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基礎件及制造技術,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氣門彈簧座。
背景技術:
氣門彈簧座是發動機配氣機構中一個部件,是用于支承和定位氣門彈簧的零件。 目前采用彈簧限制噴油泵柱塞軸向自由度的柱塞,這種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柱塞尾部臺階軸大于柱塞體積尺寸,柱塞頸部直徑小于柱塞尾部大端直徑,需要設計或增加輔助零件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不僅增加了結構的復雜性,而且裝配結構不易協調,柱塞大端進入困難,彈簧側向不穩定,易從柱塞脫出導致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門彈簧座,方便彈簧固定,彈簧側向穩定,不容易脫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門彈簧座,包括彈簧座本體,所述彈簧座本體上下開口設置,所述彈簧座本體中間設有放置彈簧和氣門的槽孔,所述槽孔包括設置在彈簧座本體上端開口處的小孔徑圓柱通孔,設置在彈簧座本體下端開口處的大孔徑圓柱通孔,以及設置在小孔徑圓柱通孔與大孔徑圓柱通孔之間的錐形通孔,所述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上環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外氣門彈簧的通孔,所述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固定內氣門彈簧的定位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座本體內的槽孔孔徑長短不一,并采用分段設置,可以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上環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外氣門彈簧的通孔,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固定內氣門彈簧的定位孔,方便彈簧固定,彈簧側向穩定,不容易脫出。
作為優選,所述通孔沿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周向等間距分布,所述通孔內設有內螺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孔沿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周向等間距分布,使彈簧沿軸向穩定固定,減小側向偏轉所產生的扭矩,通孔內設有內螺紋,方便通過螺栓螺紋固定,改善結構的穩定性。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孔等間距分布在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所述定位孔的深度設置為2至6毫米。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定位孔等間距分布在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方便內彈簧的固定,定位孔的深度設置為2至6毫米,安裝牢固,不容易脫出。
作為優選,所述錐形通孔的孔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所述錐形通孔上端孔徑大于等于小孔徑圓柱通孔的孔徑,所述錐形通孔下端孔徑小于等于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孔徑。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座本體內的槽孔孔徑長短不一,并采用分段設置,可以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
作為優選,所述彈簧座本體上位于小孔徑圓柱通孔的外側設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上設有第一凸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座本體上位于小孔徑圓柱通孔的外側設有第一連接部,在第一連接部上設有第一凸緣,第一凸緣是彈簧座本體上開口的補強元件,增強了彈簧座本體的邊沿厚度,增強了耐壓能力。
作為優選,所述彈簧座本體上位于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外側設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上設有第二凸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座本體上位于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外側設有第二連接部,在第二連接部上設有第二凸緣,第二凸緣是彈簧座本體下開口的補強元件,增強了彈簧座本體的邊沿厚度,增強了耐壓能力。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氣門彈簧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彈簧座本體內的槽孔孔徑長短不一,并采用分段設置,可以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上環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外氣門彈簧的通孔,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固定內氣門彈簧的定位孔,方便彈簧固定,彈簧側向穩定,不容易脫出;彈簧座本體上下開口處設置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并在第一連接部上設置第一凸緣,在第二連接部上設置第二凸緣,增強了彈簧座本體的邊沿厚度,增強了耐壓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仰視圖;
圖3為實施例的軸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1、彈簧座本體;2、槽孔;21、小孔徑圓柱通孔;22、大孔徑圓柱通孔;23、錐形通孔;3、通孔;4、定位孔;5、第一連接部;51、第一凸緣;6、第二連接部;61、第二凸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目前采用彈簧限制噴油泵柱塞軸向自由度的柱塞,這種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由于柱塞尾部臺階軸大于柱塞體積尺寸,柱塞頸部直徑小于柱塞尾部大端直徑,需要設計或增加輔助零件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不僅增加了結構的復雜性,而且裝配結構不易協調,柱塞大端進入困難,彈簧側向不穩定,易從柱塞脫出導致故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門彈簧座,方便彈簧固定,彈簧側向穩定,不容易脫出。在彈簧座本體內設置槽孔,在彈簧座本體內的槽孔孔徑長短不一,并采用分段設置,可以限制柱塞的軸向自由度,大孔徑圓柱通孔的側壁上環設有若干用于固定外氣門彈簧的通孔,彈簧座本體下開口上分布有若干用于固定內氣門彈簧的定位孔,方便彈簧固定,彈簧側向穩定,不容易脫出;彈簧座本體上下開口處設置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并在第一連接部上設置第一凸緣,在第二連接部上設置第二凸緣,增強了彈簧座本體的邊沿厚度,增強了耐壓能力。
一種氣門彈簧座,如圖1,包括彈簧座本體1,在彈簧座本體1的上端開口處設有第一連接部5,在彈簧座本體1的下端開口處設有第二連接部6,在彈簧座本體1側壁上環設有若干通孔3,所述通孔3等間距排布,在通孔22內設有內螺紋。
如圖2,彈簧座本體1上下開口設置,在彈簧座本體1中間設有槽孔2,彈簧座本體1上開口的孔徑小于彈簧座本體1下開口的孔徑,在彈簧座本體1的下開口上等間距設有若干定位孔4,定位孔4用于固定內氣門彈簧,所述定位孔4的深度設置為2至6毫米。
如圖3,彈簧座本體1上的槽孔2包括設置在彈簧座本體1上開口處的小孔徑圓柱通孔21,設置在彈簧座本體1下開口處的大孔徑圓柱通孔22,以及設置在小孔徑圓柱通孔21與大孔徑圓柱通孔2之間的錐形通孔23。
彈簧座本體1上位于小孔徑圓柱通孔21的外側設有第一連接部5,第一連接部5上設有第一凸緣51。
彈簧座本體1上位于大孔徑圓柱通孔22的外側設有第二連接部6,所述第二連接部6上設有第二凸緣61。
錐形通孔23的孔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且錐形通孔23上端孔徑大于等于小孔徑圓柱通孔21的孔徑,所述錐形通孔23下端孔徑小于等于大孔徑圓柱通孔22的孔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