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進、補汽室漸縮蝸殼式前汽缸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進、補汽室漸縮蝸殼式前汽缸,包括汽缸本體,所述汽缸本體內設有進汽室和補汽室,所述進汽室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進汽室靠近進汽室口中心線處進行剖面,并按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A-S來表示,在靠近中分面處的汽道型線A-B、H-L-M是等截面的,其余部分等比例縮放后曲面連接,在出口處設計成一定α夾角,α=50°~60°,并有具有一定寬度的360°全周環形汽道,本實用新型利用節流配汽方式,采用蒸汽流量調節閥和新型蝸殼式進汽室和補汽室,節流配汽的汽輪機沒有調節級,不存在調節級中的部分進汽損失,且它的第一級的余速可被下一級利用,效率比噴嘴配汽高。
【專利說明】一種進、補汽室漸縮蝸殼式前汽缸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輪機汽缸,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適用于蒸汽參數在l.OMPa 以下的低參數汽輪機,合理利用工業純低溫余熱、余壓發電,提高汽輪機機組整機效率的新 型進、補汽室漸縮蝸殼式前汽缸。
【背景技術】
[0002] 對于低參數汽輪機,一般情況下采用噴嘴配汽,使用提板式或凸輪配汽機構,結構 復雜,生產成本高,且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節流配汽效率高的特點,按補凝式汽輪 機工況設計要求,通過進汽室和補汽室蒸汽汽動分析,采用合理的蝸殼型線,減少氣流損失 提高汽缸效率的進、補汽口漸縮蝸殼式前汽缸。
[0004]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 -種進、補汽口漸縮蝸殼式前汽缸,包括汽缸本體,所述汽缸本體內設有進汽室 和補汽室,所述進汽室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進汽室靠近進汽室口中心線處進行剖 面,并按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A-S來表示,在靠近中分面處的汽道型線 A-B、H-L_M是等截面的,其余部分等比例縮放后曲面連接,在出口處設計成一定α夾角, α =50°?60°,并有具有一定寬度的360°全周環形汽道。
[0006]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
[0007] 補汽室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補汽室靠近補汽室口中心線處進行剖面,并按 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I-XV來表示,汽道型線I-XV沿汽缸內腔與汽缸中心 線成一定夾角β,β=45°?60°。
[0008] 本實用新型利用節流配汽方式,采用蒸汽流量調節閥和新型蝸殼式進汽室和補汽 室,節流配汽的汽輪機沒有調節級,不存在調節級中的部分進汽損失,且它的第一級的余速 可被下一級利用,效率比噴嘴配汽高。
[0009]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前汽缸的結構剖面圖;
[0011] 附圖2為附圖1中Χ-Χ向進汽室型線;
[0012]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Χ-Χ向進汽室型線放大圖;
[0013] 附圖4為附圖1中Υ-Υ向補汽室型線;
[0014] 附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Υ-Υ向補汽室型線放大圖。
[0015] 圖中:1-汽缸本體;2-進汽室;3-補汽室;Α1-進汽室進口中心線;Β1-補汽室中 心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進、補汽口漸縮蝸殼式前汽缸,包括汽缸本體1,所述汽 缸本體1內設有進汽室2和補汽室3。
[0017] 如圖2、圖3所示,所述進汽室2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進汽室2靠近進汽室 口中心線A1處進行剖面,并按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A-S來表示,在靠近中 分面處的汽道型線A-B、H-L-M是等截面的,其余部分等比例縮放后曲面連接,在出口處設 計成一定α夾角(α =50°?60° ),并有具有一定寬度B2的360°全周環形汽道(B2的大 小取決于第一級噴嘴進汽邊的高度)。此結構便于汽流通過時壓力能增加,在出口處速度增 力口,并使通過本通道的汽流能量損失減小。
[0018] 如圖4、圖5所示,補汽室3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補汽室3靠近補汽室口中心 線Β1處進行剖面,并按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I-XV來表示,汽道型線I-XV 沿汽缸內腔與汽缸中心線成一定夾角β (β=45°?60° )。
[0019] 單位重量流體的局部能量損失以hs表示
[0020]
【權利要求】
1. 一種進、補汽口漸縮蝸殼式前汽缸,包括汽缸本體,所述汽缸本體內設有進汽室和補 汽室,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進汽室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進汽室靠近進汽室口中心線(A1)處進行剖 面,并按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A-S來表示,在靠近中分面處的汽道型線 A-B、H-L_M是等截面的,其余部分等比例縮放后曲面連接,在出口處設計成一定α夾角, α =50°?60°,并有具有一定寬度(Β2)的360°全周環形汽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進、補汽口漸縮蝸殼式前汽缸,其特征在于: 補汽室為光滑的漸縮蝸殼型式,將補汽室靠近補汽室口中心線(Β1)處進行剖面,并按 照圓周方向分成16等份;用汽道型線I-XV來表示,汽道型線I-XV沿汽缸內腔與汽缸中心 線成一定夾角β,β=45°?60°。
【文檔編號】F01D25/30GK203847182SQ201420201657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4日
【發明者】史正武, 王國華, 秦芹芹, 劉麗婧 申請人:山東青能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