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金屬氣缸墊表面的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金屬氣缸墊是幾層不銹鋼沖壓后,表面印刷氟橡膠,再進行壓波紋后,鉚接或者焊接而成。
由于氟橡膠直接印刷在不銹鋼表面,現(xiàn)有的金屬氣缸墊表面印刷的氟橡膠附著力不能滿足要求,在密封中會脫落,從而密封失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氟橡膠附著力不能滿足要求,在密封中會脫落,從而密封失效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1)、領取材料,根據(jù)工作票和工作指導書領取所需材料;
2)、對步驟1)中領取的不銹鋼材料進行沖壓;
3)、對步驟2)中沖壓后的不銹鋼工件表面進行處理,對工件表面進行噴砂或砂紙打磨處理,然后用5%的鹽酸浸泡,時間為10~15分鐘,再用清水清洗;
4)、對步驟3)中清洗后的工件進行烘干,直至水跡消失,溫度為60~65℃;
5)、對步驟4)中清潔后的工件進行噴涂不銹鋼底涂劑,厚度為6~8um;
6)、對步驟5)中噴涂后的不銹鋼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7)、對步驟6)中烘干后的工件噴涂氟橡膠,厚度為8~12um;
8)、對步驟7)中的不銹鋼工件進行印刷;
9)、對步驟8)中印刷后的工件進行壓波紋;
10)、對步驟9)中的工件粘接表面用50%的丙酮溶液清潔,然后等待表面徹底干燥;
11)、對步驟10)中的工件進行滾涂氟橡膠粘接劑,厚度為6~8um;
12)、對步驟11)中的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13)、對步驟12)中噴涂后的工件進行鉚接;
14)、對步驟13)中的工件進行檢驗。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5)、步驟7)和步驟11)中噴涂氣壓為:3~4Kg/cm2。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5)、步驟7)和步驟11)中無纖維脫落。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設有不銹鋼底涂劑,增加氟橡膠和不銹鋼的附著力,避免氟橡膠脫落,底涂和滾涂從上下兩面保護氟橡膠,使其在密封過程不裸露在外,從而保證氟橡膠的密封能力,滾涂有氟橡膠粘接劑,增加氟橡膠表面彈性,增強微密封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1)、領取材料,根據(jù)工作票和工作指導書領取所需材料;
2)、對步驟1)中領取的不銹鋼材料進行沖壓;
3)、對步驟2)中沖壓后的不銹鋼工件表面進行處理,對工件表面進行噴砂或砂紙打磨處理,然后用5%的鹽酸浸泡,時間為10~15分鐘,再用清水清洗;
4)、對步驟3)中清洗后的工件進行烘干,直至水跡消失,溫度為60~65℃;
5)、對步驟4)中清潔后的工件進行噴涂不銹鋼底涂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和不銹鋼的附著力,避免氟橡膠脫落,
6)、對步驟5)中噴涂后的不銹鋼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7)、對步驟6)中烘干后的工件噴涂氟橡膠,厚度為8~12um;
8)、對步驟7)中的不銹鋼工件進行印刷;
9)、對步驟8)中印刷后的工件進行壓波紋;
10)、對步驟9)中的工件粘接表面用50%的丙酮溶液清潔,然后等待表面徹底干燥;
11)、對步驟10)中的工件進行滾涂氟橡膠粘接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表面彈性,增強微密封性能。
12)、對步驟11)中的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13)、對步驟12)中噴涂后的工件進行鉚接;
14)、對步驟13)中的工件進行檢驗。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11)中噴涂氣壓為:3~4Kg/cm2,在此范圍不銹鋼底涂劑和氟橡膠的附著力好。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11)中無纖維脫落,防止在噴涂過程中粘上纖維,影響使用效果。
實施例二:
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1)、領取材料,根據(jù)工作票和工作指導書領取所需材料;
2)、對步驟1)中領取的不銹鋼材料進行沖壓;
3)、對步驟2)中沖壓后的不銹鋼工件表面進行處理,對工件表面進行噴砂或砂紙打磨處理,然后用5%的鹽酸浸泡,時間為10~15分鐘,再用清水清洗;
4)、對步驟3)中清洗后的工件進行烘干,直至水跡消失,溫度為60~65℃;
5)、對步驟4)中清潔后的工件進行噴涂不銹鋼底涂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和不銹鋼的附著力,避免氟橡膠脫落,
6)、對步驟5)中噴涂后的不銹鋼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7)、對步驟6)中烘干后的工件噴涂氟橡膠,厚度為8~12um;
8)、對步驟7)中的工件進行滾涂氟橡膠粘接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表面彈性,增強微密封性能。
9)、對步驟8)中的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10)、對步驟9)中噴涂后的工件進行鉚接;
11)、對步驟10)中的工件進行檢驗。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8)中噴涂氣壓為:3~4Kg/cm2,在此范圍不銹鋼底涂劑和氟橡膠的附著力好。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8)中無纖維脫落,防止在噴涂過程中粘上纖維,影響使用效果。
實施例三:
一種金屬氣缸墊表面底涂和滾涂技術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1)、領取材料,根據(jù)工作票和工作指導書領取所需材料;
2)、對步驟1)中領取的不銹鋼材料進行沖壓;
3)、對步驟2)中沖壓后的不銹鋼工件表面進行處理,對工件表面進行噴砂或砂紙打磨處理,然后用5%的鹽酸浸泡,時間為10~15分鐘,再用清水清洗;
4)、對步驟3)中清洗后的工件進行烘干,直至水跡消失,溫度為60~65℃;
5)、對步驟4)中清潔后的工件進行噴涂不銹鋼底涂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和不銹鋼的附著力,避免氟橡膠脫落,
6)、對步驟5)中噴涂后的不銹鋼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7)、對步驟6)中烘干后的工件噴涂氟橡膠,厚度為8~12um;
8)、對步驟9)中印刷后的工件進行壓波紋;
9)、對步驟8)中的工件粘接表面用50%的丙酮溶液清潔,然后等待表面徹底干燥;
10)、對步驟9)中的工件進行滾涂氟橡膠粘接劑,厚度為6~8um;增加氟橡膠表面彈性,增強微密封性能。
11)、對步驟10)中的工件進行烘干,烘干溫度為60~65℃,時間為5~10min;
12)、對步驟11)中噴涂后的工件進行鉚接;
13)、對步驟12)中的工件進行檢驗。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10)中噴涂氣壓為:3~4Kg/cm2,在此范圍不銹鋼底涂劑和氟橡膠的附著力好。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步驟5)、步驟7)和步驟10)中無纖維脫落,防止在噴涂過程中粘上纖維,影響使用效果。
綜上所述,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 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