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燃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強化冷卻裝置的風冷內燃機。
背景技術:
現有小型風冷內燃機,冷卻風扇都是在曲軸前端飛輪上直接鑄出的或者也有用單獨的風扇安裝在該飛輪上的,該風扇都是采用軸向進風,徑向出風的離心式風扇,由于受到結構等限制,其冷卻風量有限,造成現有的小型風冷內燃機的冷卻效果較差、熱負荷較高,直接影響小型風冷內燃機的工作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降低風冷內燃機機油溫度及熱負荷、顯著提高其工作運行可靠性的具有強化冷卻裝置的風冷內燃機。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具有強化冷卻裝置的風冷內燃機,包括風冷內燃機本體,所述風冷內燃機本體具有機殼、于所述機殼內由曲軸和曲軸前端飛輪共同構成的動力傳導裝置、于所述機殼內驅動連接所述動力傳導裝置的發動機,于所述機殼內驅動連在所述飛輪上的離心風扇,所述機殼于對應所述離心風扇的位置上設有進風口,其中,還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經由所述進風口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動力傳導裝置上的傳動裝置,還包括于所述機殼外連在所述傳動裝置上的軸流風扇、罩于所述軸流風扇外圍并固接在所述機殼上的導風罩。
作為優選,所述傳動裝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飛輪上的傳動軸,所述軸流風扇連在所述傳動軸上。
作為優選,所述傳動裝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曲軸前端上的延展軸,所述軸流風扇連在所述延展軸上。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傳動裝置、軸流風扇和導風罩從而構成了一個強化冷卻裝置,可降低風冷內燃機機油溫度及熱負荷、顯著提高其工作運行可靠性。具體而言,通過傳動裝置帶動軸流風扇并在導風罩的導流下,可以在外部把冷卻內燃機用的自然風先加壓到一定程度、加壓后的空氣通過導風罩引導給小型內燃機原有的內置離心風扇進行進一步加壓,由此,可以提高冷卻的風量及風壓、降低小型風冷內燃機機油溫度及熱負荷、提高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1。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2。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1。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2。
1、風冷內燃機本體; 2、機殼;
3、曲軸; 4、飛輪;
5、發動機; 6、傳動軸;
7、軸流風扇; 8、延展軸;
9、導風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強化冷卻裝置的風冷內燃機,包括風冷內燃機本體1,所述風冷內燃機本體具有機殼2、于所述機殼內由曲軸3和曲軸前端飛輪4共同構成的動力傳導裝置、于所述機殼內驅動連接所述動力傳導裝置的發動機5,于所述機殼內驅動連在所述飛輪上的離心風扇(圖中未示出),所述機殼于對應所述離心風扇的位置上設有進風口(圖中未示出),其中,還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經由所述進風口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動力傳導裝置上的傳動裝置,還包括于所述機殼外連在所述傳動裝置上的軸流風扇7、罩于所述軸流風扇外圍并固接在所述機殼上的導風罩9。
請參閱圖1至圖2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飛輪上的傳動軸6,所述軸流風扇連在所述傳動軸上。
請參閱圖3至圖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所述傳動裝置包括一端位于所述機殼外、中段穿透所述機殼、另一端于所述機殼內連在所述曲軸前端上的延展軸8,所述軸流風扇連在所述延展軸上。
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