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絮凝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屬于絮凝沉淀池中的一個部件,絮凝沉淀池屬于污水處理系統中的一個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目前還沒有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使得常用的絮凝沉淀池的結構設計不夠合理,性能不夠可靠,工作效率較低,在沉淀池本體的上部設置有溢流孔,污水直接放入絮凝沉淀池中進行沉淀,一部分未經過沉淀的污水直接通過溢流孔排出,污水中需要沉淀的物質的沉淀效果較差,所形成的沉淀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絮凝沉淀池的底部,從而降低了絮凝沉淀池的污水處理的能力,也 影響了污水處理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污水處理效果好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的結構特點在于包括沉降筒和固定支架,所述沉降筒包括筒體和導流罩,所述筒體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導流罩為圓臺形結構,該導流罩的形狀和大小均與筒體相匹配,所述導流罩固定在筒體的底部,所述沉降筒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該沉降筒呈豎直狀結構。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固定支架呈水平狀結構。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所述沉降筒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對污水的沉降效果好,污水處理能力強,需要進行沉降的污水通過污水輸入管進入沉降筒中,在水壓的作用下,沉降筒中的污水沿沉降筒向下流動,污水在向下流動的過程中,一部分沉淀物出現沉淀,這些沉淀物沉淀到沉淀池本體的底部,當沉降筒中的污水從沉降筒中流出后,再向上流動,污水在向上流動的過程中,另一部分沉淀物也出現沉淀,這些沉淀物也沉淀到沉淀池本體的底部。由于進入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水先向下流動,然后再向上流動,使得污水的沉淀更加充分,對污水的處理效果更好。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絮凝沉淀池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在圖2中標注有水流方向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參見圖I至圖3,本實施例中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包括沉降筒5和固定支架6,其中,沉降筒5包括筒體51和導流罩52,筒體51為圓柱形結構,導流罩52為圓臺形結構,該導流罩52的形狀和大小均與筒體51相匹配,導流罩52固定在筒體51的底部。本實施例中的沉降筒5固定在固定支架6上,通常情況下,該沉降筒5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支架6上。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支架6呈水平狀結構,沉降筒5呈豎直狀結構。本實施例中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屬于絮凝沉淀池中的一個部件,該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體I、污水輸入管2、污泥輸出管3、控制閥4、沉降筒5和固定支架6,在沉淀池本體I的上部設置有溢流孔11,經過沉淀處理后的水從溢流孔11流出。本實施例中的污泥輸出管3安裝在沉淀池本體I的底部,控制閥4安裝在污泥輸出管3上,控制閥4 用于控制位于沉淀池本體I底部的污泥從污泥輸出管3輸出。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支架6固定在沉淀池本體I內,該固定支架6呈水平狀結構,沉降筒5固定在固定支架6上,通常情況下,該沉降筒5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支架6上。本實施例中的沉降筒5呈豎直狀結構,該沉降筒5位于沉淀池本體I的中心處,即沉降筒5位于沉淀池本體I的污泥輸出口的正上方。本實施例中沉降筒5的頂部高于沉淀池本體I中的溢流孔11,污水輸入管2固定在沉降筒5的頂部,需要進行沉淀處理的污水能夠通過污水輸入管2輸入沉降筒5中。由于沉降筒5的頂部高于沉淀池本體I中的溢流孔11,且沉降筒5的橫截面小于沉淀池本體I的橫截面,使得進入沉降筒5中的污水能夠快速的向下流動,最后從沉降筒5的底部流出,然后在沉淀池本體I中向上流動,最后通過沉淀池本體I中的溢流孔11流出。污水在沿沉降筒5向下流動的過程中,污水中會形成一部分沉淀;污水從沉降筒5的底部流出后進入沉淀池本體1,并在沉淀池本體I中向上流動的過程中,污水也會形成一部分沉淀,使得沉降更加充分,最后經過沉降處理的水從沉淀池本體I的溢流孔11中流出;由此可見,對污水的沉降效果好。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筒和固定支架,所述沉降筒包括筒體和導流罩,所述筒體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導流罩為圓臺形結構,該導流罩的形狀和大小均與筒體相匹配,所述導流罩固定在筒體的底部,所述沉降筒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該沉降筒呈豎直狀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呈水平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筒通過焊接固定在固定支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屬于絮凝沉淀池中的一個部件。目前還沒有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的用于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包括沉降筒和固定支架,所述沉降筒包括筒體和導流罩,所述筒體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導流罩為圓臺形結構,該導流罩的形狀和大小均與筒體相匹配,所述導流罩固定在筒體的底部,所述沉降筒固定在固定支架上,該沉降筒呈豎直狀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污水處理效果好。
文檔編號B01D21/02GK202682861SQ2012203622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明者顏洪彪, 許幼海 申請人:桐鄉市康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