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噴頭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沒有通過單個噴頭實現多種形狀噴霧的噴頭,在不同的產品噴霧要求下,比如需要圓錐形的噴霧形狀和扇形的噴霧形狀交替使用時,或者需要不同角度的噴淋時,只能通過更換不同形狀的噴頭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必然耗費更換時間,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實現噴頭的噴霧形狀快速切換,滿足不同的噴霧需要。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包括噴頭體,在所述噴頭體上套接有蓋板,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噴蓋,在所述噴蓋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通孔,每一通孔內設置有不同的噴芯組件,所述噴頭體通過旋轉噴蓋連通每一噴芯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噴頭體包括通道,在所述通道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在所述安裝孔內設置有彈簧,在彈簧上設置有彈珠;在所述噴蓋的內側,與每一噴芯組件位置對應處設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大小與彈珠匹配。在需要改變噴霧形狀時,旋轉噴蓋,當彈珠到達定位槽位置時,彈珠嵌入定位槽,從而被彈簧張緊定位在此定位槽內;如果再改變噴霧形狀,則再旋轉噴蓋。
優選地,所述噴蓋上設置有兩個通孔,兩個通孔內分別設置有第一噴芯組件和第二噴芯組件。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噴芯組件包括第一噴芯底座和第一噴芯頭,第一噴芯頭固定在所述第一噴芯底座上,所述第一噴芯頭上開設有三棱柱型凹槽,在所述三棱柱型凹槽的中部設置有“心型”開口。
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噴芯組件包括第二噴芯底座和第二噴芯頭,第二噴芯頭固定在所述第二噴芯底座上,在所述第二噴芯頭的內側設置有旋流葉片。
優選地,在所述噴頭體上,通道與噴芯組件接觸處設置有環形凹臺,在所述凹臺上設置有密封圈。
優選地,在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外螺紋凸起,所述噴蓋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凸起匹配的內螺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包括噴頭體,在所述噴頭體上套接有蓋板,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噴蓋,在所述噴蓋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通孔,每一通孔內設置有不同的噴芯組件,所述噴頭體通過旋轉噴蓋連通每一噴芯組件。該結構實現噴頭的噴霧形狀快速切換,滿足不同的噴霧形狀需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結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的噴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的第一噴芯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的第二噴芯組件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具體闡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附圖僅供參考和說明使用,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5所示,一種可改變噴霧形狀的噴頭,包括噴頭體1,在所述噴頭體1上套接有蓋板2,所述蓋板2上設置有噴蓋3,在所述噴蓋3上設置有至少兩個通孔31,每一通孔31內設置有不同的噴芯組件,所述噴頭體1通過旋轉噴蓋3連通每一噴芯組件。所述噴頭體1包括通道11,在所述通道11的一側設置有安裝孔13,在所述安裝孔13內設置有彈簧7,在彈簧7上設置有彈珠8;在所述噴蓋3的內側,與每一噴芯組件位置對應處設置有定位槽32,所述定位槽32大小與彈珠8匹配。
本實施例中,所述噴蓋3上設置有兩個通孔31,兩個通孔31內分別設置有第一噴芯組件4和第二噴芯組件5。所述第一噴芯組件4包括第一噴芯底座41和第一噴芯頭42,第一噴芯頭42固定在所述第一噴芯底座41上,所述第一噴芯頭42上開設有三棱柱型凹槽43,在所述三棱柱型凹槽43的中部設置有“心型”開口44。所述第二噴芯組件5包括第二噴芯底座51和第二噴芯頭52,第二噴芯頭52固定在所述第二噴芯底座51上,在所述第二噴芯頭52的內側設置有旋流葉片53。
在所述噴頭體1上,通道11與噴芯組件接觸處設置有環形凹臺12,在所述凹臺12上設置有密封圈。在所述蓋板2上設置有外螺紋凸起,所述噴蓋3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凸起匹配的內螺紋。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