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動機氣門挺柱,屬于發動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當今車用發動機向高速強化、低能耗、低排放方向發展,促使發動機對其零部件提出越來越苛刻的工況要求。氣門挺柱、凸輪是發動機配氣機構重要摩擦副之一。氣門挺柱工作條件十分苛刻,發動機運轉時,氣門挺柱工作面承受很高的變載荷和沖擊載荷。氣門挺柱在交變的沖擊力作用下要保持一定的動態穩定性,就必須具有較高的耐磨、耐腐蝕等性能。對柴油機而言,作為發動機配氣機構中的氣門挺柱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不僅是保證發動機的動力性、經濟性、使用可靠性的重要條件,也是保證發動機的排放穩定性的重要條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整體使用壽命、產品技術穩定性好的耐磨型氣門挺柱。
本實用新型包括氣門挺柱主體,在所述氣門挺柱主體的上端面設置原位合成顆粒增強鎳基復合涂層。
本實用新型基于發動機配氣機構中,氣門挺柱、凸輪組成一對重要摩擦副工作特性及當今發動機技術進步的迫切要求,將毛坯鑄造、粗車外圓、粗車總長及端面、粗磨外圓后得到的氣門挺柱狀主體1的端面涂金屬陶瓷粉,采用激光表面改性新技術直接在普通CrCu低合金鑄鐵或球墨鑄氣門挺柱工作表面形成層深可控的、與基材呈牢固冶金結合的原位自生顆粒增強Ni基復合涂層,復合涂層具有優良的耐熱、耐摩、抗氧化性能以及高的高溫強度和硬度,具備制造大功率發動機氣門挺柱所必須的特性,將日益廣泛的應用于汽車,大功率的發動機,以及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甲醛燃料發動機。
本實用新型所述原位合成顆粒增強鎳基復合涂層的顯微硬度為850~1200HV0.2。
本實用新型所述原位合成顆粒增強鎳基復合涂層的厚度為2~4mm。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門挺柱主體為CrCu低合金鑄鐵或球墨鑄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包括CrCu低合金鑄鐵氣門挺柱主體1,在CrCu低合金鑄鐵氣門挺柱主體1的上端面設置顯微硬度為850~1200HV0.2、涂層的厚度為2~4mm的原位合成顆粒增強鎳基復合涂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