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包括一個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包括一個頂板、一個底板和一個換熱器芯,頂板設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上方,頂板與底板平行,換熱器芯設置在頂板與底板之間,換熱器芯中包括有四個氣相流道和三個液相流道,任意一個氣相流道與任意一個液相流道之間均通過換熱器芯中的芯板相互隔離,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過換熱器芯的液相流道,車載天然氣從氣源出發通過換熱器芯的氣相流道,冷卻水中熱量加熱氣相流道中的天然氣。在冬季氣溫較低時,可防止天然氣使減壓裝置內部的橡膠部件僵硬,減少了車輛故障,無須采用電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預熱,減少了車輛能耗。
【專利說明】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熱交換技術,特別涉及采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的車輛中的熱交換裝置,具體的是一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
[0003]【背景技術】:
[0004]部分車輛采用液化后的天然氣作為燃料。天然氣在從貯存裝置到達發動機燃燒室的過程中體積膨脹,吸收熱量,導致周邊器件溫度降低。在冬季氣溫較低時,天然氣使減壓裝置內部的橡膠部件僵硬,從而工作不正常,車輛故障率高。現有技術中,采用電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預熱,可以減少上述故障。但是,電加熱器會消耗能源,造成車輛能耗增加。
[0005]
【發明內容】
: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所述的這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要解決現有技術中天然氣車輛采用電加熱器預熱天然氣導致車輛能耗增加的技術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包括一個板式換熱器,所述的板式換熱器包括一個頂板、一個底板和一個換熱器芯,所述的頂板設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上方,頂板與底板平行,所述的換熱器芯設置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其中,所述的換熱器芯中包括有四個氣相流道和三個液相流道,任意一個氣相流道與任意一個液相流道之間均通過換熱器芯中的芯板相互隔離,頂板和底板的周邊部分均向下側翻折,頂板的周邊翻折部的內側與換熱器芯的上端芯板焊接連接,底板的周邊與換熱器芯的下端芯板焊接連接,頂板中設置有一個第一角孔、一個第二角孔、一個第三角孔和一個第四角孔,所述的第一角孔、第二角孔、第三角孔和第四角孔呈矩形排列,第一角孔與所述的液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第二角孔與液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三角孔與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四角孔與氣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頂板上側面在第一角孔和第四角孔位置處分別焊接有法蘭盤,頂板上側面中焊接有兩個以上數目的螺栓,底板的下側面中焊接有四個呈矩形排列的螺栓,任意一個所述的螺栓的軸向均垂直于頂板或者底板。
[0008]進一步的,第四角孔的直徑大于第一角孔的直徑,第一角孔的直徑大于第二角孔和第三角孔的直徑。
[0009]進一步的,所述的換熱器芯由八個芯板疊加構成,任意一個所述的芯板均呈圓角矩形,任意一個芯板均各自包括有一個第一邊和一個第二邊,所述的第一邊和第二邊相向分布,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沖壓有波紋型彎曲部,所述的氣相流道和所述的三個液相流道交錯間隔分布在八個芯板之間,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設置有四個流道連接孔,所述的流道連接孔分別與液相流道的入口端、液相流道的出口端、氣相流道的入口端和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任意一個芯板的周邊部分均向芯板的下側翻折,芯板第一邊的翻折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邊的翻折部的高度,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均焊接連接,在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中,上側芯板的第一邊與下側芯板的第二邊連接。
[0010]進一步的,第一角孔和第二角孔與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道連接,第三角孔和第四角孔分別與車載天然氣的氣源和發動機燃料入口連接。[001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過換熱器芯的液相流道,車載天然氣從氣源出發通過換熱器芯的氣相流道,冷卻水中熱量加熱氣相流道中的天然氣。
[0012]本實用新型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實用新型在車輛中設置板式熱交換器,利用車輛發動機的冷卻加熱天然氣,在冬季氣溫較低時,可防止天然氣使減壓裝置內部的橡膠部件僵硬,減少了車輛故障,無須采用電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預熱,減少了車輛能耗。
[0013]【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的主視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的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的俯視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的仰視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頂板的仰視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頂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頂板的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底板的仰視圖。
[0022]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底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底板的側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芯板的仰視圖。
[0025]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芯板的主視圖。
[0026]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芯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7]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芯板的側視圖。
[0028]圖15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中的芯板的波紋型彎曲部的局部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9]【具體實施方式】:
[0030]實施例1:
[0031]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圖12、圖13、圖14
和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包括一個板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包括一個頂板1、一個底板2和一個換熱器芯3,頂板I設置在底板2的上方,頂板I與底板2平行,換熱器芯3設置在頂板I與底板2之間,其中,換熱器芯3中包括有四個氣相流道和三個液相流道,任意一個氣相流道與任意一個液相流道之間均通過換熱器芯3中的芯板相互隔離,頂板I和底板2的周邊部分均向下側翻折,頂板I的周邊翻折部的內側與換熱器芯3的上端芯板焊接連接,底板2的周邊與換熱器芯3的下端芯板焊接連接,頂板I中設置有一個第一角孔4、一個第二角孔5、一個第三角孔6和一個第四角孔7,第一角孔4、第二角孔
5、第三角孔6和第四角孔7呈矩形排列,第一角孔4與液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第二角孔5與液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三角孔6與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四角孔7與氣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頂板I上側面在第一角孔4和第四角孔7位置處分別焊接有法蘭盤,頂板I上側面中焊接有兩個以上數目的螺栓8,底板2的下側面中焊接有四個呈矩形排列的螺栓9,任意一個螺栓8和螺栓9的軸向均垂直于頂板I或者底板2。
[0032]進一步的,第四角孔7的直徑大于第一角孔4的直徑,第一角孔4的直徑大于第二角孔5和第三角孔6的直徑。
[0033]進一步的,換熱器芯3由八個芯板疊加構成,任意一個芯板均呈圓角矩形,任意一個芯板均各自包括有一個第一邊10和一個第二邊11,第一邊10和第二邊11相向分布,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沖壓有波紋型彎曲部,氣相流道和三個液相流道交錯間隔分布在八個芯板之間,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設置有四個流道連接孔,流道連接孔分別與液相流道的入口端、液相流道的出口端、氣相流道的入口端和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任意一個芯板的周邊部分均向芯板的下側翻折,芯板第一邊10的翻折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邊11的翻折部的高度,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均焊接連接,在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中,上側芯板的第一邊10與下側芯板的第二邊11連接。
[0034]進一步的,第一角孔4和第二角孔5與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道連接,第三角孔6和第四角孔7分別與車載天然氣的氣源和發動機燃料入口連接。
[0035]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過換熱器芯3的液相流道,車載天然氣從氣源出發通過換熱器芯3的氣相流道,冷卻水中熱量加熱氣相流道中的天然氣。冬季氣溫較低時,可防止天然氣使減壓裝置內部的橡膠部件僵硬,減少了車輛故障,無須采用電加熱器對天然氣進行預熱,減少了車輛能耗。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包括一個板式換熱器,所述的板式換熱器包括一個頂板、一個底板和一個換熱器芯,所述的頂板設置在所述的底板的上方,頂板與底板平行,所述的換熱器芯設置在頂板與底板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芯中包括有四個氣相流道和三個液相流道,任意一個氣相流道與任意一個液相流道之間均通過換熱器芯中的芯板相互隔離,頂板和底板的周邊部分均向下側翻折,頂板的周邊翻折部的內側與換熱器芯的上端芯板焊接連接,底板的周邊與換熱器芯的下端芯板焊接連接,頂板中設置有一個第一角孔、一個第二角孔、一個第三角孔和一個第四角孔,所述的第一角孔、第二角孔、第三角孔和第四角孔呈矩形排列,第一角孔與所述的液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第二角孔與液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三角孔與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第四角孔與氣相流道的入口端連通,頂板上側面在第一角孔和第四角孔位置處分別焊接有法蘭盤,頂板上側面中焊接有兩個以上數目的螺栓,底板的下側面中焊接有四個呈矩形排列的螺栓,任意一個所述的螺栓的軸向均垂直于頂板或者底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其特征在于:第四角孔的直徑大于第一角孔的直徑,第一角孔的直徑大于第二角孔和第三角孔的直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芯由八個芯板疊加構成,任意一個所述的芯板均呈圓角矩形,任意一個芯板均各自包括有一個第一邊和一個第二邊,所述的第一邊和第二邊相向分布,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沖壓有波紋型彎曲部,所述的氣相流道和所述的三個液相流道交錯間隔分布在八個芯板之間,任意一個芯板中均各自設置有四個流道連接孔,所述的流道連接孔分別與液相流道的入口端、液相流道的出口端、氣相流道的入口端和氣相流道的出口端連通,任意一個芯板的周邊部分均向芯板的下側翻折,芯板第一邊的翻折部的高度大于第二邊的翻折部的高度,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均焊接連接,在任意兩個上下相鄰的芯板中,上側芯板的第一邊與下側芯板的第二邊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天然氣加熱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角孔和第二角孔與車輛發動機的冷卻水循環通道連接,第三角孔和第四角孔分別與車載天然氣的氣源和發動機燃料入口連接。
【文檔編號】F02M31/14GK203796442SQ201420101793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明者】蘇德龍 申請人:上海德果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