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套管鉆機組合旋挖鉆機進行嵌巖咬合樁墻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方法,特別是一種專門在巖石層進行嵌巖咬合灌注樁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地下連續墻有剛度大,整體性好,變形相對小,能較好的抗滲止水等優點,但造價較高,在巖層中成槽,采用現有常規的地下連續墻普通工藝成槽困難,效率較低,如選用銑槽機工藝時,則能滿足其在巖石中成槽工效,但造價高。全套管鉆孔咬合樁墻是近年來應用發展較快的圍護形式,具有剛度大,變形小,造價較地下連續墻低,施工方便,環境污染小,在施工過程中對周邊建筑物及管線影響最小等優點,但由于城市二次建設的建筑物高度更高且深層地下存在殘留樁,因此在進行長尺寸咬合樁施工時必然會遇到堅硬巖層或殘留樁。全套管鉆機的工法很適用于土層或軟巖層, 而入硬巖則較困難,遇大于樁徑一半的孤石處理難度大,在實際操作中雖然可采用輔助設施鑿除硬巖,但是施工效率會因此大大降低,操作也較為復雜。旋挖鉆機具有裝機功率大、輸出扭矩大、軸向壓力大、機動靈活,適用性強,自動化程度高,勞動強度低,鉆進效率高,施工效率高及多功能特點,可配合不同鉆具,進行不同地質條件的鉆孔及施工。但是對于松散易坍塌地層,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穩定,必須采用靜態泥漿護壁鉆進工藝,向孔內投入護壁泥漿或穩定液進行護壁,這會增加施工成本,污染環境;當地質太硬會引起鉆錐跳動及偏斜、加大鉆桿擺動,難以保證成孔(樁)質量。本申請人曾在中國專利文獻中提出了全套管鉆機配合潛孔錘鑿巖鉆機進行嵌巖咬合灌注樁的施工方法,其操作簡單易行,對地面破損小,可鑿除較大尺寸的硬巖,鑿巖量比地下連續墻鑿巖量大大降低,從而可達到提高工效、縮短施工工期,又相應的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但是施工中遇到巖層深度大于30米時,潛孔錘鑿巖鉆機的鑿巖能力仍有限,因此施工效率還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套管鉆機組合旋挖鉆機進行嵌巖咬合樁墻的施工方法,其操作簡單易行,對地面破損小,設計樁長時更加靈活,采用葷素樁長短結合,鑿除較大尺寸的硬巖效率高,從而可達到提高工效、縮短施工工期,又相應的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實現本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步驟如下①平整場地,在樁頂位置制作砼或鋼筋砼導墻;②全套管鉆機就位,其抱管器中心對應定位于導墻定位孔中心,套管、取土、成孔至巖面,移到下一工位;③素樁孔中灌注超緩凝砼,拔出套管,成樁;④旋挖鑿巖機在鋼筋砼樁孔就位,鑿巖裝置裝入套管,以小于10轉/分的轉速啟動,鉆壓I 35T鉆進,且轉速和鉆壓值從小到大,排碴,直至設計深度,移開旋挖鑿巖機;⑤壓入套管,使鋼筋砼樁孔與相鄰素樁相切割;⑥孔內安裝鋼筋籠,灌注砼,拔出套管,形成咬合樁墻。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包括
①所述導墻的定位孔直徑應比樁徑大20mm 樁的咬合厚度按公式d-2(kL+q)控制, 其中,L為樁長,k為樁垂直度,q為孔口定位誤差容許值,d為樁的設計咬合厚度樁的垂直度應小于5%。,全部套管相連的順直度偏差控制在I 2%0。①素樁的超緩凝砼初凝時間彡60小時,3天的強度彡3MPa ;②在鋼筋砼樁孔成孔操作中,采取套管底口始終位于套管內取土面之下2. 5m以上,控制相鄰素樁孔中超緩凝砼坍落度小于180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簡單易行,對地面破損小,設計樁長時更加靈活,采用葷素樁長短結合,鑿巖量比地下連續墻鑿巖量大大降低,合理地控制旋挖鉆機在套管中的操作參數,充分地利用了其較強的鑿巖能力,有保證了良好的施工質量,可達到提高工效、縮短施工工期,又相應的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本發明的工藝步驟如下。①平整場地,在樁頂位置制作砼或鋼筋砼導墻,導墻的定位孔直徑應比樁徑大 20mm,并且校直套管,使全部套管相連的順直度偏差控制在I 2%。;②全套管鉆機就位,其抱管器中心對應定位于導墻定位孔中心,取土成孔至巖面,移到下一工位素樁孔中灌注超緩凝砼,拔出套管,連續成樁,素樁的超緩凝砼初凝時間彡60小時,3天的強度彡3MPa ;
④旋挖鑿巖機在鋼筋砼樁孔就位,為了防止管涌,在鉆孔取土過程中采取套管底口始終位于套管內取土面之下2. 5m以上,控制相鄰素樁孔中超緩凝砼坍落度小于180mm,然后鑿巖裝置裝入套管,以小于10轉/分的轉速啟動,鉆壓I 35T鉆進,且轉速和鉆壓值都是從小逐漸增加到大,排碴,直至設計深度,移開旋挖鑿巖機;⑤壓入套管,使鋼筋砼樁孔與相鄰素樁相切割,樁的咬合厚度按前述的公式嚴格控制,素樁和鋼筋砼樁的垂直度都控制在小于 5% ;⑥在鋼筋砼樁孔內安裝帶配重的鋼筋籠(即在籠底固定鋼板或水泥塊),灌注砼,拔出套管,形成咬合樁墻。
權利要求
1.一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①平整場地,在樁頂位置制作砼或鋼筋砼導墻;②全套管鉆機就位,其抱管器中心對應定位于導墻定位孔中心,套管、取土、成孔至巖面,移到下一工位;③素樁孔中灌注超緩凝砼,拔出套管,成樁;④旋挖鑿巖機在鋼筋砼樁孔就位,鑿巖裝置裝入套管,以以小于10轉/分的轉速啟動,鉆壓I 35T鉆進,且轉速和鉆壓值從小到大,排碴,直至設計深度,移開旋挖鑿巖機;⑤壓入套管,使鋼筋砼樁孔與相鄰素樁相切割;⑥孔內安裝鋼筋籠,灌注砼,拔出套管,形成咬合樁墻。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①所述導墻的定位孔直徑應比樁徑大 20mm 樁的咬合厚度按公式d_2(kL+q)控制,其中,L為樁長,k為樁垂直度,q為孔口定位誤差容許值,d為樁的設計咬合厚度;③樁的垂直度應小于5%。,全部套管相連的順直度偏差控制在I 2%0。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①素樁的超緩凝砼初凝時間>60小時,3 天的強度< 3MPa ;②在鋼筋砼樁孔成孔操作中,采取套管底口始終位于套管內取土面之下2.5m以上,控制相鄰素樁孔中超緩凝砼坍落度小于18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巖石層采用全套管鉆機與旋挖鉆機組合進行嵌巖咬合樁墻的施工方法。本發明工藝為①平整場地,在樁頂位置制作砼或鋼筋砼導墻;②全套管鉆機就位,其抱管器中心對應定位于導墻定位孔中心,套管、取土、成孔至巖面,移到下一工位;③素樁孔中灌注超緩凝砼,拔出套管,成樁;④旋挖鑿巖機在鋼筋砼樁孔就位,鑿巖裝置裝入套管內,以小于10轉/分的轉速啟動,鉆壓1~35T,鉆進,排碴,直至設計深度,移開旋挖鑿巖機;⑤壓入套管,使鋼筋砼樁孔與相鄰素樁相切割;⑥孔內安裝鋼筋籠,灌注砼,拔出套管,形成咬合樁墻。本發明操作簡單易行,對地面破損小,鑿巖量較少,可縮短施工工期,工程造價低。
文檔編號E02D29/02GK102535440SQ2012100071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劉富華 申請人:昆明捷程樁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