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壓濾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
背景技術:
壓濾機是廣泛使用于化工、石油、選礦、制藥、食品等行業實現固相和液相分離的重要設備,其結構包括設有頭板、壓緊板、多個濾板、尾板的支架,尾板和濾板設置有入料孔,相鄰濾板間設置有濾布。工作時液壓裝置將壓緊板和濾板壓緊,然后物料泵將固液混合料輸送至濾板中,清液穿過濾布排出,固形物留在濾室中形成濾餅。這種結構的壓濾機功耗大,效率低,清液排除不干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功耗小,效率高,清液排除干凈的高效脫水壓濾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包括設有頭板、壓緊板、多個濾板、尾板的支架,尾板和濾板設置有入料孔,相鄰濾板間設置有濾布,所述的濾板設置有正極板、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接構成一個回路。其附加技術特征為:所述濾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正極板或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和負極板可相互轉換。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濾板設置有正極板、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接構成一個回路。工作時液壓裝置將壓緊板和濾板壓緊,然后物料泵將固液混合料輸送至濾板中,開啟直流電源,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產生電磁場,水向一個方向聚攏排出,固形物留在濾室中形成濾餅。工作完畢,關閉直流電源,取出濾餅。整個工作過程操作簡單,功耗小,效率高,清液排除干凈。電滲脫水可以消滅大量病菌、蟲卵,使濾餅滿足環保要求。脫水過程不發生相變,節能環保。脫水過程在低壓下完成,脫掉物料中毛細水,防止濾布損壞,比高壓壓榨脫水節能。電滲過程中,能量可以百分百完成有用功,沒有浪費。電滲過程中,隨著電滲脫水越來越少,濾餅電阻越來越大,會在濾餅中產生大量焦耳熱,將濾餅加熱,為后續將濾餅干燥節省能源,電滲脫水相對于干燥脫水會節省大量能源。而濾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正極板或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和負極板可相互轉換。則一塊濾板的正面和背面都是正極板時,其相鄰濾板的正面和背面都是負極板,濾板間的匹配是正負、負正、正負、負正,當直流電源正負極按要求或時間對換,濾板間的正負關系隨之改變,濾板間的匹配成為負正、正負、負正、正負,即濾板的正極板和負極板可相互轉換。濾板上作為正極板和負極板的膜板可作為過濾板、壓榨板、電滲板、干燥板使用,具有多種功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的結構示意圖;[0008]圖2為濾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的結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包括支架1,支架I設有頭板2、壓緊板3、多個濾板4、尾板5,尾板5和濾板4設置有入料孔6,相鄰濾板4間設置有濾布7。如圖2所不,濾板4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正極板8,相鄰濾板4a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負極板9,下一個濾板4b的正面和背面又分別設置有正極板8,再一個濾板4c的正面和背面又分別設置有負極板9,正極板8、負極板9通過導線10與直流電源11相連接構成一個回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工作時,液壓裝置將壓緊板3和濾板4壓緊,然后物料泵將固液混合料輸送至濾板4中,開啟直流電源11,相鄰濾板4的正極板8、負極板9產生電磁場,水向一個方向聚攏排出,固形物留在濾室中形成濾餅。工作完畢,關閉直流電源11,取出濾餅。整個工作過程操作簡單,功耗小,效率高,清液排除干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不僅限于上述結構,但不管何種形式,只要結構與本實用新型相同,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包括設有頭板、壓緊板、多個濾板、尾板的支架,尾板和濾板設置有入料孔,相鄰濾板間設置有濾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板設置有正極板、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接構成一個回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正極板或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和負極板可相互轉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壓濾機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高效脫水壓濾機。其主要技術特征為包括設有頭板、壓緊板、多個濾板、尾板的支架,尾板和濾板設置有入料孔,相鄰濾板間設置有濾布,所述的濾板設置有正極板、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通過導線與直流電源相連接構成一個回路;所述濾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別設置有正極板或負極板,相鄰濾板的正極板和負極板可相互轉換。該壓濾機工作時,液壓裝置將壓緊板和濾板壓緊,然后物料泵將固液混合料輸送至濾板中,開啟直流電源,相鄰濾板的正極板、負極板產生電磁場,水向一個方向聚攏排出,固形物留在濾室中形成濾餅。整個工作過程操作簡單,功耗小,效率高,清液排除干凈。
文檔編號B01D25/12GK203017835SQ20132004514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仇立志, 張書梅 申請人:仇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