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用汽油機,特別是一種缸頭蓋及其通用汽油機。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通用汽油機裝配在應用終端后,由于終端的振動幅度較大,使得現有結構的設置在通用汽油機缸頭內的呼吸閥無法防止機油的噴出,導致機油的浪費以及污染環境,同時,還不能有效的提供負壓。
在CN201401239Y中公開了名稱為“一種氣缸頭蓋”的實用新型專利。它包括外蓋、呼吸閥片和內蓋,所述呼吸閥片的正投影為矩形和半圓形的組合形。在該結構的氣缸頭蓋中,雖然能夠擋住一部分的機油,但是由于結構的缺陷,仍然存在機油噴出的現象發生。
在CN204082356U中公開了名稱為“具有油氣分離結構的氣缸頭蓋及其發動機”的實用新型,它包括氣缸頭蓋本體和設置與所述氣缸頭蓋本體外端面的呼吸腔,呼吸腔底部設有連通氣缸頭蓋內腔的呼吸口、連通曲軸箱的回油孔和連通發動機進氣管的通氣孔,呼吸腔內還設有連通呼吸口與回油孔的迷宮狀通道且呼吸腔頂部固定有用于密封呼吸腔的呼吸腔蓋。雖然上述結構的氣缸頭能夠進行一部分油氣的分離,但是該結構仍然存在如下的不足:1.如果氣體中含有大量油滴,泄氣閥不能阻止油滴進入呼吸腔;2.如果冷卻的機油過多,回油孔回油能力有限,導致機油存留于呼吸腔中,不能保證充分冷卻;3.由于無法保證充分冷卻,機油會進入燃燒室,造成燒機油現象以及積碳現象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機油噴出的用于通用汽油機上的呼吸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缸頭蓋,包括缸頭蓋本體,在所述缸頭蓋本體內腔水平設置有將缸頭蓋內腔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呼吸閥隔板,在所述呼吸閥隔板上設置有用于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呼吸閥,在所述缸頭蓋本體上設置有與上腔室連通的出氣嘴,在所述上腔室內設置有迷宮機構,在所述下腔室內且位于呼吸閥隔板下方水平設置有與呼吸閥隔板連接的擋油板,所述擋油板外沿與缸頭蓋本體內壁具有間隙。
其中,所述迷宮機構包括平行設置且錯位布置的迷宮擋板A和迷宮擋板B,所述迷宮擋板A和迷宮擋板B將上腔室分隔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出氣嘴和呼吸閥分別與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連通,在所述第二腔室內設置有鋼絲網。
進一步,所述迷宮擋板A的上端面和迷宮擋板B的上端面均與缸頭蓋本體的頂面連接,所述迷宮擋板A的下端面和迷宮擋板B的下端面均與呼吸閥隔板具有間隙,在所述間隙內設置有密封墊。
為了便于分離出的機油及時回到箱體內,在所述呼吸閥隔板上且位于呼吸閥隔板最低位設置有回油孔。
一種安裝有所述的缸頭蓋的通用汽油機,所述通用汽油機的上安裝有該缸頭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巧妙、使用可靠的優點,采用它在動力或終端運行過程中大幅振動時,能夠防止機油噴出現象的發生,降低發動機的機油消耗,防止燒機油和積碳現象的發生,延遲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2的B-B剖視圖;
圖5為圖2的C-C剖視圖;
圖6為圖1的D-D剖視圖;
圖7為圖1的E-E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替代,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2、3、4、5、6、7所示,一種缸頭蓋,包括缸頭蓋本體1,在所述缸頭蓋本體1內腔水平設置有將缸頭蓋內腔分隔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呼吸閥隔板2,在所述呼吸閥隔板2上設置有用于連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呼吸閥3,在所述缸頭蓋本體1上設置有與上腔室連通的出氣嘴4,在所述上腔室內設置有迷宮機構,在所述下腔室內且位于呼吸閥隔板2下方水平設置有與呼吸閥隔板2連接的擋油板5,所述擋油板5外沿與缸頭蓋本體1內壁具有間隙。
其中,上述迷宮機構包括平行設置且錯位布置的迷宮擋板A6和迷宮擋板B7,所述迷宮擋板A6和迷宮擋板B7將上腔室分隔為第一腔室8、第二腔室9和第三腔室10,所述出氣嘴4和呼吸閥3分別與第一腔室8和第三腔室10連通,在所述第二腔室9內設置有鋼絲網11。
進一步描述,在所述迷宮擋板A6的上端面和迷宮擋板B7的上端面均與缸頭蓋本體1的頂面連接,所述迷宮擋板A6的下端面和迷宮擋板B7的下端面均與呼吸閥隔板具2有間隙,在所述間隙內設置有密封墊12。
為了使得分離后的機油回到箱體內,在所述呼吸閥隔板2上且位于呼吸閥隔板2最低位設置有回油孔13,這樣做能夠防止機油存積在第二腔室,導致堵塞。
在本實用新型中,發動機運行時,通過擋油板5阻擋大部分飛濺的機油,油氣混合物通過閥片式呼吸閥3進入迷宮結構,經過迷宮擋板A6、迷宮擋板B7、鋼絲網11達到油氣分離,解決了發動機廢氣管噴機油的問題,大大降低了機油消耗量。
一種安裝有所述的缸頭蓋的通用汽油機,所述通用汽油機的上安裝有該缸頭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