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發生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氨發生裝置,該裝置用于尤其是機動車輛的內燃機的排氣處理,該裝置包括含有能夠通過解吸附而釋放氨的本體的釜(10)。根據本發明,該裝置設置有第一單連接構件(36),該第一單連接構件(36)包括用于為所述裝置供給電力的電連接裝置以及用于允許排泄解吸附反應之后所產生的氨的流體連接裝置。
【專利說明】氨發生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內燃機的排氣處理的氨發生裝置以及配備有這種裝置的車輛。
[0002]更具體地,氨發生裝置包括含有能夠通過解吸附而釋放氨的本體的釜。
【背景技術】
[0003]文獻DE102009047338和W02008/077652公開了能夠在機動車輛的排氣管線中釋
放氨的各種裝置。
[0004]當這些氨發生裝置已經耗盡了其氨供給并且因此不再能釋放氨的時候,配備有這種裝置的車輛必須被帶回到汽車經銷商和服務中心,以便為包含在釜中的本體再填充氨。因此,車輛的用戶例如通過車輛的發動機控制單元(ECU)必須警覺到他們需要趕快去經銷商和服務中心,以便使他們的裝置再填充氨。
[0005]這種推薦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在該推薦沒有與車輛的定期維護相符合的情況下。
【發明內容】
[0006]根據本發明的 氨發生裝置旨在克服上述缺點,其是通過提供不僅在不使用特定工具而且對于用戶沒有任何氨中毒風險的情況下能夠由用戶容易地安裝在車輛中的裝置而實現的。
[0007]為此,本發明涉及一種上述類型的氨發生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設置有第一單連接構件,第一單連接構件包括意在為所述裝置供給電力的電連接裝置以及意在允許排泄在解吸附反應之后所產生的氨的流體連接裝置。
[0008]根據其他實施方式,氨發生裝置可以包括單獨地或根據任何技術上可能的組合而考慮的以下特征中的一個或更多個:
[0009]-該裝置可以包含設置在釜內的加熱裝置,以便加熱釜中的本體以及由此引起解吸附反應;
[0010]-能夠釋放氨的本體可以是扁平圓盤的形式,扁平圓盤的外徑具有與釜的內壁互補的形狀;
[0011]-釜可以設置在保護容器內;
[0012]-保護容器的尺寸可以比釜的尺寸大,使得在釜的至少其中一個壁與保護容器的設置成以便與釜的該壁面對面的壁之間保留有空間;
[0013]-該空間可以由絕緣泡沫填充,以便減少釜的壁與保護容器的壁之間的熱傳遞;
[0014]-保護容器可以包括排出通道,排出通道與在釜與保護容器之間延伸的空間連通并且適于排泄空間中存在的氨;
[0015]-該裝置可以設置有至少一個抓握手柄;
[0016]-第一單連接構件能夠與第二單連接構件配合,第二單連接構件連接至電力供給裝置以及連接至發動機的排氣管線,第二單連接構件包括電連接裝置和流體連接裝置,第一單連接構件和第二單連接構件的接合使得分別屬于第一單連接構件和第二單連接構件的電連接裝置和流體連接裝置彼此接合;
[0017]-第一單連接構件和第二單連接構件可以借助于鎖定/解鎖系統組裝,抓握手柄的操縱致動鎖定/解鎖系統;
[0018]-該裝置可以設置有可讀/寫的存儲元件,使得能夠獲得裝置所特有以及有助于裝置的操作的信息和細節,存儲元件比如為射頻識別-RFID芯片。
[0019]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配備有根據本發明的氨發生裝置的車輛。
[0020]根據其他實施方式,車輛可以包括單獨地或根據任何技術上可能的組合的方式考慮的以下特征中的一個或更多個:
[0021]-車輛可以包括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設計成用于確保裝置在安裝在車輛中的殼體中保持就位;
[0022]-鎖定機構可以包括控制第一單連接構件與第二單連接構件的接合的控制桿,使得分別屬于第一單連接構件和第二單連接構件的電連接裝置和流體連接裝置能夠彼此接合;
[0023]-控制桿可以控制銷的運動,該銷旨在用于與設置在裝置的壁中的開口配合;
[0024]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操作設置在機動車輛中的根據本發明的氨發生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5]-在給定步驟的過程中,第一單連接構件與第二單連接構件脫離,以便允許從車輛中移除該裝置,
[0026]-在進一步的步驟的過程中,第一單連接構件連接至第二單連接構件,以便使得分別屬于第一單連接構件和第二單連接構件的電連接裝置和流體連接裝置能夠彼此接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通過閱讀僅通過示例給出的以下描述以及參照附圖,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在附圖中:
[0028]-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安裝在機動車輛的行李箱中的氨發生裝置的縱剖視圖;以及
[0029]-圖2至圖4示出在安裝到殼體的過程中的根據可替代實施方式的氨發生裝置,所述殼體是為此目的而設置在機動車輛的行李箱中。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圖1示出配備有根據本發明的氨發生裝置4的機動車輛2的結構的一部分。
[0031]在已知方式中,車輛結構至少包括底板6,底板6限定車輛客艙的底部并且承載旨在用作車輛內部的裝配件和固定裝置的構成元件。在圖1中,僅示出底板6的后部。
[0032]如圖1所示,底板6的后部具有設置用于允許將根據本發明的氨發生裝置4插入的開口 8,這樣使得氨發生裝置布置在行李箱底板的平面以下的安裝位置中。
[0033]車輛的底板6由通過沖壓形成并且通過焊接彼此接合的金屬板的組件以常規的方式制造。
[0034]根據本發明的氨發生裝置4能夠釋放氨,氨被用作處理包含在所述車輛的內燃機的排氣中的氮氧化物的還原劑。
[0035]氨發生裝置4包括釜10和加熱裝置12,釜10適于存儲能夠通過解吸附釋放氨(t匕如飽和銨鹽)的元件,加熱裝置12用于對包含在釜10內的飽和銨鹽進行加熱,以便允許在解吸附反應之后釋放氨氣。
[0036]包含在釜10內的飽和銨鹽可以以具有擁有與釜的內壁互補的形狀的外徑的扁平圓盤的形式存在。
[0037]使氨能夠由于解吸附反應而釋放的存儲材料可以是專利申請W02008/077652中描述的材料中的一種。該材料例如從已知作為金屬胺復合物并且具有通SMa(NH3)nXz的組中選擇,其中,M是從諸如鋰(Li )、鈉(Na)、鉀(K)或銫(Cs)之類的堿金屬,諸如鎂(Mg)、鈣(Ca)、鍶(Sr)之類的堿土金屬和/或諸如釩(V)、鉻(Cr)、錳(Mn)、鐵(Fe)、鈷(Co)、鎳(Ni)、銅(Cu)或鋅(Zn)之類的過渡金屬或諸如NaAl、KAl、K2Zn、CsCu或K2Fe之類的這些金屬的組合的組中所選擇的一個或數個陽離子,X是從包括氟離子、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硝酸根離子、硫氰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鑰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的組中所選擇的一個或數個陰離子,a是每個鹽分子中陽離子的數量,z是每個鹽分子中陰離子的數量并且η是包括在2與12之間的配位指數。例如,構成筒的材料是Mg (NH3)6Cl2、或Sr (NH3) 8C12、或Ca (NH3)8C12或這些成分的混合物。
[0038]釜10具有中空密封本體。釜10的本體呈大致圓筒形并且由沿車輛的縱向軸線X-X延伸的側壁14以及分別面向車輛的前部和后部延伸的前壁16和后壁18限定。
[0039]通過變型,釜10的主體也可以是平行六面體形狀。
[0040]釜10的主體由金屬制成,優選鋁或不銹鋼。所選材料在氨存在的情況下不會氧化。
[0041]釜10設置在大致平行六面體形狀的保護容器20內。保護容器20通過底壁22、頂壁24和設置成以便面向釜的側壁的兩個側壁、通過設置成以便面向釜的前壁16的前壁26以及通過設置成以便面向釜的后壁18的后壁28限定。
[0042]保護容器20被設計成使得不僅保護釜10免受任何外部沖擊,而且如將在隨后描述的以便與釜10熱絕緣。
[0043]保護容器20可以由金屬或塑料制作。優選地,可以選擇柔性的、能夠保護釜10免受沖擊的塑料材料。
[0044]保護容器20的尺寸比釜10的尺寸大,使得在前壁16和26之間、在后壁18和28之間以及在釜10的側壁14與保護容器20的底壁22和側壁之間保留有空間30,其中,前壁16和后壁18、前壁26和后壁28分別屬于釜10和保護容器20。
[0045]特別地,可以借助于間隔物(未圖示)將釜10的壁與保護容器20的壁之間存在的空間30保持就位,間隔物設置在每個對應的壁之間并且用于將釜10保持在如上所述的距離處。
[0046]因此,釜10以其上部靠近保護容器的頂壁24定位的方式設置在保護容器20中。
[0047]優選地,空間30填充有絕緣泡沫,以便減少釜10的壁與保護容器20的壁之間的熱傳遞。
[0048]優選地,保護容器的上壁24設置有凸緣,凸緣在圖中沒有突出顯示,并且設計成確保保護容器20與車輛的底板6之間的防漏密封。[0049]優選地,保護容器的頂壁24上設置有抓握手柄32,以便于將保護容器設定就位或者從車輛的行李箱移除保護容器20。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可以設置兩個這種手柄32。這些手柄32優選地布置成使得其中的一個靠近前壁16和26,另一個靠近后壁18和28。
[0050]優選地,抓握手柄32由傳導很少熱量或不傳導熱量的材料制成,比如由塑料材料制成,以便保護操作氨發生裝置的用戶。
[0051]通過變型,抓握手柄32可以由金屬制成并且與保護容器的頂壁24熱隔離。
[0052]此外,保護容器20的底壁22包括排出通道34,排出通道34與在釜10與保護容器20之間延伸的空間30連通,并且適于將例如由于釜10相對于車輛的外部的防漏密封被損壞而意外地存在于空間30中的氨排泄。
[0053]另外,保護容器20的底壁22設置有能夠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配合的第一單連接構件36,第二單連接構件38連接至電力供給裝置以及連接至車輛的排氣管線。
[0054]在配合期間,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借助于由用戶控制的鎖定/解鎖系統而組裝。該鎖定/解鎖系統例如可以包括分別屬于能夠彼此配合的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附接點,這種類型的系統本身是已知的,因此在此將不對其進行詳細描述。
[0055]第一單連接構件36包括電連接裝置,電連接裝置用于向特別是氨發生裝置4的熱發生器12提供電力以及向旨在用于允許在解吸附反應之后將氨從氨發生裝置排泄至車輛的排氣管線(未圖示)的流體連接裝置提供電力。
[0056]第一單連接構件36包括第一電連接器和第一流體連接器。
[0057]以同樣的方式,第二單連接構件38包括第二電連接器和第二流體連接器,第二電連接器在所述單連接構件36和38的組裝期間能夠與第一電連接器配合,第二流體連接器在所述單連接構件36和38的組裝期間能夠與第一流體連接器配合。
[0058]因此,使得能夠組裝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鎖定/解鎖系統一方面允許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二電連接器的接合,另一方面允許第一流體連接器與第二流體連接器的接合。
[0059]更具體地,電連接裝置可以包括例如能夠與每個連接構件的鎖定/解鎖系統一體地形成的電連接器。
[0060]如果連接器與鎖定/解鎖系統一體地形成,則在分別屬于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連接器之間的電接觸點優選地布置在鎖定/解鎖系統的附接點中。
[0061]優選地,連接構件的鎖定/解鎖系統能夠由抓握手柄32中的一個致動,抓握手柄的操作致動鎖定/解鎖系統。
[0062]根據圖1中示出的實施方式的示例,在車輛中的安裝位置中,保護容器20的頂壁24與車輛的底板6齊平。
[0063]在該示例中,在車輛中的安裝位置中,抓握手柄32以使得氨發生裝置4能夠錨定和保持就位的方式向后折疊。該裝置的錨定和保持就位還由上壁24的寬大的凸緣確保。在將氨發生裝置4設定就位期間,由設置在開口 8周圍并且由凸緣和抓握手柄32緊緊地卡住的密封件40確保保護容器20與底板6之間的防漏密封。
[0064]借助于能夠安裝在抓握手柄32上和/或上壁24的寬大的凸緣上的鎖定機構來確保氨發生裝置4在底板6上保持就位。[0065]有利地,氨發生裝置4具有能夠獲得裝置所特有的并且對其操作有用的信息和細節的存儲元件。因此,存儲元件能夠例如確定裝置的年限、裝置的填充狀況、已被再生的次數——也就是在經銷商服務站處鹽與氨再飽和的次數、鹽是否已改變、在安裝在車輛中的裝置的使用期間或在再生步驟期間是否已遇到任何異常等等。
[0066]使用的存儲元件例如可以是射頻識別-RFID型芯片,該存儲元件由設置在車輛中的特別地可以靠近氨發生裝置4定位的射頻識別-RFID組成元件可讀/寫。因此,在裝置的操作期間遇到的諸如加熱元件無效、防漏密封系統的密封件中的可能的泄漏等等的任何缺陷和失效均能夠存儲在射頻識別-RFID芯片中的存儲器中。
[0067]這種芯片確保了每個氨發生裝置的可追溯性。
[0068]這種芯片的優點是在待機模式時不需要任何電源。因此,配備有該芯片的氨發生裝置可以在其最后一次使用甚至幾年之后進行檢查。該芯片還具有的優點是比有線元件在氨發生裝置中定位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0069]此外,包含在這種芯片中的信息可以在無需電接觸的情況下進行讀取,這確保了包含在裝置的存儲元件中的待分析的信息能夠以可靠的方式迅速、容易地讀取。
[0070]這種氨發生裝置4具有的優點是通過利用抓握手柄32從車輛的行李箱容易地移除,而不需要外部協助或任何特定的工具,含有飽和硫酸銨鹽的釜10以完全安全的方式被緊密地密封并且由保護容器20保護。另外,保護容器的存在限制了操作裝置的用戶的溫覺。
[0071]以類似的方式,車輛的電子控制單元(ECU)能夠探測裝置的存儲元件,并因此獲知其氨容量,被安裝在車輛中的裝置的版本,使得以便在必要時阻止根據較舊版本開發的裝置的操作。因此,車輛的ECU將容易地識別非再生的耗盡的裝置的安裝。
[0072]在車輛的操作期間,當ECU檢測出氨發生裝置不再發出氨并且因此檢測出它被耗盡時,E⑶將其提醒車輛的用戶,以便確保車輛中的裝置由新的裝置替換。
[0073]為了繼續進行車輛中的裝置的移除,保護容器20的上壁24首先從車輛的底板分離,該步驟能夠通過操縱確保裝置保持就位的抓握手柄和/或通過松開頂壁24的凸緣來執行。如本文中前面所述,抓握手柄中的一個的操縱能夠引起單連接構件36、38的解鎖。
[0074]因此,第一單連接構件36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能夠彼此分離,以便允許將耗盡氨發生裝置4的裝置移除。
[0075]因此,移除的裝置可以隨后利用氨特別是在車庫中或具有用于此的專用設施的經銷商和服務中心進行再生。
[0076]通過變型,例如當與射頻識別-RFID芯片通信的射頻識別-RFID元件檢測出氨發生裝置相對于車輛的底板6的運動高于閾值限制值時,單連接構件36、38的解鎖能夠自動地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抓握手柄或手柄的操縱將只允許裝置的上部從底板釋放。
[0077]將新裝置設定就位通過以下方式執行:將新裝置插入底板中為此目的而設置的開口 8中,然后連接第一單連接構件36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以及通過例如操縱抓握手柄32中的一個,鎖定第一單連接構件36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連接。以類似的方式,裝置4的上部通過專用鎖定系統固定至底板6。
[0078]在將新裝置設定就位期間,新裝置由將電連接和流體連接設定就位的車輛的ECU檢測。ECU能夠檢測經核準的氨發生裝置并且允許流體連接和電連接僅用于這種裝置。因此,保證了裝置的安全使用。
[0079]以類似的方式,E⑶能夠分析所安裝的新系統并且特別地驗證其氨填充率。E⑶也可以在其配置處具有其他各種細節和信息,比如裝置已被再生的次數、再生期間發生的任何最終失效等等;該信息允許ECU評估裝置的疲勞狀態以及特別是在其加熱裝置上的磨損。
[0080]在售后服務期間,在任何再生步驟之前,該裝置能夠被探測和查詢以便被識別并確定其獨有特性,比如其年限、已再生的次數、在安裝在車輛上時所行駛的公里數等等。該信息很重要,因為在許多再生循環后,飽和硫酸銨鹽被改變,其中,在一定量的再生循環之后,吸附反應變為具有平庸的品質。
[0081]此外,如果在裝置的使用期間遇到缺陷和失效,則裝置將被打開,這將允許負責該裝置的技術人員采取相應的行動,特別地,例如通過修復裝置、通過更換其加熱裝置或通過處置該裝置。
[0082]本發明不限于本文中上面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特別地,氨發生裝置可以安裝在車輛中的任何其他可到達的地方中,并且特別地,隱藏在背后或艙口之下。
[0083]以類似的方式,確保氨發生裝置4在車輛的底板6上的保持就位的鎖定機構可以獨立于抓握手柄32并且例如可以包括類似于車輛門鎖系統的系統,該系統能夠由位于車輛的行李箱中或儀表盤上的控制器進行控制。
[0084]這種氨發生裝置4的優點是具有安全的流體連接,只要各種鎖定系統被禁用,氨的任何散發就被停止。
[0085]此外,排出通道34用來將意外地釋放到空間30中的氨朝向車輛的外部排泄,因此,能夠防止車輛中的乘客的任何中毒的危險。
[0086]有利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各自均可以由塞式密封系統保護(未圖示),一旦裝置從其外殼取出和/或一旦鎖定系統中的一個被禁用,則塞式密封系統就設定就位,由此使用戶不能靠近這些構件。這種封閉系統還具有防止諸如灰塵或水的外部元素的任何污染的優勢。
[0087]通過變型,僅釜能夠從車輛移除。在該實施方式中(未示出),保護容器和加熱元件永久地保留在車輛中,加熱元件適于通過釜的金屬壁加熱飽和硫酸銨鹽。在這種情況下,抓握手柄以傳導很少熱量或不傳導熱量的材料提供,這樣以便保護操縱釜的用戶。
[0088]如圖2至圖4所示,氨發生裝置可以具有第一單連接構件36,第一單連接構件36設置在釜10的前壁16處并且旨在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配合,第二單連接構件38位于旨在用于容置裝置的外殼42的側壁處。
[0089]在該實施方式中,用于確保將裝置錨定在底板上的鎖定機構可以牢固地固定至車輛,這種機構在圖2至圖4中用附圖標記44表示。該機構包括可以由手柄48操作的桿46,桿46對旨在與裝置的底壁22中的為此目的而設置的開口 52配合的銷50的運動進行控制。
[0090]因此,在裝置4安裝在車輛上期間,在圖3中示出的第一步驟的過程中,裝置4定位在車輛的外殼42中。在該步驟期間,鎖定機構沒有被致動,這意味著手柄48被松開,因而銷50沒有定位在保護容器的開口 52中。另外,在該第一步驟中,即使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彼此面對布置,它們也沒有彼此配合,這意味著在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二電連接器之間沒有電連接并且在第一流體連接器與第二流體連接器之間沒有流體連接。[0091]在圖4中示出的第二步驟的過程期間,桿46被移位,這導致鎖定機構的接合。然后,該接合使得銷50能夠定位在開口 52中并且使得第一單連接構件36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能夠配合,這樣以便能夠實現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二電連接器之間的電連接以及在第一流體連接器與第二流體連接器之間建立流體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處理特別是機動車輛的內燃機的排氣的氨發生裝置,所述氨發生裝置包括釜(10 ),所述釜(10 )包含能夠通過解吸附來釋放氨的本體, 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設置有第一單連接構件(36),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包括用于為所述裝置供給電力的電連接裝置以及用于允許排泄解吸附反應之后產生的氨的流體連接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含設置在所述釜內的加熱裝置(12),以便加熱包含在所述釜(10)中的所述本體以及由此引起所述解吸附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能夠釋放氨的所述本體可以是扁平圓盤的形式,所述扁平圓盤的外徑具有與所述釜的內壁互補的形狀。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10)設置在保護容器(20)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容器(20)的尺寸比所述釜(10)的尺寸大,使得在所述釜的至少一個壁與所述保護容器的設置成與所述釜的該壁面對面的壁之間保留有空間(3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間(30)由絕緣泡沫填充,以便減少在所述釜(10)的所述壁與所述保護容器(20)的所述壁之間的熱傳遞。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容器(20)包括排出通道(34),所述排出通道(34)與在所述釜(10)與所述保護容器(20)之間延伸的所述空間(30)連通并且適于排泄所述空間(30)中存在的氨。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設置有至少一個抓握手柄(32)。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能夠與第二單連接構件(38)配合,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連接至電力供給裝置以及連接至所述內燃機的排氣管線,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包括電連接裝置和流體連接裝置,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接合使得分別屬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所述電連接裝置和所述流體連接裝置彼此接合。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通過能夠由用戶控制的鎖定/解鎖系統組裝。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通過鎖定/解鎖系統組裝,所述抓握手柄(32)的操縱致動所述鎖定/解鎖系統。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設置有可讀/寫的存儲元件,使得能夠獲得所述裝置所特有的以及有助于所述裝置的操作的信息和細節,所述存儲元件例如為射頻識別-RFID芯片。
13.—種機動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動車輛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
14.根據結合權利要求1至9以及12中任一項的權利要求13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包括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設計用于確保所述裝置在安裝于所述車輛中的殼體(42)中保持就位。
15.根據結合權利要求9的權利要求14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桿(46),所述桿(46)控制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接合,以便使得分別屬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所述電連接裝置和所述流體連接裝置能夠彼此接合。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桿(46)控制銷(50)的運動,所述銷(50 )旨在用于與設置在所述裝置的壁中的開口( 52 )配合。
17.一種用于操作設置在機動車輛中的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氨發生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給定步驟的過程中,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與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脫離,以便允許從所述車輛中移除所述裝置; -在進一步的步驟的過程中,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連接至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以便使得分別屬于所述第一單連接構件(36)和所述第二單連接構件(38)的所述電連接裝置和所述流體連接裝置 能夠彼此接合。
【文檔編號】F01N3/28GK103470350SQ201310221131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沙維爾·巴爾托洛, 大衛·加福雷利 申請人:佛吉亞排氣系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