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電解生產領域,特別是更換導電陽極過程中,對陽極高度的測控。
背景技術:
在鋁電解的生產過程中,導電陽極浸泡在電解液中。在電解過程中,陽極是損耗極,損耗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進行更換。已損耗的陽極稱為殘極。陽極較重,帶導電桿在I噸以上,在更換時,需要采用鋁電解生產專用的電解天車。目前,現有的電解換極系統是由測量系統和驅動、控制部分構成,換極過程如圖I所示。第I步天車通過卡具I將殘極3的導桿夾緊上提,剛消除了導桿和卡具之間的間隙。此時,系統處于初始化狀態。通過天車上的編碼器監控天車陽極的卡具坐標,系統記錄 殘極尚在電解槽中天車陽極卡具卡住殘極并消除間隙后編碼器的值a。第II步將殘極3吊到無線比較基準平臺10上方,然后下放,通過遮擋反射光線的方法得到測量值b,遮擋反射光線的方法利用了光發射裝置11和光接收裝置12。當殘極下放遮擋11、12之間光線時觸發編碼器2計數,得到測量值b。第III步,與第II步同理,測量得到c,b與c基于一個共同的無線比較基準線,即11—12形成水平線。第II步與第III步的目的獲得新極4與殘極3高度差h=b-c。第IV步,計算得到新極放置電解槽中的編碼器值d=a- (b-c),根據此值,將新極4放入電解槽即可,就可以精確放置新極。上述方案需要光線(激光)收發裝置,需要無線比較基準平臺的小車,在小車上安裝光線(激光)收發裝置,還需要對位、校正,設備較復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鋁電解領域應用中的換極自動測控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換極系統設備復雜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包括天車,控制器(8)和測量裝置,控制器(8)采樣連接所述天車上的編碼器(2),所述測量裝置為一個用于發射水平激光束以測量發射端與待測新、殘陽極之間距離的激光測距儀(6);所述激光測距儀(6)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8)以控制所述編碼器(2)計數。進一步的,所述精確換極系統還包括一個激光反射體(7),激光反射體(7)與所述激光測距儀(6)的發射端正對設置。進一步的,所述激光測距儀(6)為將測量到的距離信號傳輸給所述控制器(8)、以使控制器(8)在接收到的距離信號發生突變時記錄編碼器值的激光測距儀(6)。本實用新型采用激光測距儀替代了原來的光線遮擋測量裝置,利用激光測距的原理,當殘極或新極下放時遮擋激光束,激光測距儀所測量的距離就變成發射端與新、殘極間距離,測量值就會突變,控制器判斷突變的發生,同時記錄編碼器的值。激光測距儀發出的激光束在合適高度(使下放距離至少大于新極高度)形成的測量基準線20,當新極、殘極均經過該基準線時,編碼器兩次記錄的下放距離之差就是新極、殘極高度差。本實用新型采用激光測距儀替代現有方案中笨重、設備復雜的無線比較基準小車,方案簡單易行,克服了現有技術設備復雜、安裝不便的問題。
圖I是現有技術的換極系統與測量步驟;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換極系統和比較測量的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2所示,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包括天車,控制器8和測量裝置,控制器8采樣連接天車上的編碼器2。測量裝置為一個用于發射水平激光束以測量發射端與待測新、殘陽極之間距離的激光測距儀6 ;激光測距儀6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控制器8,以控制·編碼器2計數;正對激光測距儀6的激光發射器設有激光反射體7。激光測距儀6在比較殘極與新極差異時,將測量到的距離信號傳輸給控制器8、以使控制器8在接收到該距離信號發生突變時記錄編碼器值。激光測距儀值突變作為編碼器取值的判斷信號,快速穩定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包括天車,控制器(8)和測量裝置,控制器(8)采樣連接所述天車上的編碼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裝置為一個用于發射水平激光束以測量發射端與待測新、殘陽極之間距離的激光測距儀(6);所述激光測距儀(6)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8)以控制所述編碼器(2)計數。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確換極系統還包括一個激光反射體(7),激光反射體(7)與所述激光測距儀(6)的發射端正對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反射體(7)為電解槽的側門。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測距儀(6)為將測量到的距離信號傳輸給所述控制器(8)、以使控制器(8)在接收到的距離信號發生突變時記錄編碼器值的激光測距儀(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解換極自動測控系統,包括天車,控制器(8)和測量裝置,控制器(8)采樣連接所述天車上的編碼器(2),所述測量裝置為一個用于發射水平激光束以測量發射端與待測新、殘陽極之間距離的激光測距儀(6);所述激光測距儀(6)的信號輸出端通訊連接所述控制器(8)以控制所述編碼器(2)計數。本實用新型的方案簡單易行,克服了現有技術設備復雜、安裝不便的問題。
文檔編號C25C3/12GK202717855SQ20122040642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孟新軍, 李卡, 鄭端陽, 許宏新, 陳建軍, 李紅實, 陳東 申請人:鄭州金凱稱重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