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鉬鉍的選礦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選礦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有色金屬礦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
背景技術(shù):
一種復雜的鎢鑰鉍多金屬礦中,鑰鉍含量很低。礦石中可回收利用的礦物為磁鐵礦、輝鑰礦、白鎢礦、螢石,其他銅、鉛、鋅、鉍含量均很低;脈石礦物主要是石榴子石、石英、 方解石、菱鐵礦、白云石、透輝石、次透輝石、陽起石、透閃石、符山石、綠泥石,其次為白云母、黑z 母、聞嶺石、絹z 母等粘土礦物,有害礦物為毒砂,還含有較聞的炭質(zhì)物和硫化鐵礦物。總的礦物含量多達50種以上。對于這種復雜的鑰鉍鎢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有效綜合回收利用難度是非常大的。由于該類型礦的礦石品種多,礦石性質(zhì)復雜,可綜合回收礦物多,因此礦石的難選程度很高,礦石中較多的有價礦物沒有得到選礦回收。在我國目前對此類礦石回收鉍的生產(chǎn)廠家采用的選礦工藝也較為復雜,如采用鑰鉍等可浮選-鉍硫浮選后,再鑰鉍分離、鉍硫分離、鉍精礦脫硅工藝,為實現(xiàn)鉍硫分離在工藝中還加入了大量的高腐蝕性的硫化鈉和少量的氰化鈉。選礦工藝的缺陷不僅使資源的綜合回收率低,而且在該工藝應用中使用的高腐蝕性和劇毒藥劑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鏡污染。但是該礦山的復雜鎢鑰鉍多金屬礦中有價礦物鉍儲量在世界排在第一位,目前總的原礦石日處理量達到了 3500噸。新開發(fā)的鎢鑰鉍多金屬礦中鑰鉍的含量比前期開發(fā)的更低,含Bi在0. 04 0. 11%之間,有價礦物鑰鉍更加難以綜合回收。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使多金屬礦中有價礦物鑰、鉍得到有效綜合回收,同時簡化生產(chǎn)工藝,降低環(huán)鏡污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秘的選礦方法。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I 8次精選 I 4次掃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 經(jīng)過I次粗選I 8次精選I 4次掃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 次粗選I 8次精選I 4次掃選獲得鉍精礦及硫精礦。試驗用藥劑均為常規(guī)選礦藥劑,使用量分別是(I)、鑰鉍硫混合浮選添加碳酸鈉200 3000g/t、乙硫氮+ 丁胺黑藥50 400g/ t、起泡劑2 30g/t ;(2)、鑰-鉍硫分離浮選添加活性炭100 1000g/t、石灰1000 6000g/t、FL050 200g/t、硫化鈉 1000 8000g/t、烴類油 I 30g/t ;
(3)、鉍-硫分離浮選添加石灰1000 2000g/t、乙硫氮50 200g/t。具體地,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 I次粗選4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 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鉍精礦及硫精礦。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針對含鎢鑰鉍復雜多金屬礦中低含量的有價礦物鑰鉍難以綜合回收,以及老的鑰鉍選礦工藝復雜、不得不采用劇毒選礦藥劑的現(xiàn)狀;研究礦石特殊的性質(zhì)特征,提供了一種復雜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綜合回收選礦技術(shù)。該技術(shù)有別于老的鑰鉍選礦工藝技術(shù),采用鑰鉍硫混合浮選后再鑰與鉍硫分離、鉍硫混合精礦再磨礦后再分離的選礦工藝,鉍-硫分離浮選作業(yè),采用鉍硫混合精礦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工藝,引進該工藝不僅可以使嵌布粒度較細的有價礦物得到單體解離,還可以起到良好的脫藥作用,并使礦物產(chǎn)生新生的表面與藥劑接觸,有效回收鉍礦物。工藝中,無需使用劇毒氰化鈉、硫化鈉用量大大降低,可使多金屬礦中有價礦物鑰、鉍得到有效綜合回收,同時簡化老的生產(chǎn)工藝,降低環(huán)鏡污染,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獲得選礦指標;鑰精礦含Mo47. 80 %、回收率75. 82 % ;鉍精礦含Bi 23. 50 %,回收率65. 40 % ; 以及硫精礦廣品。
圖I是鑰鉍硫浮選工藝原則流程圖,是針對湖南某地鎢鑰鉍多金屬礦中鑰鉍的選礦回收提出的選礦工藝技術(shù)原則流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4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鉍精礦及硫精礦。其中藥劑使用量是(I)、鑰鉍硫混合浮選添加碳酸鈉200 3000g/t、乙硫氮+ 丁胺黑藥50 400g/ t、起泡劑2 30g/t ;(2)、鑰-鉍硫分離浮選添加活性炭100 1000g/t、石灰1000 6000g/t、FL050 200g/t、硫化鈉 1000 8000g/t、烴類油 I 30g/t ;(3)、鉍-硫分離浮選添加石灰1000 2000g/t、乙硫氮50 200g/t。其中的精選次數(shù)也可以是I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或8次;其中的掃選次數(shù)也可以是I次、2次、3次或4次。實施例I :湖南某地鎢鑰鉍多金屬礦工藝流程圖參見圖1,該鎢鑰鉍多金屬礦石中原礦Mo含量為0.09%,Bi含量為 0. 10%。針對礦石性質(zhì),采用的工藝方法為給料進入磨礦后,礦漿進入鑰鉍硫浮選粗選,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鑰鉍硫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經(jīng)過濃縮脫水再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獲得鉍精礦及硫精礦。獲得選礦指標; 鑰精礦含Mo47. 80 %、回收率75. 82 % ;鉍精礦含Bi 23. 50 % ;回收率65. 40 % ;硫精礦含S 36. 80%、回收率為 54. 60%。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其特征是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 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I 8次精選I 4次掃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I 8次精選I 4次掃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I 8次精選I 4 次掃選獲得秘精礦及硫精礦。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其特征是藥劑使用量是(1)、鑰秘硫混合浮選添加碳酸鈉200 3000g/t、乙硫氮+丁胺黑藥50 400g/t、起泡劑5 30g/t ;(2)、鑰-鉍硫分離浮選添加活性炭100 1000g/t、石灰1000 6000g/t、FL050 200g/t、硫化鈉 1000 8000g/t、烴類油 I 30g/t ;(3)、秘-硫分離浮選添加石灰1000 2000g/t、乙硫氮50 200g/t。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鑰鉍的選礦方法,其特征是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鑰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4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鑰-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鑰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 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I次粗選3次精選2次掃選獲得秘精礦及硫精礦。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多金屬礦中低含量鉬鉍的選礦方法,給料通過磨礦后,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起泡劑進行鉬鉍硫混合浮選,經(jīng)過1次粗選1~8次精選1~4次掃選獲得鉬鉍硫混合精礦;混合精礦添加調(diào)整劑、捕收劑進行鉬-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1次粗選1~8次精選1~4次掃選獲得鉬精礦及鉍硫精礦;鉍硫精礦通過濃縮脫水后進入磨礦機再磨礦,磨礦時添加調(diào)整劑,磨礦后添加捕收劑進行鉍-硫分離浮選,經(jīng)過1次粗選1~8次精選1~4次掃選獲得鉍精礦及硫精礦。該工藝技術(shù)可使多金屬礦中有價礦物鉬、鉍得到有效綜合回收,并且不需添加有毒氰化鈉藥劑,降低環(huán)鏡污染,同時簡化老的生產(chǎn)工藝,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文檔編號B03D101/04GK102580856SQ2012100354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周玉才, 周菁, 張小峰, 朱一民, 李天霞, 潘高產(chǎn), 焦科誠, 胡婷婷 申請人: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