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
背景技術:
纖維轉盤濾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過濾器之一,目前在全世界已經有700個污水廠采用該項技術。濾布轉盤過濾器的處理效果好,出水水質高,設備運行穩定。纖維轉盤濾池主要用于冷卻循環水處理、廢水的深度處理后回用。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520783570.2的新型纖維轉盤過濾器,這種新型纖維轉盤過濾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一端設有驅動中心管轉動的驅動裝置,中心管另一端安裝設有支撐中心管的軸承座,所述中心管外套設有多片過濾含油污水的纖維濾布濾盤,纖維濾布濾盤上設有厚度傳感器,厚度傳感器通過有線或無線連接有PLC控制器;所述纖維濾布濾盤兩側均安裝于反抽吸吸盤,反抽吸吸盤通過排污支管匯總連接至排污總管;所述中心管設有出水口。含油污水中的油污顆粒和雜質顆粒被阻隔在纖維濾布濾盤外壁形成污泥層,有效地提高過濾效率。但是該實用新型沒有設置預處理裝置,容易使大顆粒污染物直接進入轉盤過濾器,堵塞濾布濾盤,使用后不易清洗濾網,耗費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解決了該實用新型沒有設置預處理裝置,容易使大顆粒污染物直接進入轉盤過濾器,堵塞濾布濾盤,使用后不易清洗濾網,耗費時間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其結構包括溢流堰、進水閥、轉盤軸、濾盤、過濾箱、出水閥、預處理裝置、反沖洗裝置、出水堰、蓄水箱、驅動馬達、液位儀、管道;所述溢流堰位于所述預處理裝置左上方,所述進水閥位于所述溢流堰下方并與所述預處理裝置相連,所述轉盤軸連接于所述過濾箱內部,所述濾盤裝置于所述轉盤軸上,所述反沖洗裝置裝置于所述濾盤下方,所述驅動馬達固定在所述過濾箱右上方,所述出水閥連接在所述蓄水箱右側。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箱右側裝置了液位儀。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與所述過濾箱之間通過小型處理管道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濾盤兩個為一組配合處理。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預處理裝置可將大顆粒污染物隔離排出,避免了堵塞濾盤的問題;液位儀在過濾箱污水達到一定量時使進水閥停止進水;反沖洗裝置利用反向沖洗使清潔工作效率更高,操作穩定,多重濾盤有效地提高過濾效率,自動化程度高。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反沖洗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一種纖維轉盤過濾器,其結構包括溢流堰1、進水閥7、轉盤軸2、濾盤3、過濾箱4、出水閥10、預處理裝置14、反沖洗裝置11、出水堰9、蓄水箱8、驅動馬達6、液位儀15、管道12;所述溢流堰1位于所述預處理裝置14左上方,所述進水閥7位于所述溢流堰1下方并與所述預處理裝置14相連,所述轉盤軸2連接于所述過濾箱4內部,所述濾盤3裝置于所述轉盤軸2上,所述反沖洗裝置11裝置于所述濾盤3下方,所述驅動馬達6固定在所述過濾箱4右上方,所述出水閥10連接在所述蓄水箱8右側。所述過濾箱4右側裝置了液位儀15。所述管道12與所述過濾箱4之間通過小型處理管道13連接。所述濾盤3兩個為一組配合處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預處理裝置可將大顆粒污染物隔離排出,避免了堵塞濾盤的問題;液位儀在過濾箱污水達到一定量時使進水閥停止進水;反沖洗裝置利用反向沖洗使清潔工作效率更高,操作穩定,多重濾盤有效地提高過濾效率,自動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