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電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風力發電風機的加長葉片。
背景技術: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且蘊量極其巨大,風力發電作為當今新型能源產業之一,因其環保節能發展規模突飛猛進,目前我國全國范圍內已具有風力發電機組數以萬計,并仍然具有快速發展勢頭。風力發電機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風輪從風中吸收能量并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將風能轉化成為轉動能,然后通過發電機將轉動能轉化成為電能。其中風輪包含輪轂和葉片,葉片長度越長,則吸收的風能越多,機組發電量越高,但在吸收更多能量的同時產生的載荷也更大。
在大型風力發電機組技術進入中國的早期,由于技術新、風險大,以及受葉片的制造工藝不成熟的限制,風電場開發商普遍采用保守策略,選擇長度相對較短的葉片,短葉片雖然發電量小,但給機組帶來的載荷也小,因此機組安全得到了最大保障。隨著產業的發展,我國企業對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行載荷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逐漸能夠更加精確地計算載荷,因而在同級別風速的風電場逐漸開始選擇更長的葉片,以吸收更多風能從而提高投資發電收益。
然而,已經采取保守策略而選擇短葉片的風電場如果希望使用更長的葉片則需要重新采購葉片。這使得技術升級的成本過高,通常由于不具備技術升級的經濟效益而無法進行。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力發電風機的加長葉片,以實現對現有風機葉片進行加長改裝,進而提高風機發電量的目的。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力發電風機的加長葉片,風力發電風機包括多個葉片,各葉片的葉根分別與風機的變槳軸承相連接;各葉片的葉尖處安裝有延長節,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與葉片的葉尖端部相對應貼合粘接,粘接處的外周覆蓋設置有蓋板。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殼體中空設置,中空部設有沿延長節軸向延伸的延長節腹板;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為與葉片葉尖端部相貼合的豎直斷面,且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設有供延長節腹板伸出的開口;延長節殼體的第二端密閉設置,且延長節殼體的第二端為漸變的弧形,以構成葉片的新葉尖。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殼體內部設有構成延長節骨架的延長節腹板,延長節腹板的第一端自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開口伸出,且伸出延長節殼體的延長節腹板第一端與葉片葉尖端部的葉片腹板相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葉片腹板包括上下相平行的上腹板和下腹板,所述的延長節腹板插接于上腹板和下腹板之間,并經工裝夾具相固定;
優選的,所述的工裝夾具包括依次貫穿上腹板、延長節腹板和下腹板的多個螺栓桿,各螺栓桿的兩端分別設有旋緊固定的螺帽,以令葉片腹板卡緊固定于上下腹板之間;
進一步優選的,至少一端的螺帽與螺栓桿可拆卸連接,以便于葉片腹板與延長節腹板之間的拆卸安裝。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殼體內設有延長節銅導線,所述的延長節銅導線固定安裝于腹板上,所述的延長節銅導線沿延長節的軸線方向延伸并自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開口穿出,延長節銅導線的穿出端與葉片內部所設葉片銅導線相連接,令延長節銅導線經葉片銅導線與風機的防雷模塊相連接、或直接接地。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殼體的第一端面與葉片的葉尖端相無縫對應貼合粘接。
進一步,所述的蓋板繞延長節殼體與葉片粘接處一周設置,且蓋板的兩端分別與葉片、延長節殼體的外周相貼合接觸粘接。
進一步,所述的蓋板兩端與葉片、延長節的接觸處分別設有平滑的圓弧倒角。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殼體中還設有橫斷面為“工”形的梁帽,所述的梁帽上下側分別與延長節殼體相支撐連接,以構成延長節的支撐龍骨。
進一步,所述的延長節腹板設于“工”形梁帽的上下側之間,延長節腹板與“工”形梁帽的上側之間設有銅導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在葉片1的葉尖處安裝延長節,以使得葉片的整體長度增加,增加葉片的迎風面積,進而提高了風機的發電效率;
2、通過設置在葉片的葉尖處粘接延長節,并在粘接處覆蓋設置蓋板,以將葉片與延長節的連接處進行密封固定、并進行遮蔽處理,使延長節的安裝更為牢靠、葉片整體更為美觀;
3、通過將延長節腹板與葉片腹板相夾持固定,令延長節與葉片的固定方式更為牢靠;同時,將延長節腹板與葉片腹板經工裝夾具可拆卸連接,令延長節可方便、快捷的與葉片進行拆卸組裝;
同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顯著,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顯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在附圖中:
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機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機葉片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機葉片的延長節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葉片,2-延長節,3-蓋板,11-葉尖,12-葉片銅導線,13-上腹板,14-下腹板,21-延長節殼體,22-延長節腹板,23-延長節銅導線,24-梁帽,25-開口。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構思范圍,而是通過參考特定實施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介紹了一種風力發電機的加長葉片,所述的風力發電機葉片1的兩端分別為葉根和葉尖11,所述的葉根與風力發電機的輪轂你相連接,所述的葉尖11懸空設置。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在葉片1的葉尖11處安裝延長節2,以使得葉片的整體長度增加,增加葉片的迎風面積,進而提高了風機的發電效率。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2包括構成葉片1新葉尖的延長節殼體21,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與葉片1的葉尖11端部相對應貼合粘接,粘接處的外周覆蓋設置有蓋板3。
通過設置在葉片的葉尖處粘接延長節,并在粘接處覆蓋設置蓋板,以將葉片與延長節的連接處進行密封固定、并進行遮蔽處理,使延長節的安裝更為牢靠、葉片整體更為美觀。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中空設置,中空部設有沿延長節軸向延伸的延長節腹板22;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為與葉片1的葉尖11端部相貼合的豎直斷面,且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設有供延長節腹板伸出的開口25;延長節殼體21的第二端密閉設置,且延長節殼體21的第二端為漸變的弧形,以構成葉片1的新葉尖。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內部設有構成延長節骨架的延長節腹板22,延長節腹板22的第一端自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開口25伸出,且伸出延長節殼體21的延長節腹板22第一端與葉片1的葉尖11端部的葉片腹板相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葉片腹板包括上下相平行的上腹板13和下腹板14,所述的延長節腹板22插接于上腹板13和下腹板14之間,并經工裝夾具相固定;優選的,所述 的工裝夾具包括依次貫穿上腹板13、延長節腹板22和下腹板14的多個螺栓桿,各螺栓桿的兩端分別設有旋緊固定的螺帽,以令延長節腹板22卡緊固定于上下腹板之間;進一步優選的,至少一端的螺帽與螺栓桿可拆卸連接,以便于葉片腹板與延長節腹板之間的拆卸安裝。
通過將延長節腹板與葉片腹板相夾持固定,令延長節與葉片的固定方式更為牢靠;同時,將延長節腹板與葉片腹板經工裝夾具可拆卸連接,令延長節可方便、快捷的與葉片進行拆卸組裝。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內設有延長節銅導線23,所述的延長節銅導線23固定安裝于延長節腹板22上,所述的延長節銅導線23沿延長節2的軸線方向延伸并自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開口25穿出,延長節銅導線23的穿出端與葉片1內部所設葉片銅導線12相連接,令延長節銅導線23經葉片銅導線12與風機的防雷模塊相連接、或直接接地。
通過在延長節內部設置銅導線,并將銅導線與風機的防雷模塊相連接、或直接接地處理,實現對風機葉片延長節的防雷處理,令風機葉片具備了防雷功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的第一端面與葉片1的葉尖11端相無縫對應貼合粘接。所述的蓋板3繞延長節殼體21與葉片1粘接處一周設置,且蓋板3的兩端分別與葉片1、延長節殼體21的外周相貼合接觸粘接。所述的蓋板3兩端與葉片1、延長節2的接觸處分別設有平滑的圓弧倒角。
通過在延長節與葉片粘接處覆蓋鋪設蓋板,令粘接處被蓋板遮蔽,進而提高了延長節與葉片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延長節殼體21中還設有橫斷面為“工”形的梁帽24,所述的梁帽24上下側分別與延長節殼體21相支撐連接,以構成延長節2的支撐龍骨。所述的延長節腹板21設于“工”形梁帽24的上下側之間,延長節腹板21與“工”形梁帽24的上側之間設有延長節銅導線23。
通過將腹板設于“工”形梁帽的上下側之間,使得延長節的整體強度得到增加;同時,將銅線設置于腹板與梁帽的上側之間,令銅導線被夾持固定,不會產生位移,提高了裝置的整體可靠度。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利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