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檢驗病理屈才器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通風良好的綜合取材臺。
背景技術:
病理檢查,用以檢查機體器官、組織或者細胞中的病理改變的病理形態學方法。為探討器官、組織或細胞所發生的疾病過程,可采用某種病理形態學檢查的方法,檢查他們所發生的病變,探討病變產生的原因、發病機理以及病變產生發展過程,最后做出病理診斷。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病變組織進行切片處理,此時,用到的設備即為取材臺,而綜合取材臺一般是可以涵蓋病理實驗所需要的全部操作所需設備的綜合設備,較之一般取材臺,會具有清洗池、粉碎機等。
申請日為2015.7.30、申請號為201510466100.8的發明專利申請(以下稱為對比文件1)中公開了一種安全系數高的病理取材臺,其包括有一用于制作切片的工作臺,工作臺外圍設有防護罩,防護罩內還設置有用于抽空工作臺上的病變組織散發的福爾馬林或者其他氣味的抽風機,為了防止操作者在防護罩內對病變組織進行切片時受到內部氣體的影響,在防護罩的前部操作者站立的位置處設置有一可上下滑動的推拉窗,實驗時,操作者可將推拉窗調整至面部的前方,以擋住工作臺上散發的氣味,操作者的雙手自推拉窗與工作臺上表面之間的間隙伸入防護罩內。
對比文件1中的技術方案,雖然可以使操作者在切片時不受氣味的干擾,但是,病理實驗結束后,取材臺會斷電,工作臺內部的抽風機也會隨之斷電,那么殘余在防護罩內部的氣味將難以散去,因而,在下次實驗開始前,需要首先將取材臺空置運行一段時間,以使抽風機徹底抽去防護罩內上次實驗殘余的氣味,才能進行下一次實驗,對于實驗效率影響較大;并且,由于對比文件1中的取材臺需要四面密封,因此,除去推拉窗的位置外,工作臺的其他位置均被防護罩所包圍,因此,無法使其像綜合取材臺一樣高效的完成病理實驗的全部操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風良好的綜合取材臺,其通過對防護罩結構的改進,使取材臺在病理實驗結束后可以進行良好通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通風良好的綜合取材臺,包括支撐于地面上的柜體,所述柜體的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包括用于制作切片的操作臺以及標本槽,所述工作臺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一背板,所述背板上朝向工作臺的一側設置有排風裝置以及操作面板,所述背板的左右兩端還固定設置有兩塊朝向工作臺方向延伸的固定擋板,所述固定擋板上滑動設置有一活動擋板,所述活動擋板與固定擋板的展開長度與工作臺上兩者所在的邊長相等。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于綜合取材臺,需要至少具備標本槽和操作臺,其中,標本槽用于臨時放置病變組織以及沖洗實驗器械,操作臺用于對病變組織進行切片處理,那么在實驗以及沖洗器械和臺面的過程中,都會難以避免有液體飛濺,因此,需要在工作臺的兩側設置擋板,當需要防止液體飛濺時,只需展開活動擋板與固定擋板;而當實驗結束后,綜合取材臺需要斷電,此時,背板上安裝的排風裝置也停止工作,此時,可以將活動擋板向固定擋板方向收折,以使工作臺的前部形成一個空氣可以左右流動的區域,增加工作臺的通風,使未被排風裝置吸收的殘余氣味散出取材臺,并通過取材臺所在的實驗室的通風設備散出,下次使用時,即可直接開啟取材臺去進行實驗,無需先開啟一段時間進行殘余氣味去除。
優選地,所述活動擋板為透明玻璃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進行病理實驗時,經常是有一操作人員、一輔助指導人員共同完成,將活動擋板設置為透明玻璃板,則可以方便輔助指導人員透過活動擋板對操作人員的操作進行觀察指導。
優選地,所述固定擋板上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活動擋板的收納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綜合取材臺不用時,需要將活動擋板收起,以增強工作臺的通風性,而活動擋板本身為易碎的透明玻璃板,因此,在固定擋板上設置收納腔,以在不用時完全收納活動擋板,可以降低其意外發生破碎的概率。
優選地,所述背板與所述固定擋板的上端與工作臺相對的位置處還設置有一頂板,所述頂板上設置有供所述活動擋板滑動的滑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活動擋板滑出的過程有滑槽作為導向,可以防止其滑出軌跡偏斜;而由于滑動擋板的作用在于擋住工作臺向外飛濺的液體,因此,將滑槽設置在頂板上,飛濺的液體難以飛濺至這個位置,以避免將滑槽設置在工作臺面上,液體飛濺進去后難以清理的問題。
優選地,所述頂板上還設置有消毒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病理實驗中所涉及的樣本,均為病變樣本,需要防止其對操作者的感染,因此,在頂板上設置消毒燈,可以隨著取材實驗的過程進行消毒殺菌,防止操作者接觸病變樣本后感染;此外,背板上設置排風裝置、操作面板,再將消毒燈設置在背板上則必然影響工作臺的采光,因此,將其設置在頂板上,只要安裝時避開排風裝置的遮擋,即可使取材臺上的多個裝置合理布局而不影響工作臺的采光和消毒。
優選地,所述排風裝置與操作面板在背板上自下而上布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取材臺上的氣味,均來自工作臺上的樣本以及浸泡樣本所用的福爾馬林溶液,因此,排風裝置應當盡量靠近工作臺設置;而操作面板則是取材臺上的各個功能啟動或者關閉的控制端,應當盡量設置在操作者便于碰觸的位置,因此,將兩者自下而上設置,可以同時滿足于上述兩種要求。
優選地,所述工作臺上靠近操作臺的一邊還設置有若干沖洗口,所有的所述沖洗口不超過所述標本槽的槽寬。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臺本身為切片制作區域,切片制作完成后需要對臺面進行沖洗以備下次實驗,因此,這個位置需要設置沖洗口;而單獨的取材臺為了徹底排出沖洗臺面的污水,會將整個臺面傾斜向一邊設置,利用水的流動將臺面沖洗干凈,本方案中的綜合取材臺,標本槽本身可以作為排水位置,因此,將沖洗口朝向標本槽設置,可以利用標本槽作為污水排出位置;而所有的沖洗口不超過標本槽槽寬,則可以保證污水不會流至標本槽旁邊的其他位置而導致污水殘留。
優選地,所述排風裝置的進風面為朝向工作臺傾斜設置的斜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斜面的設置可以使進風面在不阻礙操作者的動作的前提下,獲得最大的進風面積,從而使排風裝置的排風效果更佳。
優選地,所述柜體沿活動擋板的滑動方向呈前后貫通設置,其前端開口設置有可翻轉開啟的柜門,其后端開口上滑動設置有若干滑動板,且所有的滑動板的拼接面積小于所述柜體的后端開口面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保持取材臺的穩定,其一般靠墻設置,而取材臺本身尤其是綜合取材臺上分布有多種用電設備,這些用電設備需要與市電連接,為方便其自取材臺內部伸出并從外部取電,在柜體背部設置多個滑動板,通過滑動板的滑動以調整柜體后端的出線口的位置,以便于取材臺向外部取電。
優選地,所述工作臺的邊緣上設置有若干用于選擇設置出水裝置的預制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多個預制孔的設置,可以根據實驗的需要,在工作臺的多個位置設置出水口,以便于取材臺上的取水。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工作臺上設置標本槽和操作臺兩部分,使綜合取材臺具有更高的實驗效率;
(2)將防護罩變成背板、頂板以及可以相對滑動的擋板的形式,可以在使用時展開兩塊擋板以防止液體飛濺、在取材臺斷電后收起以增加取材臺的通風;
(3)透明玻璃板制成的活動擋板,可以便于輔助指導人員在取材臺旁邊觀察與指導操作者進行病理實驗。
附圖說明
圖1是取材臺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為顯示操作臺和沖洗口的結構所做的另一角度的取材臺結構視圖;
圖3是為顯示預制孔的結構所做的圖1A中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4是為顯示排風裝置結構形狀所做的圖1B中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5是取材臺的背部結構視圖;
圖6是拆去活動擋板后的取材臺的結構視圖;
圖7是為顯示滑槽和收納腔結構所做的圖6C中的局部放大視圖。
圖中,1、柜體;10、柜門;11、滑動板;2、工作臺;20、操作臺;21、標本槽;22、預制孔;3、背板;4、操作面板;5、排風裝置;50、吸風面;6、固定擋板;60、收納腔;7、活動擋板;8、頂板;80、滑槽;9、消毒燈;10、沖洗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以下敘述中,涉及到前、后、左、右、上、下等,均以操作者的操作位置為參考,即:操作者面前的方向為前,其背向的方向為后,其左右邊為左右,其仰頭方向即為上,其俯視方向即為下。
實施例
一種通風良好的綜合取材臺,包括有支撐于地面之上的柜體1,柜體1由不銹鋼板折彎形成矩形,其頂面向地面方向凹陷形成一頂部開口的矩形淺槽,即為工作臺2。操作者的操作區域為工作臺2的一個長邊。工作臺2的左側(也可以是右側)自淺槽的底面進一步向地面凹陷形成一矩形標本槽21,工作臺2的其他部分構成操作臺22。
柜體1呈前后貫通設置,其前端開口上豎直鉸接有四塊柜門10,四塊柜門10兩兩對開,柜體1內腔布置有綜合取材臺的用電線路、廢液回收裝置以及殘余病變組織粉碎裝置等;在柜體1的后端開口的上下兩邊緣均設置有滑道,滑道內滑動設置有若干滑動板11,全部滑動板11的拼接面積要小于其后端開口的面積,以使柜體1的后端開口上可以通過滑動板不同停留位置形成一個空隙,這樣當柜體1靠墻擺放時,柜體1的后端可以留有一個位置可變化的過線區域,以將柜體1內的用電線路可以伸出柜體1并連接至外部插座上。
在工作臺2上與操作者站立區相對的長邊上朝向上方延伸有一背板3,背板3上由下至上安裝有排風裝置5以及操作面板4,分別用于排出工作臺2上的病變組織發出的氣味,以及控制綜合取材臺上的各個用電設備啟動或者停止。其中:排風裝置5的外部殼體為一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其一個直角面貼合固定至背板3上,其斜面為吸風面50,且吸風面50斜向布置工作臺2上方,以最大限度的增大吸風效率。
工作臺2的左右兩端各設置有一個固定擋板6,固定擋板6一端固定于背板3上,另一端朝向操作者方向延伸。固定擋板6與背板3呈等高設置,在兩者的頂部還設置有一正對于工作臺2上表面的頂板8,頂板8上安裝有消毒燈9。
左右兩塊固定擋板6上還分別滑動設置有一活動擋板7,活動擋板7優選呈透明玻璃板設置。將活動擋板7朝向操作者方向滑出,則固定擋板6與活動擋板7展開的長度恰好擋住工作臺2的寬邊。具體地:固定擋板7的厚度中央設置有一可以容納活動擋板7的收納腔60,這樣的設置下,當活動擋板7為透明玻璃板時可以有效防止活動擋板7破碎。頂板8上對應于活動擋板7滑動的軌跡位置處設置有滑槽80,以對活動擋板7的滑入和滑出過程進行導向,工作臺2上,活動擋板7滑過的位置為形成工作臺2的淺槽的邊緣的上平面。
在操作臺20右邊緣上設置有若干沖洗口10,用于沖洗操作臺20上切片后殘余的液體、殘渣等,由于沖洗后的污水需要流至標本槽21內進行排放或者回收,因此,所有的沖洗口10的分布區域不超過標本槽21的槽寬,這樣,沖洗口10內流出的水在沖洗工作臺2后可以直接流動至標本槽21內,以防止污水流至工作臺2的其他位置處殘余。
在形成工作臺2的淺槽的外邊框上,靠近背板3的一邊上設置有若干預制孔22,這些預制孔22均可以作為安置出水裝置的接口,在使用綜合取材臺時,可以根據使用需要選擇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預制孔22安裝出水裝置。
病理實驗開始前,為防止工作臺2上的病變樣本向外飛濺液體,應當將活動擋板7與固定擋板6展開,以擋住工作臺2的兩側邊,防止工作臺2上的病變樣本在實驗過程中向外部飛濺液體;而當實驗結束后,排風裝置5隨著取材臺斷電而停止工作,此時將活動擋板7推入收納腔60內,以在工作臺2上形成良好的通風,利用取材臺所在的實驗室內的排風裝置進行氣體的排出,保證下次實驗時可以直接使用取材臺。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