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分離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液固離心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實現液固分離的裝置有很多,其中常見的一種為滾筒式液固分離裝置。這種設備一般是將柵筒和濾布組合一起,利用刮板把物料從柵筒上刮下來并推動物料向前移動。此設備同時實現了液固分離和物料的輸送,不僅液固分離效果較好,輸送速度快,而且連續生產,生產效率高,能滿足不同生產規模的企業。
然而,在實際生產中,此設備濾布更換頻繁,損耗高,濾布阻塞、破損等狀況也時有發生。究其原因是刮板為剛性構件,當局部固體物堆積或顆粒較大時,在刮板作用下固體物與濾布擠壓力較大,經大壓力擠壓的固體物極易將濾布阻塞;當固體物較硬棱角較鋒利時濾布形變不足以承受固體物的擠壓力即發生濾布破損等狀況。
綜上可知,現有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固離心分離裝置,其刮板可自動調節,防止固體物與濾布大壓力擠壓,從而避免濾布阻塞甚至破損狀況發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固離心分離裝置,包括柵筒,所述柵筒內壁上設有濾布,與所述柵筒同軸心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上鉸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刮板,并排設置的兩個支撐桿連接同一個刮板,所述支撐桿與轉軸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彈簧連接在所述支撐桿的中心位置,連接每個刮板的兩個所述支撐桿向同一方向傾斜。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刮板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刮板均勻布置,所述刮板的橫截面為圓弧狀,所述圓弧的弧度為15°~25°。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靜置狀態,所述彈簧與轉軸的夾角、所述支撐桿與轉軸的夾角均為60°。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刮板與支撐桿之間為鉸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簧為可快速拆裝結構。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靜置狀態,所述刮板與所述濾布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自動調節刮板,防止刮板剛性作用下固體物與濾布過度擠壓從而防止固體物阻塞濾布,同時也避免了較硬棱角較鋒利固體物與濾布接觸造成濾布發生損壞甚至破損等狀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A-A截面圖。
在圖中,1-外筒,2-柵筒,3-濾布,4-轉軸,5-刮板,6-支撐桿,7-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液固離心分離裝置,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1內設有柵筒2,所述柵筒2內壁上設有濾布3,與所述柵筒2同軸心設置有轉軸4,所述轉軸4上鉸接有支撐桿6,所述支撐桿6的另一端設有刮板5,并排設置的兩個支撐桿6連接同一個刮板5,所述支撐桿6與轉軸4之間設有彈簧7,所述彈簧7連接在所述支撐桿6的中心位置,連接每個刮板5的兩個所述支撐桿6向同一方向傾斜。
所述彈簧7為可快速拆裝結構,以便于更換不同彈力的彈簧,以適應不同物料的分離需求。
所述刮板5與支撐桿6之間為鉸接。
所述刮板5的數量為四個,四個所述刮板5均勻布置,所述刮板5的橫截面為圓弧狀,所述圓弧的弧度β為15°~25°。
在靜置狀態,所述刮板5與所述濾布3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彈簧7與轉軸4的夾角、所述支撐桿6與轉軸4的夾角α均為60°。
在工作過程中,當擠壓力過大時,刮板5受力,彈簧7壓縮,使濾布3與固體物非剛性接觸,從而防止刮板5與固體物擠壓濾布3,防止濾布3受力過大導致濾布3損壞甚至破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可自動調節刮板,防止刮板剛性作用下固體物與濾布過度擠壓從而防止固體物阻塞濾布,同時也避免了較硬棱角較鋒利固體物與濾布接觸造成濾布發生損壞甚至破損等狀況。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