混料系統。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自動混料系統,包括加料裝置、混料裝置、儲料裝置、并流裝置、控溫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加料裝置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上端相連,用于將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用于將所述加料裝置送入的原料進行混合,并將混合均勻的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所述儲料裝置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用于并流輔助原料,并將輔助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所述并流裝置,用于并流和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出;所述控溫裝置的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裝置內部的溫度;所述自動控制裝置與所述加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所述儲料裝置和所述控溫裝置相連,實現自動控制。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混料系統,能夠精確的計量各種原料,將各原料混合均勻,并實現了工作過程的自動化,降低勞動強度。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加料裝置包括主料加料裝置和輔料加料裝置,其中,所述輔料加料裝置包括輔料加料口、第一管路和第一閘閥,所述輔料加料口通過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混料裝置相連;所述第一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閘閥;所述第一閘閥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
用于控制加入所述混料裝置中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設置輔料的加料量,并通過第一閘閥控制輔料的加料量。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輔料加料口包括至少一個三角漏斗狀加料口和/或至少一個圓柱狀加料口。 當加入的輔料為液體時,通過三角漏斗狀加料口加入,加入的輔料為固體時,通過圓柱狀加料口加入,可根據需要加入原料的種類和數量不同設置加料口。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輔料加料口上標有刻度,用于精確控制加料量。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混料裝置包括混料罐、攪拌器、第一液位器、第二管路和第二閘閥,其中,
所述攪拌器安裝于所述混料罐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攪拌加入的原料;所述第一液位器安裝于所述混料罐的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顯示混料罐內原料的量;所述第二管路一端安裝于所述混料罐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所述第二閘閥安裝于所述第二管路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設置攪拌速度和時間,用于控制原料的攪拌均勻程度;通過第一液位器、第二閘閥與自動控制裝置相連,可以實現精確控制輸送至并流裝置的混勻后的原料量。可選地,根據本發明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混料罐為圓柱形。將混料罐設計為圓柱形,可以消除攪拌過程中的死角,使攪拌更加均勻。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包括電機和攪拌槳;所述電機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控制攪拌時間和速度;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棒和攪拌槳葉片;其中,所述攪拌槳葉片呈層狀交叉分布;所述攪拌槳葉片包括至少2片;所述攪拌槳葉片寬為2_6cm ;所述攪拌槳葉片最下一片距離混料罐底部為20-40cm ;所述攪拌槳葉片間隔30-50cm,呈三角形分布。攪拌槳葉片采用層狀交叉分布,尤其是采用三角形層狀交叉分布,會使攪拌更加均勻,不留死角,還可以根據混料罐的大小,設計攪拌葉的大小、數量和寬度,另外攪拌槳葉片最下一片與混料罐底部保持一定距離,防止攪拌過程中碰到混料罐底部。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儲料裝置包括儲料罐、第二液位計、第
一計量泵、第三閘閥和第三管路,其中,所述第二液位計安裝于所述儲料罐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顯示所述儲料罐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儲料罐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
所述第一計量泵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計量加入所述并流裝置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閘閥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中的原料量。通過第一計量泵、第三閘閥和自動控制裝置實現精確控制儲料裝置中原料的存儲和輸送至并流裝置中的原料量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控溫裝置包括進水管、加熱器、第二計量泵、出水管和溫度傳感器,其中,所述進水管與所述加熱器第一端相連;所述加熱器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管一端相連;所述出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罐內部;·用于將熱水輸送至所述混料罐中;所述第二計量泵安裝于所述出水管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于所述混料罐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所述加熱器的第三端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罐的內部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將混料罐中混合原料的溫度傳送至自動控制裝置,通過調節自動控制裝置中的加熱溫度來調節加熱器的加熱溫度,并通過自動控制裝置和計量泵調節加入混料裝置中熱水量,用于調節混料罐中的溫度。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自動混料裝置,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溫度探頭;所述加熱器包括太陽能加熱器和電加熱器。利用溫度探頭作為溫度傳感器,簡單易操作;根據需要可以選擇太陽能加熱器或電加熱器。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圖中,參考數字之后的字母標記指示多個相同的部件,當泛指這些部件時,將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標記。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本發明自動混料系統的立面示意圖;圖2示出了本發明自動混料系統的平面示意圖;其中,加料裝置I、主料加料裝置1-1、輔料加料裝置1-2、輔料加料口 1-2-1、三角漏斗狀加料口 1_2_1_1、圓柱狀加料口 1_2_1_2、第一管路1_2_2和第一閘閥1-2-3、混料裝置2、混料罐2-1、攪拌器2-2、電機2-2-1、攪拌槳2_2_2、攪拌棒2_2_2_1、攪拌槳葉片2-2-2-2、第一液位器2-3、排沙管2-4、第二閘閥2_5、第二管路2_6、儲料裝置3、儲料罐3-1、第二液位計3-2、第一計量泵3-3、第三閘閥3-4、第三管路3_5、并流裝置4、控溫裝置5、進水管5-1、加熱器5-2、第二計量泵5-3、出水管5-4、溫度傳感器5_5、自動控制裝置6、凝固槽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在下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僅作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構成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根據圖I示出的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的立面示意圖,包括加料裝置I、混料裝置2、儲料裝置3、并流裝置4、控溫裝置5和自動控制裝置6。其中,所述加料裝置I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上端相連,用于將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裝置2 ;所述混料裝置2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將所述加料裝置I送入的原料進行混合,并將混合均勻的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4 ;所述儲料裝置3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4 ;所述并流裝置4,用于并流和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出;所述控溫裝置5的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裝置2內部的溫度;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與所述加料裝置I、所述混料裝置2、所述儲料裝置3和所述控溫裝置4相連,實現自動控制。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混料系統,能夠精確計量各種原料,將各原料混合均勻,并實現了工作過程的自動化,降低勞動強度。根據圖I示出的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加料裝置I包括主料加料裝置1-1和輔料加料裝置1-2。其中,所述輔料加料裝置1-2包括輔料加料口 1-2-1、第一管路1-2-2和第一閘閥1-2-3。所述輔料加料口 1-2-1通過所述第一管路1-2-2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所述第一管路1-2-2上安裝有第一閘閥1-2-3 ;所述第一閘閥1-2-3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混料裝置2中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設置輔料的加料量,并通過第一閘閥1-2-3控制輔料的加料量。其中所述主料加料裝置(1-1)中包括將 所述混料罐2-1的上開口作為主料加料口,也可以設計為其他形狀的開口。所述輔料加料口 1-2-1包括至少一個三角漏斗狀加料口 1-2-1-1和/或至少一個圓柱狀加料口 1-2-1-2。當加入的輔料為液體時,通過三角漏斗狀加料口加入,加入的輔料為固體時,通過圓柱狀加料口加入,根據需要加入的原料種類和數量設置加料口。所述輔料加料口 1-2-1上標有刻度,用于精確控制加料量。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混料裝置2包括混料罐2-1、攪拌器2-2、第一液位器2-3、第二管路2-6和第二閘閥2-5。其中,所述攪拌器2_2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攪拌加入的原料;所述第一液位器2-3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混料罐內原料的量;所述第二管路2-6 —端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所述第二閘閥2-5安裝于所述第二管路2-6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設置攪拌速度和時間,用于控制原料的攪拌均勻程度;通過第一液位器2-3、第二閘閥2-5與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可以實現精確控制混勻后的原料輸送至并流裝置4的量。所述混料罐2-1優選圓柱形,將混料罐2-1設計為圓柱形,可以消除攪拌過程中的死角,使攪拌更加均勻。所述攪拌器2-2包括電機2-2-1和攪拌槳2-2-2 ;所述電機2-2-1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攪拌時間和速度;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棒2-2-2-1和攪拌槳葉片2-2-2-2 ;其中,所述攪拌槳葉片2—2-2_2呈層狀交叉分布,優選攪拌槳葉片2-2-2-2間隔30 50cm,這樣設計會使攪拌更加均勻,不留死角;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包括至少2片;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寬為2 6cm ;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最下一片距離混料罐底部為20 40cm ;攪拌槳葉片2_2_2_2還可以根據混料罐的大小,設計攪拌葉的大小、數量和寬度,另外攪拌槳葉片距離混料罐保持一定距離防止攪拌過程中打到混料罐底部。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儲料裝置3包括儲料罐3-1、第二液位計3-2、第一計量泵3-3、第三閘閥3-4和第三管路3-5,其中,所述第二液位計3_2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所述儲料罐3-1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管路3-5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所述第一計量泵3-3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計量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閘閥3-4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通過第一計量泵3-3、第三閘閥3-4和自動控制裝置6實現精確控制儲料裝置3中原料的存儲和輸送至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控溫裝置5包括進水管5-1、加熱器5-2、第二計量泵5-3、出水管5-4和溫度傳感器5-5,其中,所述進水管5_1與所述加熱器·5-2第一端相連;所述加熱器5-2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管5-4 —端相連;所述出水管5-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罐2-1內部;用于將熱水輸送至所述混料罐2-1中;所述第二計量泵5-3安裝于所述出水管5-4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5-5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所述加熱器5-2的第三端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罐2-1的內部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5-5將混料罐2-1中混合原料的溫度傳送至自動控制裝置6,通過調節自控控制裝置6中的加熱溫度來調節加熱器5-2中熱水的加熱溫度,并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和第二計量泵5-3調節加入混料裝置2的熱水量,以調節混料罐2-1中原料的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5-5包括溫度探頭;所述加熱器包括太陽能加熱器和/或電加熱器。利用溫度探頭作為溫度傳感器,簡單易操作,根據需要選擇加熱器的類型。另外自動控制裝置包括智能控件柜。圖I示出的本發明自動混料系統立面示意圖,結合圖2示出的自動混料系統的平面示意圖,可以看出,所述混料裝置2和所述儲料裝置3在水平位置上高于所述并流裝置4,這樣有利于將原料混合在一起,并且混合均勻。根據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混料系統可以自動精確均勻的完成混料操作,可以用于一切需要自動完成的混料配制的工業生產中,尤其用于濕法橡膠母煉膠生產工藝。設計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可選因素較多,可以設計出多種實施例,因此具體的實施例僅作為本發明的具體實現方式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構成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下面將以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混料系統用于濕法橡膠母煉膠生產工藝作為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根據圖I與圖2所示,并結合濕法橡膠母煉膠生產工藝對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進行進一步描述。根據圖I示出的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的立面示意圖,包括加料裝置I、混料裝置2、儲料裝置3 (如凝固劑儲料裝置)、并流裝置4、控溫裝置5和自動控制裝置6,其中,所述加料裝置I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上端相連,用于將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裝置2 ;所述混料裝置2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將所述加料裝置I送入的原料進行混合,并將混合均勻的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4 ;所述儲料裝置3 (如凝固劑儲料裝置)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儲存凝固劑(如甲酸或微生物凝固劑)并將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4 ;所述并流裝置4,用于并流和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出;所述控溫裝置5的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裝置2內部的溫度;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與所述加料裝置I、所述混料裝置2、所述儲料裝置3和所述控溫裝置4相連,實現自動控制。所述自動控制裝置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智能控件柜。根據圖I示出的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加料裝置I包括主料加料裝置1-1和輔料加料裝置1-2。所述主料加料裝置1-1中的加料口采用混料罐2-1的上開口,SP所述混料罐設計為敞口,用于加入天然橡膠。其中,所述輔料加料裝置1-2包括輔料加料口 1-2-1、第一管路1-2-2和第一閘閥1-2-3。所述輔料加料口 1_2_1通過所述第一管路
1-2-2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所述第一管路1-2-2上安裝有第一閘閥1-2-3;所述第一閘閥1-2-3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混料裝置中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設置輔料的加料量,并通過第一閘閥1-2-3控制輔料的加料量。所述輔料加料口 1-2-1包括至少一個三角漏斗狀加料口 1-2-1-1和/或至少一個圓柱狀加料口 1-2-1-2。所述輔料加料口 1-2-1上標有刻度。通過輔料加料口 2-2-1加硫化促進劑(如硫磺、促進劑CZ)、防老化劑(如防老化劑D、防老化劑4020)、補強填充劑(炭黑、白炭黑)等,根據加入的輔料不同,將輔料加料口 1-2-1設置為I至8個,液體通過透明標有刻度的三角漏斗狀加料口 1-2-1-1加入,固體通過透明標有刻度的圓柱狀加料口 1-2-1-2加入,以便準確計量投入原料。其中所述的加料裝置I中設置的第一閘閥1-2-3與所述的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在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中設定加入輔料的量,以精確控制輔料的加入量。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混料裝置2包括混料罐2-1、攪拌器
2-2、第一液位器2-3、第二管路2-6和第二閘閥2-5,其中,所述攪拌器2_2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攪拌加入的原料;所述第一液位器2-3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混料罐內原料的量;所述第二管路2-6 —端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所述第二閘閥2-5安裝于所述第二管路2-6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的原料量。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設置攪拌速度和時間,控制原料的攪拌均勻程度;通過第一液位器2-3、第二閘閥2-5與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可以實現精確控制混勻后的原料輸送至并流裝置4的量。所述混料罐2-1設計為圓柱形,消除攪拌過程中的死角,使攪拌更加均勻。所述混料罐2-1可采用不銹鋼、鋁或磚混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優選不銹鋼混料罐2-1。混料罐2-1的體積根據需要選擇,在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半徑I米,高3米,容積9立方米的混料罐2-1。所述攪拌器2-2包括電機2-2-1和攪拌槳2-2-2 ;所述電機2_2_1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攪拌時間和速度,電機功率優選采用I. 5 2. 2千瓦;所述攪拌槳包括攪拌棒2-2-2-1和攪拌槳葉片2-2-2-2 ;其中,所述攪拌槳葉片2_2_2_2呈三角形層狀交叉分布,優選攪拌槳葉片2-2-2-2間隔40cm,這樣設計會使攪拌更加均勻,不留死角;根據混料罐的體積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設計為3 5個葉片,寬為2 6cm,最下一片距離混料罐底部為30cm。可以根據混料罐的大小,設計攪拌槳葉片2-2-2-2的大小、數量和寬度。另外在濕法橡膠混煉工藝中應用本混料系統時,在混料罐2-1底部還設計了排沙管2-4,混合后沉降一定時間,將沙子等雜質沉降至罐底,排放完乳膠后,將雜質從所述排沙管2-4排出,以防雜質流入到凝固槽成型,影響產品質量。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所述儲料裝置3 (本實施例中為凝固劑儲料裝置)包括儲料罐3-1、第二液位計3-2、第一計量泵3-3、第三閘閥3-4和第三管路3-5。儲料罐3-1可選擇不銹鋼、鋁或磚混結構,容積根據需要設計,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半徑O. 5米、高2米、容積I. 5平方米其中。所述第二液位計3-2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所述儲料罐3-1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管路3-5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所述第一計量泵3-3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計量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所述第三閘閥3-4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通過第一計量泵3-3、第三閘閥3-4和自動控制裝置6實現精確控制儲料裝置3中原料(凝固劑)的存儲和輸送至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在所 述儲料罐3-1中加入凝固劑(如甲酸或微生物凝固劑),通過自動控制裝置,控制閘閥和計量泵,實現凝固劑的定量化操作。這樣可以使凝固劑的用量均一,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改善人工計量存在的缺陷。根據圖I示出的發明自動混料系統,所述控溫裝置5包括進水管5-1、加熱器5-2、第二計量泵5-3、出水管5-4和溫度傳感器5-5,其中,所述進水管5_1與所述加熱器5-2第一端相連;所述加熱器5-2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管5-4 —端相連;所述出水管5-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罐2-1內部;用于將熱水輸送至所述混料罐2-1中;所述第二計量泵5-3安裝于所述出水管5-4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所述溫度傳感器5-5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所述加熱器5-2的第三端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罐2-1的內部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5-5將混料罐2-1中混合原料的溫度傳送至自動控制裝置6,通過調節自控控制裝置6中的加熱溫度來調節加熱器5-2中熱水的加熱溫度,并同時通過自動控制裝置6和第二計量泵5-3調節加入混料裝置2的熱水量,調節混料罐2-1中原料的溫度。所述溫度傳感器5-5包括溫度探頭;所述加熱器包括太陽能加熱器和/或電加熱器。利用溫度探頭作為溫度傳感器,簡單易操作,利用太陽能加熱器節省能源。另外自動控制裝置包括智能控件柜。在將本發明的自動混料系統,用于濕法橡膠混煉工藝中時,所述自動控制裝置為集成于所述自動控制裝置(如智能控件柜中的溫度控制功能),或單獨使用溫度控制儀。在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將控溫功能集成于自動控制裝置中。自動控制加水、加凝固劑(如甲酸)、輔料量、混合原料的量以及對攪拌器電機的控制統一安裝于一個操作平臺上,即自動控制裝置(如智能控件柜),統一管理,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采用溫度探頭作為溫度傳感器與智能控件柜相連,將混料罐2-1中混合原料中內溫傳至智能控件柜;根據檢測到的溫度,在智能控件柜中調節加熱器的加熱溫度,控制加入混料罐2-1中的熱水量,同時在智能控件柜中設置加入混料罐中的熱水量,通過第二計量泵實現對加入混料罐中熱水量的控制,通過對水溫和加水量兩個方面進行調節,實現對混料罐中混合原料的溫度調節,使混合原料中的溫度相對恒定,為天然膠乳和橡膠輔料充分混合和反應提供有利條件。在混合裝置中將天然膠乳和輔料攪拌均勻,在攪拌過程中通過控溫裝置進行控溫,然后將混合均勻的原料通過自動控制裝置,控制精確地原料量輸送至并流裝置。同時,在儲料裝置中裝有的凝固劑通過自動控制裝置設置加入一定量至并流裝置,膠乳與凝固劑在并流器中充分混合后,流入凝固槽7混合均勻、自然凝固成型,提高了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將本發明提供的自動混料系統用于濕法橡膠母煉膠生產工藝中,可以自動精確均勻的完成橡膠的混料操作,并解決了其存在的橡膠輔料和橡膠生料混合不均的問題,生產出了穩定和一致性良好的橡膠。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并且本 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料裝置(I)、混料裝置(2)、儲料裝置(3)、并流裝置(4)、控溫裝置(5)和自動控制裝置(6),其中, 所述加料裝置(I)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上端相連,用于將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裝置(2); 所述混料裝置(2)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將所述加料裝置(I)送入的原料進行混合,并將混合均勻的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4); 所述儲料裝置(3)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用于儲存輔料并將輔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⑷; 所述并流裝置(4),用于將并流入的混合物料和輔料再次混合,并將混合原料輸出;所述控溫裝置(5)的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裝置(2)內部的溫度; 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與所述加料裝置(I)、所述混料裝置(2)、所述儲料裝置(3)和所述控溫裝置(5)相連,實現自動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裝置(I)包括主料加料裝置(1-1)和輔料加料裝置(1-2),其中, 所述輔料加料裝置(1-2)包括輔料加料口(1-2-1)、第一管路(1-2-2)和第一閘閥(1_2_3), 所述輔料加料口(1-2-1)通過所述第一管路(1-2-2)與所述混料裝置(2)相連; 所述第一管路(1-2-2)上安裝有第一閘閥(1-2-3); 所述第一閘閥(1-2-3)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 用于控制加入所述混料裝置(2)中的輔料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料加料口(1-2-1)包括至少一個三角漏斗狀加料口(1-2-1-1)和/或至少一個圓柱狀加料口(1-2-1-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料加料口(1-2-1)上標有刻度。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裝置(2)包括混料罐(2-1)、攪拌器(2-2)、第一液位器(2-3)、第二閘閥(2-5)和第二管路(2_6),其中, 所述攪拌器(2-2)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攪拌加入的原料; 所述第一液位器(2-2)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混料罐內原料的量; 所述第二管路(2-6) —端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 所述第二閘閥(2-5)安裝于所述第二管路(2-6)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的原料量。
6.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1)為圓柱形。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2-2)包括電機(2-2-1)和攪拌槳(2-2-2); 所述電機(2-2-1)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2-2-1)相連,用于控制攪拌時間和速度;所述攪拌槳(2-2-2)包括攪拌棒(2-2-2-1)和攪拌槳葉片(2-2-2-2);其中, 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呈層狀交叉分布; 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至少為2片; 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寬為2 6cm ; 所述攪拌槳葉片(2-2-2-2)最下一片距離混料罐底部為20 40cm ; 所述攪拌槳葉片間隔30 50cm,呈三角形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裝置(3)包括儲料罐(3-1)、第二液位計(3-2)、第一計量泵(3-3)、第二閘閥(3-4)和第二管路(3_5),其中, 所述第二液位計(3-2)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外部,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顯示所述儲料罐(3-1)中的原料量; 所述第三管路(3-5)的一端安裝于所述儲料罐(3-1)的底部,另一端與所述并流裝置(4)相連; 所述第一計量泵(3-3)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計量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 所述第三閘閥(3-4)安裝于所述第三管路(3-5)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用于控制加入所述并流裝置(4)中的原料量。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混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溫裝置(5)包括進水管(5-1)、加熱器(5-2)、第二計量泵(5-3)、出水管(5-4)和溫度傳感器(5_5),其中, 所述進水管(5-1)與所述加熱器(5-2)第一端相連; 所述加熱器(5-2)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管(5-4) —端相連; 所述出水管(5-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罐(2-1)內部; 用于將熱水輸送至所述混料罐(2-1)中; 所述第二計量泵(5-3)安裝于所述出水管(5-4)上,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 所述溫度傳感器(5-5)安裝于所述混料罐(2-1)內,并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 所述加熱器(5-2)的第三端與所述自動控制裝置(6)相連; 用于調節所述混料罐(2-1)的內部溫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自動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溫度傳感器(5-5)包括溫度探頭; 所述加熱器(5-2)包括太陽能加熱器和電加熱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動混料系統,包括加料裝置、混料裝置、儲料裝置、并流裝置、控溫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加料裝置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上端相連,用于將原料送入所述混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用于將所述加料裝置送入的原料進行混合,并將混合均勻的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所述儲料裝置下端與所述并流裝置相連,用于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送至所述并流裝置;所述并流裝置,用于并流混合均勻的原料和儲存原料,并將原料輸出;所述控溫裝置的下端與所述混料裝置相連,用于調節所述混料裝置內部的溫度;所述自動控制裝置與所述加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所述儲料裝置和所述控溫裝置相連,實現自動控制。
文檔編號B01F15/04GK102872740SQ20121039846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0日
發明者阮林光, 王文勇, 王燕, 李江, 霍云山 申請人:西雙版納順達進出品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市| 南开区| 凤庆县| 阿城市| 柳州市| 泾川县| 正镶白旗| 盈江县| 富源县| 墨脱县| 洪雅县| 大埔区| 阿坝| 太保市| 红原县| 翁源县| 望江县| 玉溪市| 明水县| 手机| 南雄市| 扶余县| 铁岭县| 西和县| 巫山县| 南澳县| 司法| 钦州市| 荔波县| 双桥区| 鄂托克旗| 中方县| 安图县| 乾安县| 资溪县| 鄂温| 西林县| 达拉特旗| 萨迦县| 阳曲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