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射霧降塵設備很多,但功能單一,只能噴射普通的清水,并且所噴射出的霧粒直徑一般為幾百微米,顆粒度大,霧粒在空中停留時間短,對塵埃的吸附力不強,特別是對于空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其吸附力很弱,使除塵凈化空氣效果大打折扣。PM2.5雖然只是大氣成分中很小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有很大影響,與較粗大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直徑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細顆粒物的化學成分主要包括有機碳(OC)、元素碳(EC)、硝酸鹽、硫酸鹽、銨鹽、鈉鹽(Na+)等),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飄浮距離遠,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質量影響更大,所以一臺射霧降塵設備的好壞,能否去除PM2.5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0003]中國專利CN204494612U公開了一種可消除PM2.5污染的雙流體射霧降塵空氣凈化設備,其去除PM2.5的效果明顯。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對其功效的發揮至關重要。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能滿足超遠程射霧降塵設備對供水環節的特殊要求。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包括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霧化環,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設有進水接頭及過濾器,所述第二供水管設有浮球閥、第一電磁閥和水栗,所述第二供水管通過旋轉接頭與所述第一供水管轉動連接,所述霧化環通過軟管與所述第二供水管連接。
[0006]進水接頭快速接通水源,過濾器攔截雜質,浮球閥監控是否缺水,第一電磁閥控制供水,水栗對供水增壓,旋轉接頭使得第二供水管相對于第一供水管旋轉,可滿足遠程射霧降塵設備的特殊要求,即第一供水管安裝于遠程射霧降塵設備的底座,第二供水管安裝于遠程射霧降塵設備的旋轉座并隨旋轉座相對于底座旋轉,霧化環將液態水霧化并噴出。
[0007]較優地,所述旋轉接頭包括固定件和旋轉件,所述固定件與所述第一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與所述第二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為一圓柱形,內設通孔,外圓設有第一軸肩及第一擋環槽;所述固定件的內圓設有第二軸肩、O型圈槽、第三軸肩、第四軸肩及第二擋環槽;所述第一擋環槽內裝有第一擋環,所述第二擋環槽內裝有第二擋環,所述第一擋環與所述第二擋環之間設有軸承,所述軸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軸肩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第四軸肩相抵,所述O型圈槽內裝有O型圈。該結構保證了旋轉件相對于固定件間的自由轉動,且水不會滲漏。
[0008]較優地,所述固定件的外圓設有螺紋,該固定件通過所述螺紋與所述第一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設有法蘭,該旋轉件通過所述法蘭與所述第二供水管固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供水管末端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有第二電磁閥。以在不使用時排干供水裝置中的水,有利于保護設備。
[0010]較優地,所述霧化環包括圓環管,所述圓環管上均布設置數個霧化噴頭,所述霧化噴頭的軸線與所述圓環管環面的夾角為55?65度,所述霧化噴頭兩兩間的距離為50?65mm0
[0011 ]較優地,所述霧化噴頭包括噴頭本體,所述噴頭本體設有進液直通道、頸縮通道及增壓腔,所述增壓腔的內徑大于頸縮通道的內徑,所述增壓腔內設有渦流腔,所述渦流腔通過渦流腔進孔與所述增壓腔連通,所述渦流腔進口的數量為四個,且環向均布,所述渦流腔設有噴孔,所述渦流腔進孔設于靠近所述渦流腔的內壁。
[0012]進一步地,所述噴孔由噴孔第一段和噴孔第二段組成,所述噴孔第一段的直徑小于所述噴孔第二段的直徑,可增強霧化效果,噴出的霧粒度最小為幾個微米至幾十個微米。
[0013]較優地,所述所述噴孔第一段的直徑為I?1.5mm,所述噴孔第二段的直徑為2?3mm ο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旋轉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旋轉接頭旋轉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旋轉接頭固定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霧化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6為圖5中的右視圖不意圖;
[0020]圖7為霧化噴頭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8為渦流腔外殼的橫剖面示意圖;
[0022]圖9為嗔孔的結構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24]如圖1所示的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供水裝置,包括第一供水管3、第二供水管6和霧化環12,第一供水管3固定安裝在射霧降塵設備的底座上,第二供水管5固定安裝在射霧降塵設備的旋轉座上,第一供水管上設有進水接頭I及過濾器2,進水接頭I采用現有技術的快速接頭,過濾器2采用Y形過濾器,第二供水管6設有浮球閥5、第一電磁閥7、水栗8和排水管10,排水管10上設有第二電磁閥9,水栗8采用強增壓效果的立式多級離心栗,第二供水管6通過旋轉接頭4與第一供水管3轉動連接,浮球閥5、第一電磁閥7和第二電磁閥9分別與射霧降塵設備的控制器電性連接,霧化環12通過軟管11與第二供水管6連接。
[0025]如圖2至圖4所示的旋轉接頭4,包括固定件42和旋轉件41,固定件42的外圓設有螺紋,通過該螺紋與第一供水管3固接,旋轉件41設有法蘭411,通過法蘭411與第二供水管6固接;旋轉件41的主體為一圓柱形,內設通孔,外圓設有第一軸肩412及第一擋環槽413;固定件42的內圓設有第二軸肩421、兩個O型圈槽422、第三軸肩423、第四軸肩424及第二擋環槽425;第一擋環槽413內裝有第一擋環44,第二擋環槽425內裝有第二擋環46,第一擋環44與第二擋環46之間設有軸承45,軸承45的一端與第一軸肩412相抵,另一端與第四軸肩424相抵,O型圈槽422內裝有O型圈43。
[0026]如圖5和圖6所示的霧化環12,包括圓環管121,圓環管121上均布設置數個霧化噴頭122,霧化噴頭122的軸線與述圓環管121環面的夾角α為60度,霧化噴頭122兩兩間的距離c為60mmo
[0027]如圖7至圖9所示的霧化噴頭122,包括噴頭本體1221,噴頭本體1221順序設有進液直通道1222、頸縮通道1223及增壓腔1224,增壓腔1224的內徑顯著大于頸縮通道1223的內徑,增壓腔1224內設有渦流腔1225,渦流腔外殼1228從增壓腔1224的下部向上延伸形成一個封閉的渦流腔1225,渦流腔通過四個渦流腔進孔1226與增壓腔1224連通,渦流腔進孔1226設于靠近渦流腔1225的內壁,以使液體進入渦流腔1225后形成渦流,渦流腔1226設有三個噴孔1227,噴孔1227由噴孔第一段12271和噴孔第二段12272組成,噴孔第一段12271的直徑dl為1.2mm,噴孔第二段12272的直徑d2為2.4mm,噴頭本體1221的外圓設有外螺紋,與圓環管121螺紋連接。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包括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霧化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設有進水接頭及過濾器,所述第二供水管設有浮球閥、第一電磁閥和水栗,所述第二供水管通過旋轉接頭與所述第一供水管轉動連接,所述霧化環通過軟管與所述第二供水管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接頭包括固定件和旋轉件,所述固定件與所述第一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與所述第二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為一圓柱形,內設通孔,外圓設有第一軸肩及第一擋環槽;所述固定件的內圓設有第二軸肩、O型圈槽、第三軸肩、第四軸肩及第二擋環槽;所述第一擋環槽內裝有第一擋環,所述第二擋環槽內裝有第二擋環,所述第一擋環與所述第二擋環之間設有軸承,所述軸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軸肩相抵,另一端與所述第四軸肩相抵,所述O型圈槽內裝有O型圈。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圓設有螺紋,該固定件通過所述螺紋與所述第一供水管固接;所述旋轉件設有法蘭,該旋轉件通過所述法蘭與所述第二供水管固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水管末端設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有第二電磁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器,分別與所述浮球閥、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電性連接。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環包括圓環管,所述圓環管上均布設置數個霧化噴頭,所述霧化噴頭的軸線與所述圓環管環面的夾角為55?65度,所述霧化噴頭兩兩間的距離為50?65mm。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噴頭包括噴頭本體,所述噴頭本體設有進液直通道、頸縮通道及增壓腔,所述增壓腔的內徑大于頸縮通道的內徑,所述增壓腔內設有渦流腔,所述渦流腔通過渦流腔進孔與所述增壓腔連通,所述渦流腔進口的數量為四個,且環向均布,所述渦流腔設有噴孔,所述渦流腔進孔設于靠近所述渦流腔的內壁。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孔由噴孔第一段和噴孔第二段組成,所述噴孔第一段的直徑小于所述噴孔第二段的直徑。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孔的數量為三個。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噴孔第一段的直徑為I?1.5mm,所述噴孔第二段的直徑為2?3mm。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射霧降塵設備的霧化系統,包括第一供水管、第二供水管和霧化環,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設有進水接頭及過濾器,所述第二供水管設有浮球閥、第一電磁閥和水泵,所述第二供水管通過旋轉接頭與所述第一供水管轉動連接,所述霧化環通過軟管與所述第二供水管連接。進水接頭快速接通水源,過濾器攔截雜質,浮球閥監控是否缺水,第一電磁閥控制供水,水泵對供水增壓,旋轉接頭使得第二供水管相對于第一供水管旋轉,可滿足遠程射霧降塵設備的特殊要求,霧化環將液態水霧化并噴出。
【IPC分類】B05B12/00, B05B1/14, B05B1/34, B05B9/04, F16L27/08
【公開號】CN105709957
【申請號】CN201610236401
【發明人】劉冠甫, 劉軒甫, 劉詠鑫, 劉雪峰
【申請人】昆明奧圖環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