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管體,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高流速帶有沉積雜質液體旋流二級分離管。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高速帶沉積雜質的液體輸送管體均為普通單層管體,管只起到輸送的作用,這種管體很容易發生沉積阻塞,如果發生阻塞由于清理成本較高,進而只能選擇更換管體,非常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可有效防止高速帶沉積雜質的液體輸送發生阻塞,同時具備離心分離雜質能力的用于高流速帶有沉積雜質液體旋流二級分離管。
為達到以上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用于高流速帶有沉積雜質液體旋流二級分離管,由擴徑旋流段和雙層分離段組成;
擴徑旋流段由入口端向出口端直徑逐漸變大的錐狀管體,且擴徑旋流段管體內壁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將流經液體導向為徑向向外離心旋轉的離心旋流葉片;
雙層分離段為內部帶有環腔的雙層管體結構為分為外部大徑管體和內部小徑管體;
外部大徑管體與擴徑旋流段的出口端連接,且外部大徑管體的直徑與擴徑旋流段的出口端直徑相同;
離心旋流葉片的徑向高度小于等于外部大徑管體與內部小徑管體之間間隙距離;
內部小徑管體入口端伸入于擴徑旋流段出口位置管腔內部;
進一步的,內部小徑管體入口端設置有直徑逐漸減小的錐狀縮徑導管;
其中,錐狀縮徑導管小徑端朝向擴徑旋流段,此結構作用在于輔助通過旋流產生離心力的搞雜質濃度的液體導向進入外部大徑管體與內部小徑管體之間的管腔內。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高速帶沉積雜質的液體通過擴徑旋流段的小徑入口端輸入,在擴徑的作用下實現降低流速,同時在離心旋流葉片的導向作用下促使液體形成徑向向外的離心旋流,這樣由于沉積雜質本身密度是大于水的進而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沉積雜質會在液體流的外層,這樣就直接導入到雙層分離段的外部大徑管體與內部小徑管體之間管腔,較為干凈的液體直接流入內部小徑管體的內腔,進而實現分離效果,這樣在整個管路的出口段即可針對性的處理高濃度液體和低濃度液體,且在分離作用的前提下,由于液體整體為旋流流動進而不會發生沉積。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本發明共3幅附圖,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面視圖。
圖3為離心旋流葉片結構示意圖。
圖中:1、擴徑旋流段,1.1、離心旋流葉片,2、雙層分離段,2.1、外部大徑管體,2.2、內部小徑管體,2.3、錐狀縮徑導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用于高流速帶有沉積雜質液體旋流二級分離管,由擴徑旋流段1和雙層分離段2組成;
擴徑旋流段1由入口端向出口端直徑逐漸變大的錐狀管體,且擴徑旋流段1管體內壁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將流經液體導向為徑向向外離心旋轉的離心旋流葉片1.1;
雙層分離段2為內部帶有環腔的雙層管體結構為分為外部大徑管體2.1和內部小徑管體2.2;
外部大徑管體2.1與擴徑旋流段1的出口端連接,且外部大徑管體2.1的直徑與擴徑旋流段1的出口端直徑相同;
離心旋流葉片1.1的徑向高度小于等于外部大徑管體2.1與內部小徑管體2.2之間間隙距離;
內部小徑管體2.2入口端伸入于擴徑旋流段1出口位置管腔內部;
進一步的,內部小徑管體2.2入口端設置有直徑逐漸減小的錐狀縮徑導管2.3;
其中,錐狀縮徑導管2.3小徑端朝向擴徑旋流段1,此結構作用在于輔助通過旋流產生離心力的搞雜質濃度的液體導向進入外部大徑管體2.1與內部小徑管體2.2之間的管腔內。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高速帶沉積雜質的液體通過擴徑旋流段1的小徑入口端輸入,在擴徑的作用下實現降低流速,同時在離心旋流葉片1.1的導向作用下促使液體形成徑向向外的離心旋流,這樣由于沉積雜質本身密度是大于水的進而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沉積雜質會在液體流的外層,這樣就直接導入到雙層分離段2的外部大徑管體2.1與內部小徑管體2.2之間管腔,較為干凈的液體直接流入內部小徑管體2.2的內腔,進而實現分離效果,這樣在整個管路的出口段即可針對性的處理高濃度液體和低濃度液體,且在分離作用的前提下,由于液體整體為旋流流動進而不會發生沉積。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