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混合裝備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管道混合反應器。
背景技術:
在化工反應中,有時需要使兩種液體物料在極短的時間內混合,以便于控制化學反應往指定的方向進行。如用雙氧水氧化硫酸亞鐵生產聚合硫酸鐵,由于雙氧水加入硫酸亞鐵體系中后,會發生分解反應而消耗掉,所以,雙氧水加進硫酸亞鐵體系中后,必須迅速混合,以增大雙氧水與硫酸亞鐵分子之間的碰撞幾率,減少雙氧水的分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混合反應器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混合反應器,包括一結構主體,所述結構主體為兩頭連通的管道,于所述管道兩側對稱分布多組穿透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連接設置高壓泵。
特別的,所述分流孔內孔直徑4-6 mm。
特別的,所述分流孔分布于所述管道兩側,且兩側分流孔個數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道混合反應器,結構簡單,在一根管道的兩側均勻分布若干個孔徑合適的小孔,需要反應的兩種液體一種從管道的一端流入,另一種液體用高壓泵從小孔中打入,這樣從小孔中進入的液體就會迅速分布到管道內的液體中。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所述管道混合反應器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中所述管道混合反應器側視圖。
圖中:
1管道,2分流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高壓泵不在圖中顯示。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提供一種管道混合反應器,包括一結構主體,所述結構主體為兩頭連通的管道001,于所述管道001兩側對稱分布多組穿透的分流孔002,所述分流孔002連接設置高壓泵。
所述分流孔002內孔直徑4-6mm。所述分流孔002分布于所述管道兩側,且兩側分流孔002個數相同,本實施例中分流孔數量18個,沒測9個,且分流孔002直徑5mm。
本實施例技術原理如下:
在一根管道的兩側均勻分布若干個孔徑合適的小孔,需要反應的兩種液體一種從管道的一端流入,另一種液體用高壓泵從小孔中打入,這樣從小孔中進入的液體就會迅速分布到管道內的液體中。
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采用與本實用新型相似結構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所有實施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