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及其拋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292612閱讀:5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及其拋光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及其拋光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等離子電 漿拋光機構及其拋光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拋光技術包括滾筒拋光(機械化學拋光)、機械拋光、化學拋光、電解拋光和 電漿拋光等拋光技術,電漿拋光機就是適用于電漿拋光技術的設備,與電漿拋光相比,滾筒 拋光(機械化學拋光)和機械拋光花費時間過長,電解拋光和化學拋光不但污染嚴重而且 拋光效果差、綜合成本高,而電漿拋光不但拋光效果好、效率高而且無污染.電漿拋光機的 拋光原理是利用高壓高電流配合環保的化學品在高溫下產生電漿即等離子來磨擦工件表 面,達到拋光效果,拋光時,工件接陽極,將帶電的工件浸入裝有帶負電的高溫電漿溶液中, 所施加的電壓為200-400V不等,工件表面會出現穩定的等離子體層,該等離子體層會把被 處理表面與電漿質水溶液隔開,從而導致工件表面與電漿溶液蒸汽之間產生強烈的等離子 化學反應和電化學反應,使被處理表面產生陰極氧化,同時又使陰極氧化層受到化學侵蝕, 在氧化速度與侵蝕速度相當時出現拋光效果,使工件表面光澤度上升及反射率提高。另, 被拋光工件表面被施加足夠高的電壓后,它和氣體層、蒸汽、電漿液之間產生很高的電場強 度,使表面微觀凸起部位被削平,達到去毛刺和拋光效果,其中拋光速率隨著外加電場的增 加而增加,拋光速度可達到傳統拋光方法的十倍左右。傳統的電漿拋光機包括裝有高溫和高電壓的電漿溶液且與陰極相連的電漿槽、與 陽極電連接的掛具,拋光時,所述電漿槽通電,拋光工件掛在所述掛具上并通電,將上述帶 電的工件浸入電漿槽中進行電漿拋光,工件拋光完成后(具體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定)將掛 具拉出所述電漿槽,并將工件從所述掛具上取下來,整個電漿拋光過程完成,由于電漿拋光 的速度很快,需要不斷重復地將掛有待拋光工件的掛具浸入所述電漿槽并將掛有已拋光好 的工件的掛具拉起,在這個過程中,當將掛具從所述電漿槽拉起、將已拋光工件從所述掛具 上取下來并掛上待拋光工件的這一段時間里,所述電漿槽有將近一半的時間是處于空閑狀 態上的,傳統的電漿拋光機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點。因此,急需一種成本低、效率高的電漿拋光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效率高的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效率高、可智能控制的等離子電漿拋光 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包括第 一電漿拋光機構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包括與陽極電連接的第一掛 具、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掛具上下移動的 第一升降機構;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與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相同,包括第二掛具、第二電漿槽、第二升降機構。較佳地,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 構包括電動機、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纏繞在所述齒輪上并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鏈條;所述升 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固定板和掛具升降臂,所述升降滑塊一端固定在所述鏈條上,另 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與掛具升降臂固定連接,所述掛具升降臂 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固定;所述電動機驅動所述齒輪轉動,所述齒輪帶動所述鏈條移動, 所述鏈條帶動所述升降滑塊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滑塊通過所述固定板帶動所述掛具升降臂 上下移動。通過鏈條來傳動電動機的動力使得固定在鏈條上的升降滑塊穩定的上升、下降, 減少不必要的振動,而所述固定板使得所述升降滑塊和所述掛具升降臂牢固的固定在一 起,防止由于掛具和工件過重而造成掛具升降臂的斷裂或變形。本實用新型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包括電漿拋光整流機、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和 智能控制系統;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提供直流電源給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所述等離子電 漿拋光機構包括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包括與所 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陽極電連接的第一掛具、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 的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掛具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機構;所述第二 電漿拋光機構與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相同,包括第二掛具、第二電漿槽、第二升降機構; 所述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跳轉系統和升降控制系統;所述跳轉系統一端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 機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相連,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一定頻 率輪流通電和斷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與所述跳轉系統相 同頻率輪流升降,且所述第一掛具或第二掛具升降時處于通電狀態。開始工作時,所述跳轉 系統控制第一掛具通電、第二掛具斷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下降并逐漸 浸入到第一電漿槽的高溫電漿溶液中,掛在第一掛具上的工件開始電漿拋光,當電漿拋光 完成時,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上升并逐漸脫離第一電漿槽,當第一掛具脫 離第一電漿槽后,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停止上升,與此同時,所述跳轉系統 控制所述第一掛具斷電、第二掛具通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二掛具下降并逐漸 浸入所述第二電漿槽中,以此重復將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輪流浸入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 電漿槽的高溫電漿溶液中,對掛在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上的工件輪流進行電漿拋光。較佳地,所述升降控制系統包括限位開關、升降控制閥和中央處理器,所述限位 開關包括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第一掛具下限位開關、第二掛具上限位開關、第二掛具下限 位開關,所述限位開關用于檢測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是否處于上限位或下限位;所述 升降控制閥包括第一升降控制閥、第二升降控制閥,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閥用于控制所述第 一升降機構的動作,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機構的動作;所述中央處 理器包括存儲電漿拋光時間值的存儲單元、測量一次電漿拋光持續時間的計時單元、判斷 單元和指令單元,所述判斷單元與所述限位開關、存儲單元及計時單元相連且對之發出的 信號進行處理判斷,所述指令單元一端與所述判斷單元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升降控制閥相 連,并根據所述判斷單元發來的判斷信號向所述升降控制閥發出指令。本實用新型通過限 位開關來檢測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運行的位置,使得第一掛具或第二掛具到達最高點 或者最低點時,及時停止上升或下降,其中,所述升降控制閥與所述指令單元相連,通過所 述指令單元下達的指令可以方便及時地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和第二升降機構的動作,所述第一升降機構控制所述第一掛具的上升、下降和停止,所述第二升降機構控制所述第二 掛具的上升、下降和停止。較佳地,所述判斷單元包括判斷所述限位開關是否發出信號的第一判斷單元、判 斷電漿拋光持續時間是否等于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值的第二判斷單元;所述指令單元包括 第一指令單元、第二指令單元和第三指令單元,所述第一判斷單元一端與所述限位開關相 連,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指令單元和第二指令單元相連,所述第二判斷單元一端分別與 所述存儲單元和計時單元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三指令單元相連,所述升降控制閥分別與 所述第一指令單元、第二指令單元和第三指令單元相連。所述第一指令單元在所述限位開 關發出信號時向第一升降控制閥或第二升降控制閥發出停止運行指令,所述第二指令單元 在所述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動作或第二掛具上限位開關動作時對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閥或 第一升降控制閥發出下降指令,所述第三指令單元在所述第二判斷單元發出判斷信號時對 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閥或第二升降控制閥發出上升指令。第一判斷單元使得所述第一掛具和 第二掛具能夠在處于上限位或下限位時自動及時的停止上升或下降,第二判斷單元使得本 實用新型可以智能地判斷掛具上的工件的電漿拋光,在電漿拋光完成后及時停止,結合上 述第一指令單元、第二指令單元和第三指令單元使得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可以自動及時的 輪流浸入/脫離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且智能的輪流完成電漿拋光工作,有效的 控制工件電漿拋光的效果。較佳地,所述跳轉系統包括跳轉開關和跳轉控制器,所述跳轉開關一端與所述電 漿拋光整流機的陽極相連,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相連;所述跳轉控制器 包括變頻單元、通電指令單元;所述變頻單元一端與原始方波信號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通電 指令單元相連,所述通電指令單元另一端與所述跳轉開關相連;所述變頻單元將原始方波 信號轉換成一定頻率的方波信號;所述通電指令單元在所述方波信號處于上升沿時發出第 一掛具通電指令和第二掛具斷電指令,并在所述方波信號處于下降沿時發出第一掛具斷電 指令和第二掛具通電指令。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上述轉換過的方波信號的頻率輪流 的通電和斷電,使掛具通斷電的頻率準確,通斷電時動作動作快速。較佳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控溫系統,所述控溫系統控制所述高溫電漿溶 液的溫度;所述控溫系統包括對所述高溫電漿溶液加熱的升溫機構、檢測所述高溫電漿溶 液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儲存電漿拋光溫度值的溫度存儲單元、判斷高溫電漿溶液溫度是否 小于電漿拋光溫度值的溫度判斷單元、以及在高溫電漿溶液溫度小于拋光溫度值時對所述 升溫機構發出升溫指令的溫度指令單元;所述溫度判斷單元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 和溫度存儲單元相連,所述溫度判斷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溫度指令單元相連,所述溫度指 令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升溫機構相連。可以通過控溫系統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的、智能的 控制電漿槽內的溫度,不需人工操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判斷及時準確。較佳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液位控制系統,所述液位控制系統包括下液位 傳感器、上液位傳感器、進水閥、液位判斷單元和液位指令單元,所述液位判斷單元的一端 分別與所述下液位傳感器和上液位傳感器相連,所述液位判斷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液位指 令單元相連,所述液位指令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進水閥相連。所述下液位傳感器和所述上 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內的高溫電漿溶液的液位,所述液位判 斷單元判斷所述下液位傳感器或上液位傳感器是否發出信號,所述液位指令單元在所述下液位傳感器或上液位傳感器發出信號時向所述進水閥發出打開或關閉指令。所述液位控制 系統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內高溫電漿溶液的液位,可以防止電漿槽液 位較低致使電漿拋光無法正常完成,或者液位較高時溢出發生意外,使得本實用新型自動 控制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的液位,不需人工操作,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判斷及 時準確。較佳地,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 構包括電動機、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纏繞在所述齒輪上并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鏈條;所述升 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固定板和掛具升降臂,所述升降滑塊一端固定在所述鏈條上,另 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與所述掛具升降臂固定連接,所述掛具升 降臂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固定;所述電動機驅動所述齒輪轉動,所述齒輪帶動所述鏈條 移動,所述鏈條帶動所述升降滑塊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滑塊通過所述固定板帶動所述掛具 升降臂上下移動。通過鏈條來傳動電動機的動力使得固定在鏈條上的升降滑塊穩定的上 升、下降,減少不必要的振動,而固定板使得所述升降滑塊和所述掛具升降臂牢固的固定在 一起,防止由于掛具和工件過重而造成掛具升降臂的斷裂或變形。較佳地,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輸入電壓為380伏特,輸出電壓介于200伏特至 400伏特之間,輸出電流介于100安培至2000安培之間;所述高溫電漿溶液的溫度介于70 攝氏度至100攝氏度之間。在上述輸出電壓、輸出電流和電漿溶液溫度的范圍內,工件電漿 拋光的效果會更好、效率更高。較佳地,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還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和所述第 二電漿拋光機構外的拋光機外殼、位于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上方的安全門、以及控制 所述安全門打開和關閉的安全門電磁閥,所述安全門與所述拋光機外殼活動連接,所述安 全門與所述安全門電磁閥電連接。所述電漿拋光工作由于都是在高電壓高電流下工作,而 所述安全門的設立,可以保證整個系統工作時工作人員的安全,減少了電漿拋光過程中的 安全隱患,有效地預防了意外的發生。較佳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觸摸屏控制系統、循環排風系統、計數系統和變 頻調速系統,所述觸摸屏控制系統包括手動操作面板和觸摸屏操作面板;循環排風系統位 于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上方;所述計數系統記錄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完成 電漿拋光工件的件數;所述變頻調速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的升降速度。當所 述工件浸入所述電漿槽并進行電漿拋光時,電漿槽會發生激烈的等離子化學反應和電化學 反應,在這個過程中,電漿槽會放出蒸氣和氣體,因此,需要在所述電漿槽上方設立循環排 風系統,使得上述反應產生的氣體和蒸氣能夠及時的排放出去,以防止太過的氣體阻礙電 漿拋光工藝。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可以對不同類型、不同大小的工件進行電漿拋光,由 于不同種類的工件的重量各有不同,而設定所述變頻調速系統可以自由的調節所述掛具上 升和下降的速度。而計數系統則可以記錄在一段時間內,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完成的 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員進行統計、記錄工作。觸摸屏控制系統可以方便工作人員直接通過操 作面板下達運行指令,設定拋光時間值和拋光溫度值等等,并可以通過顯示面板并直觀的 觀測到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態,方便人工檢測整個系統的過程和結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包括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跳轉系統和升降 控制系統,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由兩個相對獨立的具有升降機
7構的電漿拋光機構組成,又通過升降控制系統和跳轉系統的配合,控制兩個電漿拋光機構 的掛具輪流帶電和斷電的同時輪流進行升降動作,使得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的第一掛具 帶電并進行電漿拋光工作時,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的第二掛具斷電并處于切換工件的過 程,當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的電漿拋光工作完成時,第二電漿拋光機構的第二掛具通電并開 始進行電漿拋光工作,此時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的第一掛具斷電并處于換工件過程,從而使 得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一直處于工作狀態,工作過程中所使用電都是由于電漿拋光消 耗掉的,從而防止的傳統電漿拋光時一半電被無意義的浪費現象;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所 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使一個人可以同時操作兩臺電漿拋光機構,一反在現有的電漿拋光 時,一個人只能操作一個電漿拋光機構的人力資源浪費行為,而且通過升降機構和智能控 制系統的配合,本實用新型可以智能自動的完成掛具的上升/下降、斷電/通電。因此,與 現有技術相比,使用同樣多的電、同樣長的時間,本實用新型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可以 生產出多一倍的工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節省人力、可智能控制的優點。

[0020]圖Ia是本實用新型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1]圖Ib是本實用新型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的又一結構示意圖。[0022]圖2a是本實用新型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與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連接示意圖。[0023]圖2b是本實用新型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的升降控制系統的示意圖。[0024]圖3是本實用新型智能控制系統的功能框圖。[0025]圖4是本實用新型升降控制系統的功能框圖。[0026]圖5是本實用新型溫度保護系統的功能框圖。[0027]圖6是本實用新型液位控制系統的功能框圖。[0028]圖7是本實用新型循環排風系統結構示意圖。[0029]圖8是本實用新型安全門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9是本實用新型安全門的工作示意圖。[0031]圖10是本實用新型觸摸屏控制系統的示意圖。[0032]圖11是本實用新型升降控制系統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a和圖Ib所示,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20包括第一電漿拋光機構21、與 第一電漿拋光機構21相同的第二電漿拋光機構22,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21包括與陽極 電連接的第一掛具212、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211、以及驅動所 述第一掛具212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機構213,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22與所述第一電漿 拋光機構21的結構相同,包括第二掛具222、第二電漿槽221和第二升降機構223。較佳者,所述第一升降機構213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 動機構包括電動機(圖中未示)、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231、纏繞在所述齒輪231上并與所 述齒輪231嚙合的鏈條232 ;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233、固定板234和掛具升降 臂235,所述升降滑塊233 —端固定在所述鏈條232上,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234固定連 接,所述固定板234另一端與所述掛具升降臂235固定連接,掛具升降臂235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212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機驅動所述齒輪231轉動,所述齒輪231帶動所述鏈條 232移動,所述鏈條232帶動所述升降滑塊233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滑塊233通過固定板234 帶動所述掛具升降臂235上下移動。具體地,所述掛具升降臂235與所述固定板234固定 連接在一起且形成一個倒三角,與傳統的電漿拋光機的長桿狀掛具升降相比,本實用新型 倒三角狀的掛具升降臂235不但重量較輕,而且結構穩定,承載量大,不易變形。另,第二升 降機構223與第一升降機構213結構相同,在此就不再詳細介紹。如圖2a、圖2b和圖3所示,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包括電漿拋光整流機10、等 離子電漿拋光機構20、以及智能控制系統;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20包括第一電漿拋光 機構21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22,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21包括第一掛具212、裝有高溫 電漿溶液且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211、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掛 具212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機構213,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22與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 21相同,包括第二掛具222、第二電漿槽221和第二升降機構223 ;所述智能控制系統包括 跳轉系統40和升降控制系統30,所述跳轉系統40 —端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10相連、另 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掛具212和第二掛具222相連,并控制所述第一掛具212和第二掛具 222以一定頻率輪流通電和斷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30控制所述第一掛具212和第二掛具 222以與所述跳轉系統40相同的頻率輪流升降,且所述第一掛具或第二掛具升降時處于通 電狀態。其中,電漿拋光整流機10通過一條控制線與所述智能控制系統相連,并將陰極電 線由電漿拋光整流機10接到所述第一電漿槽211和第二電漿槽221內,將陽極電線由電漿 拋光整流機10接到第一掛具212和第二掛具222上。參考圖5,詳細說明所述升降控制系 統30的具體結構和功能較佳者,所述升降控制系統30包括限位開關31、升降控制閥32和中央處理器 33,所述限位開關31包括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311、第一掛具下限位開關312、第二掛具上 限位開關313、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314,所述限位開關31用于檢測所述第一掛具212和第 二掛具222是否處于上限位或下限位;所述升降控制閥32包括第一升降控制閥321、第二 升降控制閥322,第一升降機構控制閥321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機構213的上升、下降和停止 運行,第二升降機構控制閥322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23的上升、下降和停止運行;所述 中央處理器33包括存儲電漿拋光時間值的存儲單元331、測量一次電漿拋光持續時間的計 時單元332、判斷單元35和指令單元34,所述判斷單元35與所述限位開關31、存儲單元331 和計時單元332相連,且對所述限位開關31、存儲單元331和計時單元332發出的信號進行 處理判斷,所述指令單元34 —端與所述判斷單元35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升降控制閥32相 連,并根據所述判斷單元35發來的判斷信號向升降控制閥32發出指令。具體地,如圖4所示,所述判斷單元35包括第一判斷單元351和第二判斷單元 352,所述指令單元34包括第一指令單元341、第二指令單元342和第三指令單元343 ;所 述第一判斷單元351 —端與限位開關31相連,另一端與第一指令單元341和第二指令單 元342相連,判斷所述限位機構31是否發出信號;所述第二判斷單元352 —端與存儲單元 331、計時單元332相連,另一端與第三指令單元343相連,判斷所述電漿拋光的持續時間是 否等于所述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第一指令單元341和第二指令單元342的一端與第一判 斷單元351相連,另一端與升降控制閥32相連,第一指令單元341根據第一判斷單元351 發出的信號向升降控制閥32發出相應的停止運行指令,第二指令單元342根據第一判斷單向升降控制閥32發出相對的下降指令;第三指令單元一端與第二判斷單 元相連,另一端與升降控制閥32相連,根據第二判斷單元352發出的信號向升降控制閥32 發出相應的上升指令。詳述判斷單元35和指令單元34的工作原理當第一掛具下限位開關312動作時,所述第一判斷單元351向第一指令單元341 發出相應的判斷信號,第一指令單元341向第一升降控制閥321發出停止運行指令;當第 一掛具上限位開關311動作時,所述第一判斷單元351向第一指令單元341和第二指令單 元342發出相應的判斷信號,第一指令單元341向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閥321發出停止運行 指令,第二指令單元342向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下降指令;當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 314動作時,所述第一判斷單元351向第一指令單元341發出相應的判斷信號,第一指令單 元341向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停止運行指令;當第二掛具上限位開關313動作時,所述 第一判斷單元351向第一指令單元341和第二指令單元342發出相應的判斷信號,第一指 令單元341向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停止運行指令,第二指令單元342向所述第一 升降控制閥321發出下降指令。所述第一判斷單元351發出第一掛具下限位信號或者第二 掛具下限位信號的判斷信號后,所述第二判斷單元352開始判斷計時單元332測量的電漿 拋光持續時間是否等于存儲單元331儲存的電漿拋光時間值,當電漿拋光持續時間等于存 儲的電漿拋光時間時,第二判斷單元352向第三指令單元343發出相應的完成電漿拋光判 斷信號,所述第三指令單元343向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閥321或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上 升指令。較佳者,所述跳轉系統40包括跳轉開關41和跳轉控制器42,所述跳轉開關41 一 端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10的陽極相連,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掛具212和所述第二掛具 222相連;所述跳轉控制器42包括變頻單元421、通電指令單元422 ;所述變頻單元421用 于將原始方波信號43轉換成一定頻率的方波信號,所述變頻單元421—端與原始方波信號 43相連,另一端與指令單元422相連;所述通電指令單元422與所述跳轉開關41相連,所 述通電指令單元422在所述方波信號處于上升沿時發出第一掛具通電指令和第二掛具斷 電指令,并在所述方波信號處于下降沿時發出第一掛具斷電指令和第二掛具通電指令。其 中,所述跳轉系統轉換成的方波頻率和所述第一夾具212和第二夾具222輪流升降的頻率 一致,且當所述跳轉系統40發出上升的脈沖信號的同時,所述升降控制系統30發出第一掛 具下降指令,升降控制系統30開始控制第一掛具212升降;同樣的,當所述跳轉系統40發 出下降的脈沖信號時,所述升降控制系統30發出第二掛具下降指令,升降控制系統30開始 控制第二掛具222升降。較佳地,如圖5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控溫系統53,用于控制所述高溫電 漿溶液的溫度;所述控溫系統53包括對所述高溫電漿溶液加熱的升溫機構535、檢測所述 高溫電漿溶液溫度的溫度傳感器531、儲存拋光溫度值的溫度存儲單元532、判斷高溫電漿 溶液溫度是否小于拋光溫度值的溫度判斷單元533、以及在高溫電漿溶液溫度小于拋光溫 度值時對所述升溫機構發出升溫指令的溫度指令單元534。所述溫度判斷單元533的一端 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531和溫度存儲單元532相連,所述溫度判斷單元533的另一端與 所述溫度指令單元534相連,所述溫度指令單元534的另一端與所述升溫機構535相連。通 過控溫系統53本實用新型可以自動的、智能的控制電漿槽內的溫度,不需人工操作,節省 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判斷及時準確。
10[0041]較佳者,如圖6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液位控制系統54,控制第一電漿槽 211和第二電漿槽221的液位;所述液位控制系統54包括下液位傳感器541、上液位傳感 器542、進水閥543、判斷所述下液位傳感器或上液位傳感器是否發出信號的液位判斷單元 545、在所述下液位傳感器或上液位傳感器發出信號時向所述進水閥發出打開或關閉指令 的液位指令單元546。其中,所述液位判斷單元543的一端分別與所述下液位傳感器541和 上液位傳感器542相連,所述液位判斷單元543的另一端與所述液位指令單元544相連,所 述液位指令單元544的另一端與所述進水閥545相連。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工作時, 當所述下液位傳感器541發出信號時,所述液位判斷單元545向所述液位指令單元546發 出低位報警信號,所述液位指令單元546向所述進水閥543發出打開信號,所述進水閥543 打開,第一電漿槽211或第二電漿槽221內注入電漿溶液,當電漿槽內的液位上升到液位上 限位時,上液位傳感器542發出信號,所述液位判斷單元545向所述液位指令單元546發出 上位報警信號,所述液位指令單元546向所述進水閥543發出關閉信號。其中,所述下液位 傳感器541、上液位傳感器542、進水閥543均具有兩組,分別安裝在第一電漿槽211和第二 電漿槽221內。較佳者,所述第一升降機構213包括升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 動機構包括電動機(圖中未示)、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231、纏繞在所述齒輪231上并與所 述齒輪231嚙合的鏈條232 ;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233、固定板234和掛具升降 臂235,所述升降滑塊233 —端固定在所述鏈條232上,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234固定連接, 所述固定板234另一端與所述掛具升降臂235固定連接,掛具升降臂235另一端與所述第 一掛具212固定連接;所述電動機驅動所述齒輪231轉動,所述齒輪231帶動所述鏈條232 移動,所述鏈條232帶動所述升降滑塊233上下移動,所述升降滑塊233通過固定板234帶 動所述掛具升降臂235上下移動。具體地,所述掛具升降臂235與所述固定板234固定連 接在一起且形成一個倒三角,與傳統的電漿拋光機的長桿狀掛具升降相比,本實用新型倒 三角狀的掛具升降臂235不但重量較輕,而且結構穩定,承載量大,不易變形。另,第二升降 機構223與第一升降機構213結構相同,在此就不再詳細介紹。較佳者,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輸入電壓為380伏特,輸出電壓介于200伏特至 400伏特之間,輸出電流介于100安培至2000安培之間;所述高溫電漿溶液的溫度介于70 攝氏度至100攝氏度之間。在上述輸出電壓、輸出電流和高溫電漿溶液溫度的范圍內,工件 電漿拋光的效果會更好、效率更高。具體地,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輸出電壓為280V,此時 工件電漿拋光的效果最好,具體根據工件的不同決定,輸出電流則根據工件的量和工件大 小決定的,一般情況下最佳電漿拋光的溫度為90°C。較佳者,如圖8和圖9所示,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還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電漿 拋光機構21和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22外的拋光機外殼24、第一電漿槽211第一安全門 251、第二電漿槽221上方的第二安全門252、以及控制所述安全門25打開和關閉的安全門 電磁閥(圖中未示),所述第一安全門251和第二安全門252與所述拋光機外殼24活動連 接且與所述安全門電磁閥電連接,所述安全門電磁閥的另一端與智能控制系統相連,所述 智能控制系統控制安全門電磁閥的動作。所述拋光機外殼24在所述第一電漿槽211、第二 電漿槽221與第一升降機構213、第二升降機構223之間的側壁開設有供所述掛具升降臂 235上下運動的兩個升降孔241。其中,圖8為所述第一安全門251和第二安全門252關閉
11的示意圖,圖9為安全門打開的示意圖,從圖9中可以看到,所述第一安全門251和第二安 全門252均與所述拋光機外殼24滑動連接,且所述第二安全門252完全打開,第一安全門 251半開。電漿拋光工作開始時,關閉第一安全門251后,第一掛具212開始通電,掛在第一 掛具212上的工件浸入高溫電漿溶液中并開始電漿拋光,當電漿拋光完成后,第一掛具斷 電,第一安全門251打開,同樣的,第二掛具222通電前,關閉第二安全門252,第二掛具222 斷電后,再打開第二安全門252,從而保證當第一掛具212或第二掛具222通電時,第一安全 門251或第二安全門252 —定處于關閉狀態,只有在第一掛具212或第二掛具222斷電后, 第一安全門251或第二安全門252才能打開,使得工作人員在整個系統工作時,都不會接觸 到掛具上的高電壓高電流,減少了電漿拋光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有效地預防了意外的發生。較佳者,如圖7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循環排風系統51、計數系統和變頻 調速系統,循環排風系統51包括抽風機511、排風口 512、以及連接抽風機511和排風口 512 的排風管道,所述排風口 512位于第一電漿槽211和第二電漿槽221上方,由于電漿拋光發 生時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和蒸汽,當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開始工作時,所述循環排風系統51 的抽風機511開始轉動,并將所述第一電漿槽211和第二電漿槽221上方產生的大量氣體 和蒸汽沿著箭頭方向從排風口 512排出。所述變頻調速系統可以自由的調節第一掛具212、 第二掛具222升降的速度。所述計數系統記錄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完成電漿拋光工件 的件數,包括計數單元、復位單元,且所述計數單元與所述升降控制系統30的中央處理器 33的判斷單元35相連,開始計數時,所述判斷單元35的第二判斷單元352發出測量的電漿 拋光持續時間等于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的判斷信號時,所述計數系統的計數單元計數,當 所述復位單元發出復位信號時,所述計數單元36清零并重新返回開始步驟。較佳者,如圖10所示,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觸摸屏控制系統55,所述觸摸屏 控制系統55包括手動操作面板和觸摸屏操作面板,從圖10可以看出,整個觸摸屏控制系 統分為兩塊,其中左半部分是手動操作面板,主要包括設定系統自動運行或手動運行的操 作面板的操作鍵,控制安全門打開或關閉、控制掛具上升或下降、以及控制進水閥打開的操 作面板的操作鍵,右半部分是觸摸屏操作面板,可以通過這個面板設定拋光溫度值、拋光時 間值、升降機構的升降速度和升降頻率,控制計數系統的復位和計數,顯示所述等離子電漿 拋光系統的運行狀態。結合圖11,詳細說明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的工作過程,以所述跳轉系統40的轉換 過的方波信號的一個周期為一個工作周期,在開始狀態,假定所述第一掛具212和第二掛 具222均處于上限位,第一掛具212上掛有待電漿拋光工件,第二掛具222上掛有拋光好的 工件,第一電漿槽211上的安全門25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電漿槽上的安全門25處于關閉狀 態,以下是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的工作過程開始工作時,關閉第一電漿槽211上的安全門25,此時跳轉系統40中的方波脈沖 處于上升沿,通電指令單元422發出第一掛具通電指令和第二掛具斷電指令,通電指令單 元422控制跳轉開關41使得所述第二掛具通電、第二掛具斷電。當第二掛具212斷電后, 第二電漿槽221上方的安全門25打開,將拋光好的工件從第二掛具222上拿下來并掛上新 的待拋光工件。當第一掛具212通電后,升降控制系統30的第二指令單元342向第一升降 控制閥321發出第一掛具下降指令(601),所述第一升降控制閥321控制所述第一升降機構 213動作,第一升降機構213驅動第一掛具212下降;第一判斷單元351判斷第一掛具下限位開關是否動作(602);當第一掛具下限位開關312動作時,第一指令單元341向第一升降 控制閥321發出第一升降機構停止運行(603)指令,第一升降機構213控制第一掛具212停 在下限位,掛在第一掛具212上的帶電的待拋光工件浸入到所述第一電漿槽211中開始進 行電漿拋光工作;所述計時單元332開始計時(604);所述第二判斷單元352判斷計時單元 332測量的電漿拋光持續時間Ta是否等于所述存儲單元331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605), 其中本實施例中所述存儲單元331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值為30s,當然根據實際情況可以 設定為40s或其它;當測量的電漿拋光持續時間達到30s時,掛在第一掛具212上的工件 完成電漿拋光,所述計時單元332清零(606),所述第三指令單元343向所述第一升降控制 閥321發出第一掛具上升(607)指令,第一升降控制閥321控制第一升降機構213動作,第 一升降機構213驅動所述第一掛具212上升并逐漸脫離第一電漿槽211 ;第一判斷單元351 判斷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是否動作(608),當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311動作時,第一指令單 元341向第一升降控制閥321發出第一升降機構停止運行(609)指令,所述第一升降機構 213停止動作,第一掛具212停在上限位,與此同時,關閉第二掛具212上方的安全門25,所 述跳轉系統40中的方波脈沖恰好處于下降沿,通電指令單元422發出第二掛具通電指令和 第一掛具斷電指令。當第一掛具212斷電后,第一電漿槽211上方的安全門25打開,將拋光 好的工件從第一掛具212上拿下來并掛上新的待拋光工件。當第二掛具222通電后,升降 控制系統30的第二指令單元342向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第二掛具下降(611)指令,所 述第二升降控制閥322控制所述第二升降機構223驅動第一掛具222下降;第一判斷單元 351判斷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是否動作(612);當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314動作時,第一指 令單元341向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第二升降機構停止運行(613)指令,第二升降控制 閥322控制第二升降機構223停止運行,第二掛具222停在下限位,掛在第二掛具322上的 帶電的待拋光工件浸入到第二電漿槽221中開始進行電漿拋光工作;所述計時單元332開 始計時(614);所述第二判斷單元352判斷計時單元332測量的電漿拋光持續時間Ta是否 等于所述存儲單元331存儲的電漿拋光時間(615),其中本實施例中所述存儲單元331存儲 的電漿拋光時間值為30s ;當測量的電漿拋光持續時間達到30s時,掛在第二掛具222上的 工件完成電漿拋光,所述計時單元332清零(616),所述第三指令單元344發出第二掛具上 升(617)指令;第二升降機構223驅動所述第二掛具222上升并逐漸脫離第二電漿槽221, 第一判斷單元351判斷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是否動作(608);當第二掛具上限位開關313 動作時,第一指令單元341向第二升降控制閥322發出第二升降機構停止運行(609)指令, 所述第二升降控制閥322控制第二升降機構223停止運行,所述第二掛具222停止上升并 位于上限位,至此,一共工作周期完成,并返回開始步驟(610)進入下一個工作周期。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 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 的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包括與陽極電連接的第一掛具、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掛具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機構;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與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相同,包括第二掛具、第二電漿槽、第二升降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包括升 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電動機、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纏繞在 所述齒輪上并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鏈條;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固定板和掛具升 降臂,所述升降滑塊一端固定在所述鏈條上,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另 一端與所述掛具升降臂固定連接,所述掛具升降臂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固定;所述電動 機驅動所述齒輪轉動,所述齒輪帶動所述鏈條移動,所述鏈條帶動所述升降滑塊上下移動, 所述升降滑塊通過所述固定板帶動所述掛具升降臂上下移動。
3. 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漿拋光整流機,用于提供直流電源;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包括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所述第一電漿拋 光機構包括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陽極電連接的第一掛具、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所述 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陰極電連接的第一電漿槽、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掛具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 機構;所述第二電漿拋光機構與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相同,包括第二掛具、第二電漿槽、 第二升降機構;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跳轉系統和升降控制系統;所述跳轉系統一端與所述電漿拋光整 流機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相連,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一定 頻率輪流通電和斷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與所述跳轉系 統相同頻率輪流升降,且所述第一掛具或第二掛具升降時處于通電狀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系統包括限位開關,包括第一掛具上限位開關、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第二掛具上限位開關、第二掛具下限位開關;升降控制閥,包括第一升降控制閥、第二升降控制閥;中央處理器,包括存儲單元、計時單元、判斷單元和指令單元所述存儲單元存儲電漿 拋光時間值;所述計時單元測量一次的電漿拋光持續時間;所述判斷單元與所述限位開 關、存儲單元及計時單元相連,對所述限位開關、存儲單元及計時單元發出的信號進行處理 判斷;所述指令單元一端與所述判斷單元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升降控制閥相連,根據所述判 斷單元發來的判斷信號向所述升降控制閥發出指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單元包括第一判 斷單元和第二判斷單元;所述指令單元包括第一指令單元、第二指令單元和第三指令單元, 所述第一判斷單元一端與所述限位開關相連,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指令單元和第二指令 單元相連,所述第二判斷單元一端分別與所述存儲單元和計時單元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 三指令單元相連,所述升降控制閥分別與所述第一指令單元、第二指令單元和第三指令單 元相連。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轉系統包括跳轉開關,所述跳轉開關一端與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陽極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和所述第二掛具相連;跳轉控制器,所述跳轉控制器包括變頻單元和通電指令單元;所述變頻單元一端與原 始方波信號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通電指令單元相連,所述通電指令單元另一端與所述跳轉 開關相連;所述變頻單元將原始方波信號轉換成一定頻率的方波信號;所述通電指令單元 在所述方波信號處于上升沿時發出第一掛具通電指令和第二掛具斷電指令,并在所述方波 信號處于下降沿時發出第一掛具斷電指令和第二掛具通電指令。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 控溫系統,所述控溫系統包括升溫機構、溫度傳感器、溫度存儲單元、溫度判斷單元以及溫 度指令單元,所述溫度判斷單元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溫度存儲單元相連,所述 溫度判斷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溫度指令單元相連,所述溫度指令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升溫 機構相連。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 液位控制系統,所述液位控制系統包括下液位傳感器、上液位傳感器、進水閥、液位判斷單 元及液位指令單元,所述液位判斷單元的一端分別與所述下液位傳感器和上液位傳感器相 連,所述液位判斷單元的另一端與所述液位指令單元相連,所述液位指令單元的另一端與 所述進水閥相連。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機構包括升 降驅動機構和升降傳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電動機、兩個豎向分布的齒輪、纏繞在 所述齒輪上并與所述齒輪嚙合的鏈條;所述升降傳動機構包括升降滑塊、固定板和掛具升 降臂,所述升降滑塊一端固定在所述鏈條上,另一端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另 一端與所述掛具升降臂固定連接,所述掛具升降臂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掛具固定;所述電動 機驅動所述齒輪轉動,所述齒輪帶動所述鏈條移動,所述鏈條帶動所述升降滑塊上下移動, 所述升降滑塊通過所述固定板帶動所述掛具升降臂上下移動。
10.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漿拋光整流機的 輸入電壓為380伏特,輸出電壓介于200伏特至400伏特之間,輸出電流介于100安培至 2000安培之間;所述高溫電漿溶液的溫度介于70攝氏度至100攝氏度之間。
11.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 還包括包覆在所述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和第二電漿拋光機構外的拋光機外殼、位于所述第一 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上方的安全門、以及控制所述安全門打開和關閉的安全門電磁閥,所 述安全門與所述拋光機外殼活動連接,所述安全門與所述安全門電磁閥電連接。
12.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統還包括 觸摸屏控制系統、循環排風系統、計數系統和變頻調速系統,所述觸摸屏控制系統包括手動 操作面板和觸摸屏操作面板;循環排風系統位于所述第一電漿槽和第二電漿槽上方;所述 計數系統記錄完成電漿拋光工件的件數;所述變頻調速系統控制所述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 的升降速度。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及其拋光系統,等離子電漿拋光系統包括電漿拋光整流機、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和智能控制系統;等離子電漿拋光機構包括第一電漿拋光機構、與第一電漿拋光機構相同的第二電漿拋光機構,第一電漿拋光機構包括第一掛具、裝有高溫電漿溶液且與電漿拋光整流機陰極相連的第一電漿槽、驅動第一掛具上下移動的第一升降機構;智能控制系統包括跳轉系統和升降控制系統,跳轉系統一端與電漿拋光整流機陽極相連、另一端與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相連,并控制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一定頻率輪流通電和斷電;所述升降控制系統控制第一掛具和第二掛具以相同頻率輪流升降。本實用新型成本低、效率高、節省人力。
文檔編號C25F3/16GK201678760SQ20092019467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4日
發明者陳寧英 申請人:陳寧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安西县| 南雄市| 天津市| 汝南县| 三明市| 密云县| 公安县| 宜兴市| 夹江县| 璧山县| 凌云县| 垣曲县| 高州市| 仙居县| 吉隆县| 汶上县| 巧家县| 徐汇区| 安岳县| 莆田市| 三江| 禹城市| 望谟县| 白河县| 玉田县| 集贤县| 宁安市| 江门市| 万宁市| 西昌市| 牟定县| 手机| 荔浦县| 白朗县| 商洛市| 叶城县| 内丘县| 缙云县| 方正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