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摩托車發動機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
背景技術:
傳統的摩托車發動機在點燃壓縮混合氣做功后還有部分混合氣并沒有完全燃燒,而是經過排氣管排放到大氣里面,這樣既浪費了汽油燃料還產生了較大的空氣污染物。為解決該問題,現有技術中出現了發動機二次燃燒系統,即設置補氣系統,在靠近發動機缸頭的排氣口位置處設置二次補氣口,并在二次補氣口處安裝補氣閥,由于二次補氣閥和摩托車發動機缸頭的排氣口太過靠近,而排氣口溫度過高、壓力大,很容易造成二次補氣閥的密封橡膠、簧片老化失效;而且,在有些水冷摩托車發動機的缸頭處由于在排氣道附近設置有冷卻水道,直接在排氣口附近鉆孔形成二次補氣口的做法很可能會對冷卻水道造成破壞,如果對冷卻水道避讓,又會大大增加加工難度,成本也會增加。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進行改進,使其大大降低在二次補氣過程中補氣閥所受到的壓力和溫度,提高其使用壽命,并且補氣通道容易加工制造,發動機整體結構緊湊。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使其大大降低在二次補氣過程中補氣閥所受到的壓力和溫度,提高其使用壽命,并且在補氣通道容易加工制造,發動機整體結構緊湊。
本發明的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包括缸頭、缸蓋和形成于缸蓋和缸頭內部并與發動機的排氣道連通的補氣通道,還包括用于控制補氣通道進氣的補氣閥,補氣閥設置于缸蓋上。
進一步,補氣通道包括沿補氣流通方向依次設置的缸蓋補氣通道和缸頭補氣通道,缸頭補氣通道的末端貫通于發動機的排氣道分叉部位處設置。
進一步,缸頭補氣通道和所述缸蓋補氣通道均為沿豎直方向設置的直通道并同軸設置。
進一步,缸蓋上一體成形設置有與缸蓋補氣通道連通并用于安裝補氣閥的補氣閥安裝腔。
進一步,補氣閥安裝腔內位于所述補氣閥下方設置有防止補氣通道內高溫廢氣產生的火星上竄的防火單元。
進一步,補氣閥安裝腔內設置有用于安裝防火單元的安裝座。
進一步,缸蓋在補氣閥安裝腔內還設置有用于對防火單元安裝進行定位的定位件。
進一步,定位件為一體成形于補氣閥安裝腔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定位柱。
進一步,防火單元為防火網,防火網上設置有通氣孔和用于與定位柱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孔。
進一步,補氣閥包括補氣閥蓋、定位安裝于補氣閥安裝腔內并向腔體底部單向開啟的閥片和固定在補氣閥安裝腔內并用于對閥片開啟度限位的限位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將補氣閥安裝設置在缸蓋上,通過形成于缸蓋和缸頭內部的補氣通道向發動機排氣道內補氣,不但可保證補氣順暢,而且補氣閥距排氣道有一定距離,排氣道處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對補氣閥的影響大大降低,從而延長補氣閥的使用壽命;而且整體結構緊湊,經補氣通道內進入的新鮮空氣可自內部流經缸蓋和缸頭,對缸頭和缸蓋具有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中的防火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放大圖,圖3為本發明中的防火網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代表補氣流動方向,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摩托車發動機二次補氣系統,包括缸頭4、缸蓋1和形成于缸蓋1和缸頭4內部并與發動機的排氣道連通的補氣通道,還包括用于控制補氣通道進氣的補氣閥,補氣閥設置于缸蓋1上;如圖所示,缸蓋1安裝在缸頭4上,發動機在做功的過程中,發動機排氣道會產生正、負壓交替變化氣壓,當產生負壓時,補氣閥內部被負壓吸開,外界新鮮空氣會沿著自缸蓋1向缸頭4的補氣通道進入發動機排氣道6,以輔助排氣口可燃物二次燃燒,流經缸蓋1和缸頭4的新鮮空氣可對缸蓋1和缸頭4具有一定的冷卻效果;當發動機排氣道6產生負壓時,發動機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會瞬時沿著補氣通道上竄,由于高溫高壓燃氣需自下而上經缸頭4流向缸蓋1,其流經路徑變長,在上竄過程中會損失一定的熱量和壓力,從而對補氣閥的影響大大降低。
本實施例中,補氣通道包括沿補氣流通方向依次設置的缸蓋補氣通道2和缸頭補氣通道5,缸頭補氣通道5的末端貫通于發動機的排氣道分叉部位處設置;缸蓋補氣通道2與缸頭補氣通道5彼此連通,缸頭補氣通道5的末端貫通于發動機的排氣道分叉部位處設置可同時保證發動機兩個排氣道均勻補氣。
本實施例中,缸頭補氣通道5和缸蓋補氣通道2均為沿豎直方向設置的直通道并同軸設置;容易加工,且補氣的流通路徑較為順暢,不會造成阻礙或延時。
本實施例中,缸蓋1上一體成形設置有與缸蓋補氣通道2連通并用于安裝補氣閥的補氣閥安裝腔3;即將補氣閥直接安裝在補氣閥安裝腔3內,不但便于裝配,而且相當于將補氣閥安裝在缸蓋1內,不會增加缸蓋1的整體體積,結構變得相當緊湊。
本實施例中,補氣閥安裝腔3內位于補氣閥下方設置有防止補氣通道內高溫廢氣產生的火星上竄的防火單元7;當發動機排氣道6產生負壓時,發動機產生的高溫高壓燃氣會瞬時沿著補氣通道上竄,而高溫燃氣有可能會產生火星,當遇到防火單元7時,會阻斷火星的上竄,從而保證補氣閥的部件不會被火焰灼傷。
本實施例中,補氣閥安裝腔3內設置有用于安裝防火單元7的安裝座8;形成較好的安裝結構,可將防火單元7直接安裝在安裝座上,便于裝配,安裝座為形成于補氣閥安裝腔3內側壁上的凸臺結構。
本實施例中,缸蓋1在補氣閥安裝腔3內還設置有用于對防火單元7安裝進行定位的定位件9;定位件9為一體成形于補氣閥安裝腔3底部并向上延伸的定位柱;定位件可對防火單元7的安裝進行定位,以防止其晃動,而定位件為與缸蓋1一體成形的定位柱,不但便于制造,而且結構強度高,容易實現。
本實施例中,防火單元7為防火網,防火網上設置有通氣孔10和用于與定位柱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1;防火網為板狀結構,其為現有技術防火材料制成,防火網上通過通氣孔實現補氣,并通過定位孔與定位柱的配合實現其自身的定位安裝。
本實施例中,補氣閥包括補氣閥蓋12、定位安裝于補氣閥安裝腔內并向腔體底部單向開啟的閥片13和固定在補氣閥安裝腔內并用于對閥片開啟度限位的限位片14;補氣閥還包括密封膠體15和螺釘16,補氣閥安裝腔內設置有閥座,螺釘將限位片、閥片和密封膠體固定并安裝在閥座上,然后閥蓋固定在補氣閥安裝腔的上開口處形成安裝。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