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電極式電除塵器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移動電極收塵極的軸承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國內移動電除塵器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放電極與收塵極之間形成的高壓靜電場通過電場煙氣中的粉塵荷電,荷電后在電場力作用下向收塵極移動并附著在收塵極上,通過收塵極旋轉刷灰,以達到收塵的目的。
目前,隨著科技與工業的不斷進步,企業規模的增大,以及各種工藝的改進,造成煙氣量的增長,同時煙氣中的灰塵性質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比如粉塵的顆粒度逐漸細小,密度也有所降低,粘度也相應增大等等,致使該粉塵容易在電場中更加容易粘附在收塵極上不易清除,造成放電不利,影響除塵器的收塵效果,為了達到要求移動電除塵器中收塵的的張緊度,和極距保持,越來越為重要。隨著除塵器使用和除塵本體內的熱漲現象,移動電除塵器中收塵的的張緊度,和極距保持變得越來越難控制,導致收塵效果不佳,嚴重延誤了正常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電極收塵極的軸承張緊裝置,有效解決目前電除塵器中收塵極的張緊度,和極距保持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收塵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移動電極收塵極的軸承張緊裝置,包括軸承座、軸承、調節螺桿與限位螺母,軸承座與軸承對應設置,調節螺桿一端固定連接于軸承上,調節螺桿另一端與軸承座對應設置,并通過限位螺母限位設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軸承座采用倒U型結構設置,軸承座的兩側支腳上對稱設有滑槽,軸承兩側分別設有軸承連桿,軸承連桿端部配合設于滑槽內。
進一步而言,所述軸承座頂部設有通孔,調節螺桿一端固定于軸承上,調節螺桿另一端穿于通孔內,并通過限位螺母限位設置。
進一步而言,所述調節螺桿外部設有螺紋,限位螺母與調節螺桿配合螺紋設置。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通過轉動限位螺母,控制調節螺桿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軸承的上下移動,實現對于移動電極式電除塵收塵的張緊,有效提高移動電極張緊度,同時也提高了收塵效率與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
1.軸承座;2.軸承;3.調節螺桿;4.限位螺母;10.通孔;11.滑槽;20.軸承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移動電極收塵極的軸承張緊裝置,包括軸承座1、軸承2、調節螺桿3與限位螺母4,軸承座1與軸承2對應設置,調節螺桿3一端固定連接于軸承2上,調節螺桿3另一端與軸承座1對應設置,并通過限位螺母4限位設置。以上所述構成本實用新型基本結構。
更具體而言,所述軸承座1采用倒U型結構設置,軸承座1的兩側支腳上對稱設有滑槽11,軸承2兩側分別設有軸承連桿20,軸承連桿20端部配合設于滑槽11內。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軸承連桿20可在滑槽11內上下滑動。
更具體而言,所述軸承座1頂部設有通孔10,調節螺桿3一端固定于軸承2上,調節螺桿3另一端穿于通孔10內,并通過限位螺母4限位設置;所述調節螺桿3外部設有螺紋,限位螺母4與調節螺桿3配合螺紋設置。采用這樣的結構設置,通過轉動限位螺母4控制調節螺桿3的上下移動,從而帶動軸承2的上下移動,實現對于移動電極式電除塵器收塵的張緊,有效提高移動電極張緊度,同時提高了收塵效率與工作效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