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中空的環模與套設在環模內的壓輥,所述環模的內壁上設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包括伸向環模與壓輥之間的第一切割部,所述環模上設置有驅動切割刀片切割物料的驅動件,驅動件可驅動第一切割部將環模與壓輥之間的物料充分進行攪拌與切割,加快了該環模制粒機的進料速度,從而提高環模制粒機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包括將環模包圍的前蓋,避免粉塵在附近空氣中飄散,從而保證該環模制粒機更加高效、環保。
【專利說明】
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處理糧食飼料用的制粒機,特別涉及一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環模制粒機,是以秸桿、玉米、豆柏、稻殼等的粉碎物直接壓制顆粒的飼料加工用設備,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飼料加工的產量,在飼料加工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環模制粒機被廣泛用于大、中、小型水產養殖,糧食飼料加工廠,畜牧場,家禽養殖場等。
[0003]現有的環模制粒機包括中空的環模以及與環模相配合的壓輥,環模一端設有進料裝置,進料裝置包括圓柱形殼體的進料通道和設置在環模端部并固定在壓輥支撐軸上的前板,前板上設有刮板,環模在其傳動系統的作用下旋轉,同時帶動壓輥轉動,最終將從進料裝置中推進的物料制成粒狀。
[0004]目前,現有專利中授權公告號為CN201140058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環模制粒機旋轉進料裝置,包括內設有進料通道的旋轉體,進料通道成碗形,碗形的小徑端為進料口,碗形的大徑端為拋料口,進料口與拋料口之間的出料通道的內壁上固定有若干呈輻射狀的葉片,進料通道的中心位置并靠近拋料口一端設有圓盤狀的擋板,葉片徑向向進料通道的中心方向延伸并與擋板背面相連。
[0005]但是,葉片周向分布在旋轉體上,與環模的內側壁仍留有一定的空隙,落入空隙中的物料則接受不到葉片的切割,產生切割盲區,影響導輥與環模的工作效率得不到充分利用,進而降低環模制粒機的產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切割盲區進行充分攪拌與切割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8]—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包括中空的環模與套設在環模內的壓輥,所述環模的內壁上設有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包括伸向環模與壓輥之間的第一切割部,所述環模上設置有驅動第一切割部切割物料的驅動件。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環模的內壁上設置切割刀片,切割刀片包括伸向環模與壓輥之間的第一切割部,在環模上設置驅動第一切割部切割物料的驅動件,在環模工作過程中,第一切割部同時在環模內進行自轉,自轉有利于對周圍堆積的物料進行攪拌與切害J,防止因物料堆積過多導致物料在環模與壓輥之間過多堆積,可自轉的切割刀片能夠將物料進行充分攪拌與切割,從而加快了該制粒機處理物料的速度,提高了制粒機的工作效率;第一切割部能將環模與壓輥之間的物料充分進行攪拌與切割,起到松動物料的作用,有利于物料在離心力作用下甩向環模側壁上,加快了該環模制粒機處理物料的速度,進而提高環模制粒機的工作效率。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壓輥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攪拌物料的鋸齒。
[0011 ]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壓輥的側壁上設置有鋸齒,進來的物料在壓輥與環模之間堆積,壓輥上的鋸齒能夠帶動物料進行旋轉,同時起到攪拌的作用,使物料能夠被充分地攪拌,物料在高速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有利于甩向環模的側壁,加快了物料的攪拌速度,提高了該制粒機的工作效率。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切割刀片對稱設置在驅動件的輸出軸上。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切割刀片是對稱設置在驅動件的輸出軸上的,切割刀片能從輸出軸的兩側方向上同時對物料進行攪拌與切割,也就是說,對稱設置的切割刀片能夠攪拌更多的物料,另外,環模是高速旋轉的,隨著環模的旋轉,切割刀片經過的路徑是一個旋轉圓,對稱設置還增大了切割刀片能夠到達的區域面積,使切割范圍更廣,切割效率更尚O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模包括同心設置的第一圓環和孔徑大于第一圓環的第二圓環。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模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進料一端的第一圓環和發生擠壓場所的第二圓環,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同心對接設置,第一圓環孔徑較小,在環模工作過程中其內部高速旋轉的物料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物料不易發生反噴現象,而第二圓環是發生攪拌與擠壓的主要場所,設置較大的孔徑,能夠容納更多的物料,使該制粒機能夠擠壓更多的物料,提高了制粒機的工作效率。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可拆卸連接。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模上的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是可拆卸連接關系,當第二圓環內出現故障時,可將第一圓環從第二圓環上拆卸下來,方便第二圓環內部的維修。
[00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圓環上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上設有通孔,螺栓穿過通孔后與第二圓環螺紋配合。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圓環的外側壁上設有連接塊,連接塊與第一圓環一體成型設置,連接塊可拆卸連接于第二圓環上,通過連接塊實現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的拆卸與安裝,連接塊上開設有通孔,通過螺栓穿過通孔后與第二圓環進行螺紋配合,螺紋連接使第一圓環在第二圓環上的安裝更加方便、省力且牢固。
[002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切割部與鋸齒的最短距離為I?2cm。
[00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切割刀片上的第一切割部、壓輥上的鋸齒,兩者是相對設置的,相對的最短距離設置為I?2cm,也就是說第一切割部進行攪拌工作時,與鋸齒之間是留有一定安全距離的,如果留有的距離小于lcm,第一切割部容易碰到鋸齒,發生摩擦容易導致第一切割部的磨損,造成第一切割部的失效;如果留有的距離大于2cm,則第一切割部的長度夠不到環模與壓輥之間的間隙內,導致切割無效,所以設置I?2cm的距離既能保證第一切割部與鋸齒的安全距離又可使第一切割部伸向壓輥與環模之間,起到充分攪拌與切割物料的作用。
[002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用于蓋在環模上的前蓋以及設置在前蓋上且與環模相連通的進料口。
[002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環模制粒機還包括前蓋,前蓋將環模完全包圍在內部,前蓋的上端設置有進料口,物料通過進料口進入到環模的第一圓環的進料一端,前蓋將環膜及其內部物料起到密封的作用,也就是說,進入的物料被封閉在被前蓋包圍的密封空間內,不會有過多的粉塵落入到空氣中,造成粉塵污染,影響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002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圓環上設有用于物料排出的模孔,所述前蓋的內壁上設有用于切割從模孔內排出物料的刮刀。
[00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圓環的側壁上設有貫穿的模孔,物料是從模孔內排出的,具體地說,是物料從模孔內向外延伸,同時,在前蓋的內壁上設置有刮刀,刮刀將從模孔內延伸出去的物料進行切割,切割后形成特定長度的物料顆粒體,最終完成制粒工作,刮刀設置在前蓋內壁上,能夠及時將從模孔內甩出的物料進行切割,提高制粒效率。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切割充分:在環模內設置能在環模與壓輥之間間隙自轉的切割刀片,同時,割刀片包括第一切割部,第一切割部可對環膜與壓輥之間的切割盲區進行攪拌與切割;2、高效性:切割刀片在驅動切割刀片自轉的輸出軸上對稱設置,對稱設置拓寬了攪拌的區域,切使堆積在間隙內的物料更加松弛,方便離心力將物料甩向環模的側壁,提高了該環模制粒機制粒的工作效率;同時環模包括孔徑較小的第一圓環,使物料在旋轉過程中不會反噴出來;3、環保性:設置前蓋將環模包圍在內部,制粒過程發生在封閉的場所內,制粒過程產生的粉塵不會四處飄落在空氣中,保證了良好的車間環境。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實施例一中環模制粒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2是實施例一中環模與壓輥的分解示意圖,用于體現第一圓環與第二圓環的連接關系;
[0029]圖3是凸塊、切割刀片以及驅動件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0030]圖4是實施例一中環模制粒機的分解示意圖,用于體現切割刀片、鋸齒的位置關系;
[0031 ]圖5是實施例二中環模制粒機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1、環模;11、第一圓環;111、連接塊;1111、通孔;112、傾斜面;12、第二圓環;121、凸塊;122、切割刀片;1221、第一切割部;123、模孔;124、螺栓;2、壓輥;21、鋸齒;3、前蓋;31、進料口; 32、刮刀;33、把手;4、驅動件;41、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3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4]實施例一:
[0035]—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參照圖1和圖2所示,包括環模1、蓋在環模I上的前蓋3以及在前蓋3內壁上設置用于制粒的刮刀32,在前蓋3上開設進料口 31,物料從進料口 31落入到環模I內,同時,環模I的側壁上遍布設置很多模孔123,環模I內設置與環模I相套設的壓輥2,隨著環模I與壓輥2之間堆積的物料越來越多,壓輥2對物料起到攪拌與擠壓的作用,物料被甩向環模I的側壁上并從環模I側壁上的模孔123向外延伸,利用刮刀32將物料刮落,完成制粒過程。
[0036]參照圖1和圖2所示,環模I包括第一圓環11和孔徑較大的第二圓環12,第一圓環11的外圓周面上設有一體成型的連接塊111,連接塊111上開設有通孔1111,利用螺栓124穿過通孔1111并使用螺母與第二圓環12進行螺紋緊固,實現了第一圓環11在第二圓環12上的可拆卸連接,當環模I內出現故障時,方便進行拆卸,便于維修。
[0037]參照圖3和圖4所示,環模I內套設有與環模I同軸旋轉的壓輥2,具體的說,壓輥2設置在第二圓環12的內部,壓輥2為圓環形,壓輥2的外環端面上設置有鋸齒21,鋸齒21表面呈尖端,尖端的鋸齒21有利于對物料進行攪拌與切割,第二圓環12的側壁上開設有貫穿的模孔123,當物料落在環模I內高速旋轉時,物料被甩向第二圓環12的側壁并向模孔123外延伸,再使用刮刀32將物料以特定長度進行切割,即完成制粒過程;但是當投入的物料很多時,物料在環模I內堆積過多導致離心力的作用并不能帶動物料做離心力作用,所以在環模I的內壁上設置凸塊121以及在凸塊121上設置用于攪拌與切割堆積的物料的切割刀片122,同時在凸塊121上設置驅動切割刀片122進行自轉的驅動件4,驅動件4為電機,在該制粒機工作時,環模I與壓輥2是做同軸高速旋轉運動的,同時,電機驅動環模I內部的切割刀片122進行自轉,切割刀片122包括伸向環模I與壓輥2之間間隙的第一切割部1221,自轉的第一切割部1221將堆積在環模I與壓輥2之間間隙內的物料進行攪拌與切割,以保證物料能夠在離心力作用下從環模I側壁上的模孔123甩出,加快該環模制粒機的制粒速度,提高該制粒機的工作效率;第一切割部1221與鋸齒21是相對設置的,第一切割部1221與鋸齒21之間的距離設置在I?2cm,以保證切割過程第一切割部1221與鋸齒21之間的安全性,如果第一切割部1221與鋸齒21之間留有的距離小于lcm,第一切割部1221容易碰到鋸齒21,在旋轉過程中發生摩擦則容易導致切割刀片122的磨損,造成切割刀片122的失效,如果留有的距離大于2cm,則第一切割部1221并不能將環模I與壓輥2之間的物料進行充分地切割,導致切割無效;同時,切割刀片122對稱設置在電機的輸出軸41上,對稱設置增大了切割刀片122在旋轉過程中經過的區域,擴大了能夠攪拌物料的區域,將壓輥2與環模I之間堆積的物料進行松動,松動之后方便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甩向第二圓環12的側壁,不會導致物料堵死在壓輥2與環模I之間的間隙內,通過設置壓輥2上的鋸齒21、能夠自轉的切割刀片122以及切割刀片122上的第一切割部1221,提高了該環模制粒機的制粒速度,提高了該制粒機的工作效率。
[0038]實施例二
[0039]—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參照圖5所示,與實施例一中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圓環11上的進口端面由外而內設為向下的傾斜面112,端面設為向下的傾斜面112,當物料掉落在第一圓環11進口區域內時,切斜面則能夠更加方便物料落入到環模I內,提高了物料進入環模I的速度,提高了制粒機制粒的工作效率。
[0040]參照圖5所示,在前蓋3的外端面上設置有方便開啟與關閉前蓋3的把手33,設置把手33增加了操作人員操控該環模制粒機的方便性。
[0041]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包括中空的環模(I)與套設在環模(I)內的壓輥(2),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模(I)的內壁上設有切割刀片(122),所述切割刀片(122)包括伸向環模(I)與壓輥(2)之間的第一切割部(1221),所述環模(I)上設置有驅動第一切割部(1221)切割物料的驅動件(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輥(2)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攪拌物料的鋸齒(2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片(122)對稱設置在驅動件(4)的輸出軸(41)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模(I)包括同心設置的第一圓環(11)和孔徑大于第一圓環(11)的第二圓環(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環(11)與第二圓環(12)可拆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圓環(11)上設有連接塊(111),所述連接塊(111)上設有通孔(1111),螺栓(124)穿過通孔(1111)后與第二圓環(12)螺紋配合。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部(1221)與鋸齒(21)的最短距離為I?2cm ο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蓋在環模(I)上的前蓋(3)以及設置在前蓋(3)上且與環模(I)相連通的進料口(31)。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環模制粒機的進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圓環(12)上設有用于物料排出的模孔(123),所述前蓋(3)的內壁上設有用于切割從模孔(123)內排出物料的刮刀(32)。
【文檔編號】B01J2/22GK205700455SQ201620406015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明人】俞春華
【申請人】蘇州米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