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的方法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產能預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產能方程雖然有考慮應力敏感,但都是針對單一介質的。文獻I:田冷,顧永華,何順利,低滲透油藏非線性滲流產能計算模型及參數敏感性分析[J].水動力 學研究與進展.2011,26 (I) :108-115提出了在考慮啟動壓力梯度、應力敏感性、牛頓流體微壓縮性以及流體粘度可變性的基礎上,運用滲流理論,建立了低滲透油藏非線性平面徑向穩定滲流模型,應用解析方法對模型進行求解。文獻2 :王玉英,王曉冬,王一飛,賀茹等,變形介質儲層油井合理生產壓差及產能分析[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5,29 (4):51-54提出低滲透油氣藏的合理開發方式和油井工作制度的確定,能為該類油氣藏有效開發提供 指導。將擬壓力應用到變形介質中,引入滲透率變異系數,推導了考慮滲透率影響的產量公式。該產量公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油藏泡點壓力Pb、原油體積系數B、地層原油粘度μ、井筒半徑^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裂縫滲透率Kf、油藏供給邊界壓力匕、邊界半徑1>井底流壓Pw、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a m、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a a和裂縫閉合壓力Pf ; 根據所述基質滲透率Km和裂縫滲透率Kf得到裂縫-孔隙型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Ka ; 基于滲流力學,利用上述獲取的井筒半徑rw、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裂縫滲透率Kf、油藏供給邊界壓力匕、邊界半徑井底流SPw、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Cim、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a a和裂縫閉合壓力Pf得出地層裂縫發生閉合的半徑rf ; 基于內外邊界條件和儲層滲透率應力敏感效應,利用上述獲取的所有參數得出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 依據所述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其中,所述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表達式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裂縫發生閉合的半徑rf的表達式為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泡點壓力Pb、體積系數B和地層原油粘度μ通過地下流體取樣進行高壓物性分析獲得。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和裂縫滲透率Kf通過常規測井解釋獲得。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供給邊界壓力Pe和邊界半徑通過壓力恢復試井動態測試或者壓力降落試井動態測試獲得。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底流壓Pw通過常規壓力測試獲得。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Cim和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αΑ通過應力敏感實驗獲得。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縫閉合壓力Pf通過常規壓裂測試解釋獲得。
9.一種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礎參數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油藏泡點壓力Pb、原油體積系數B、地層原油粘度μ、井筒半徑rw、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裂縫滲透率Kf、油藏供給邊界壓力匕、邊界半徑井底流壓Pw、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a m、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a a和裂縫閉合壓力Pf ; 滲透率獲取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獲取的基質滲透率Km和裂縫滲透率Kf得到裂縫-孔隙型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Ka ; 地層裂縫發生閉合半徑獲取單元,用于基于滲流力學,利用所述滲透率獲取單元獲取的滲透率和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獲取的井筒半徑rw、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裂縫滲透率Kf、油藏供給邊界壓力匕、邊界半徑井底流SPw、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Cim、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a a和裂縫閉合壓力Pf得出地層裂縫發生閉合的半徑rf ; 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單元,用于基于內外邊界條件和儲層滲透率應力敏感效應,利用上述獲取的所有參數得出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 產能預測單元,用于根據所述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其中,所述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單元獲取的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表達式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層裂縫發生閉合半徑獲取單元獲取的半徑1>的表達式為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地下流體取樣進行高壓物性分析獲取油藏泡點壓力Pb、原油體積系數B和地層原油粘度μ。
12.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常規測井解釋獲取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和裂縫滲透率Kf。
13.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壓力恢復試井動態測試或者壓力降落試井動態測試獲取油藏供給邊界壓力Pe和邊界半徑
14.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常規壓力測試獲取井底流壓Pw。
15.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應力敏感實驗獲取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a m和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α Α。
16.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參數獲取單元通過常規壓裂測試解釋獲取裂縫閉合壓力pf。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的方法及裝置,獲取油藏泡點壓力Pb、體積系數B、地層原油粘度μ、井筒半徑rw油層厚度h、基質滲透率Km、裂縫滲透率Kf、油藏供給邊界壓力Pe、邊界半徑re、井底流壓Pw、基質滲透率傷害系數αm、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傷害系數αA和裂縫閉合壓力Pf;根據所述基質滲透率Km和裂縫滲透率Kf得到裂縫-孔隙型雙重介質儲層滲透率KA;基于滲流力學,利用上述獲取的參數得出地層裂縫發生閉合的半徑rf;基于內外邊界條件和儲層滲透率應力敏感效應,利用上述獲取的參數得出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依據所述裂縫-孔隙型油藏產量與井底壓力關系對裂縫-孔隙型油藏產能進行預測。
文檔編號E21B43/26GK102865059SQ20121036397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范子菲, 陳燁菲, 趙倫, 侯慶英, 傅禮兵, 許必鋒, 李孔綢, 李云娟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