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量調節型蔬菜風選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蔬菜的加工行業,對蔬菜的加工一種包括選菜、清洗、切割、去雜等等步驟,在清洗和切割的步驟中,一些工廠已經逐步的采用流水線的高效作業模式,但是,在蔬菜切割后去雜過程中,還是通過人工去實現,作業效率十分低下、浪費人力,而且,人工的去雜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去雜不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為:提供一種便于調節風量的自動化的蔬菜風選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風量調節型蔬菜風選機,包括入料機構、風選機構、出料機構、風量調節機構;所述的風選機構包括風機和分料筒;所述的分料筒的上端一側和出料機構連接,分料筒的上端另一側和入料機構連接;所述的分料筒內部底端向上延伸出一根內置管;所述的內置管的底部和風機連通;所述的內置管將分料筒內部分為中間的入料腔和四周的環形腔;所述的環形腔底部封閉,環形腔側部延伸出排料管道;所述的分料筒底部設有風量調節機構。
進一步,所述的分料筒的底部設有擴大室;所述的擴大室分別和內置管以及風機連接;所述的風量調節機構設于擴大室的兩側;所述的風量調節機構包括設于擴大室上的調節凹槽和調節片;所述的調節片旋轉連接在調節凹槽上;所述的調節凹槽和調節片上均設有通風孔。
進一步,所述的調節凹槽和調節片呈圓形結構;所述的通風孔呈半圓形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擴大室一側設有活動門。
進一步,所述的擴大室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內置管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分料筒的上端一側設有連接管;所述的連接管側部和分料筒的上端連通,連接管的下端和出料機構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入料機構和出料機構為皮帶傳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通過入料機構將蔬菜從分料筒的頂部送入,風機送入的風從內置管向上送入,蔬菜的菜葉和幼根會被風送入至出料機構內,而重量比較大的老根會掉入分料筒的底部,重量一般大的菜根則會從環形腔一側排料管道出去,如此,可以將蔬菜進行三類的風選,后期選取合適的加工方法進行加工,而且通過環形腔的設置,減輕了分料筒底部菜根過積的現象,避免造成堵塞風機或者給風機帶來過重的負載。本實用新型在分料筒底部設有風量調節機構,通過風量調節機構控制風機輸入分料筒的風量,使用更加可靠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量調節機構的放大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
技術實現要素:
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風量調節型蔬菜風選機,包括入料機構1、風選機構2、出料機構3、風量調節機構8。所述的風選機構2包括風機22和分料筒21。所述的分料筒21的上端一側和出料機構3連接,分料筒21的上端另一側和入料機構1連接。所述的分料筒21內部底端向上延伸出一根內置管4。所述的內置管4的底部和風機22連通。所述的內置管4將分料筒21內部分為中間的入料腔7和四周的環形腔5。所述的環形腔5底部封閉且傾斜設置,環形腔5側部延伸出排料管道51。所述的分料筒21底部設有風量調節機構8。進一步優選,所述的分料筒21的底部設有擴大室6。所述的擴大室6分別和內置管4以及風機22連接。所述的風量調節機構8設于擴大室6的兩側。如圖2所示,所述的風量調節機構8包括設于擴大室6上的調節凹槽81和調節片82。所述的調節片82旋轉連接在調節凹槽81上。所述的調節凹槽81和調節片82上均設有通風孔9。進一步優選,所述的調節凹槽81和調節片82呈圓形結構。所述的通風孔9呈半圓形結構。進一步優選,所述的擴大室6一側設有活動門61。進一步優選,所述的擴大室6的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結構。進一步優選,所述的內置管4的截面呈上小下大的結構。進一步優選,所述的分料筒21的上端一側設有連接管31。所述的連接管31側部和分料筒21的上端連通,連接管31的下端和出料機構3連接。進一步優選,所述的入料機構1和出料機構3為皮帶傳送裝置。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通過入料機構1將蔬菜從分料筒21的頂部送入,風機22送入的風從內置管4向上送入,蔬菜的菜葉和幼根會被風送入至出料機構3內,而重量比較大的老根會掉入分料筒21的底部,重量一般大的菜根則會從環形腔5一側排料管道51出去,如此,可以將蔬菜進行三類的風選,后期選取合適的加工方法進行加工,而且通過環形腔5的設置,減輕了分料筒21底部菜根過積的現象,避免造成堵塞風機22或者給風機22帶來過重的負載。本實用新型在分料筒21底部設有風量調節機構8,通過風量調節機構8控制風機輸入分料筒的風量,使用更加可靠靈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