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350625閱讀:4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蓄水池、溝渠、暗渠或其它水系的清除淤泥的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清理小型水池淤泥的遠程控制且能水下清淤的機械設備。
背景技術
由于常年未進行清淤作業,工業水池、城市下水道、農田灌渠等設施淤塞嚴重,導致水利設施儲水、行洪能力不足,以至工廠停產、城市內澇、農業干旱、洪澇等事故災害頻發。當前,鋼鐵企業煉鐵、煉鋼、連鑄、熱軋、制氧、自備電廠等單元均有大量的工業循環冷卻水,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如同主工藝生產的生命線,對于正常的生產和維護設備的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鋼鐵企業循環水存儲設施的淤積問題同樣日益嚴重,全國每年因淤泥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小型清淤車的研制需求迫切。傳統的疏浚機械如挖泥船等在狹小的空間內難以使用,現有水下清淤設備清淤效率不夠理想且故障頻發,一種結構簡單、小型、可靠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的研發需求日益迫切,該種形式的清淤方式能夠實現帶水作業,不影響鋼廠生產線的正常工作,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和環保性,擁有廣大的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它能實現水下清淤作業,且在小型空間內也可使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包括車架及支撐車架的行走機構,所述車架的前端安裝有清泥工作機構,車架的后端安裝有密閉艙;所述清泥工作機構包括有泥漿泵,泥漿泵的輸出口連接排泥管;所述密閉艙內部安裝有驅動電機、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所述驅動電機通過所述的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連接并驅動所述行走機構;還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并通過該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與一遠程控制裝置通訊;所述泥漿泵、驅動電機分別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還包括浮筒,與所述車架相對固定,所述浮筒通過輸氣管與氣泵連接,所述輸氣管上設置有控制浮筒進水排氣或進氣排水或既不進氣也不進水的三位換向閥;所述氣泵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清泥工作機構還包括吸口組件,所述吸口組件包括硬質毛刷、切泥板、升降機構以及圍廓板;所述切泥板切割方向沿前后方向設置,切泥板設置有多條且沿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圍廓板由分別位于切泥板的左側、右側、上方的左側板、右側板、頂板構成,且左側板前端、右側板前端之間的間距構成切泥口 ;在頂板上設有安裝泥漿泵的吸泥口 ;所述硬質毛刷位于圍廓板的后方;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與圍廓板固設在一起的升降桿及固設在車架上的吸口立柱,所述升降桿安裝在吸口外罩上且沿吸口外罩上下移動,升降桿與車架之間設置有驅動升降桿上下移動的氣缸,氣缸連接有氣泵,氣泵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左側板、右側板之間的間距沿由切泥口到吸泥口的方向逐漸減小。這樣圍廓板能夠充分發揮泥漿泵效能,有效提高淤泥清除效率以及泥漿濃度。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車架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履帶式行走機構,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包括履帶、與履帶配合的帶輪,所述每條履帶的帶輪中至少一個為主驅 動輪;車架左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左側動力輸出半軸上,車架右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上,左側動力輸出半軸、右側動力輸出半軸之間通過差速器連接構成一驅動橋即所述的動力輸出裝置;所述左側動力輸出半軸上設置有左電磁制動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上設置有右電磁制動器,兩個電磁制動器分別根據所述的主控制器對其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左側動力輸出半軸、右側動力輸出半軸的輸出端伸出密閉艙與所述的主驅動輪連接,密閉艙外的左側動力輸出半軸、右側動力輸出半軸上分別套置一碗型軸套,碗型軸套的碗口緊密扣接在密閉艙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氣空腔;密閉艙內設置有氣泵,氣泵連接有輸氣管,輸氣管的出氣端穿過密閉艙伸至所述的可充氣空腔內。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浮筒設置有多個,分別對稱固設在密閉艙的左、右兩側。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氣泵均設置在密閉艙內;所述的三位換向閥為電磁三位換向閥,該電磁三位換向閥與所述的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主控制器設置在密閉艙內。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密閉艙頂部設有進氣口、出氣口 ;還包括浮標組件,浮標組件包括浮標、防水帽,防水帽設置在浮標上方,浮標下方設置有法蘭盤;所述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包括一天線,天線設置在所述的防水帽上方;防水帽上方還設置有工作警示燈,所述工作警示燈與主控制器連接,用于表明清淤車當前工作狀態;所述密閉艙頂部的出氣口頂端也設有一防水帽。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還包括軟管浮筒組件,軟管浮筒組件包括軟管,軟管的一端設有軟管浮筒、另一端設有法蘭盤;所述軟管浮筒上設有可與所述的浮標連接的連接處。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密閉艙內部還安裝有進水探測器和自動排水裝置,自動排水裝置包括排水泵、排水管,密閉艙內底面設置有凹陷的水槽,所述進水探測器、排水泵位于該水槽內,進水探測器檢測水槽內有水時則產生一電信號并輸送至所述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據該電信號輸出控制信號啟動排水泵。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清泥工作機構的前方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防撞探測器,所述的防撞探測器受到碰撞時產生一電信號并輸送至所述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據該電信號對所述的驅動電機輸出控制信號。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中,所述防撞探測器包括包括靜觸片、動觸片,靜觸片固設在一個套筒的一端,動觸片固設在一根動桿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套筒外,動觸片、靜觸片外罩有絕緣防水的活動罩,該活動罩與套筒之間軸向滑動配合;所述動桿的另一端穿過靜觸片,套筒的另一端設有端蓋,動桿與所述端蓋的內端面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靜觸片、動觸片各自引出有信號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能實現水下清淤作業,即帶水作業,不影響鋼廠生產線的正常工作,且具有結構簡單,遙控器控制,使用方便,淤泥清除率高,施工成本低等特點,作業深度可達5米以上,能較好適應復雜水下環境,適合于在工業蓄水池、池塘、溝渠、暗渠等水系工作。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中密閉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中密閉艙內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處的機械密封結構;圖4為實施例中密閉艙外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處的水下密封結構示意圖;圖5為實施例中清泥工作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中清泥工作結構的吸口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中清泥工作機構整體示意圖以及升降機構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中通過浮筒與氣泵實現上浮和下潛的結構原理示意圖;圖9為實施例中防撞探測器安裝位置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中防撞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I天線,2浮標,3工作警示燈,4進氣口,5排泥管,6出氣口,7泥漿泵,8防撞探測器,81靜觸片,82動觸片,83套筒,84動桿,85活動罩,86端蓋,87彈簧,88信號線,10車架,11浮筒,12履帶,13左密封圈,14左電磁制動器,15差速器,16右電磁制動器,17右密封圈,18驅動電機,19主控制器,20排水泵,201排水管,21進水探測器,22氣泵,23氣缸,24密閉艙,25吸口外罩,26硬質毛刷,28鏈輪傳動減速機構,29右側動力輸出半軸,30圍廓板,301左側板,302右側板,303頂板,31軸承,32主驅動輪,33輸氣管,34碗型軸套,341可充氣空腔,35防水帽,36法蘭盤,37電纜線線輥,38軟管,39軟管浮筒,40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1切泥板,42切泥口,43吸泥口,44升降桿,45電磁三位換向閥,451左電磁鐵,452右電磁鐵,46防水帽。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主要包括車架10、密閉艙24、驅動電機18、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履帶式行走機構、清泥工作機構、排泥管5、通氣管組件、氣泵22坐寸O該清淤車的部件布局合理,重心低于浮心,能夠抵抗水流的沖擊,具備良好的水下工作性能,同時清淤車工作運行速度合理,能夠避免泥漿濃度過低或清淤速度過慢等現象的出現。其車架10的前端安裝有清泥工作機構,車架10的后端安裝密閉艙24。所述密閉艙24焊接在車架10上,密閉艙由底部6mm厚鋼板,側面3mm厚鋼板及加強肋板焊接成。如圖2所示,密閉艙24內部安裝驅動電機18、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主控制器19。
其中傳動裝置為鏈輪傳動減速機構28。車架10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一履帶式行走機構,履帶式行走機構包括履帶12、與履帶12配合的帶輪,所述每條履帶的帶輪中至少一個為主驅動輪32 ;車架10左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上,車架右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上。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之間通過差速器15連接構成一驅動橋即所述的動力輸出裝置。所述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上設置有左電磁制動器14,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上設置有右電磁制動器16,兩個電磁制動器分別根據所述的主控制器19對其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驅動電機18通過鏈輪傳動減速機構28、動力輸出裝置連接并驅動履帶式行走機構,完成整個動力的傳輸,實現清淤車的運轉。當左、右兩條履帶12以相同速度轉動時,清淤車完成前進/后退動作,當兩條履帶12 —轉一停時,清淤車完成原地向左/右的轉動。其中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的水下密封裝置結構如下密閉艙內部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的密封采用機械密封,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上設置左密封圈13,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上設置右密封圈17,圖3所示為密閉艙內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處的機械密封結構。密閉艙外部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的輸出端伸出密閉艙24與主驅動輪32連接,密閉艙24外的左側動力輸出半軸40、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上分別套置一碗型軸套34,碗型軸套34的碗口緊密扣接在密閉艙24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氣空腔341 ;可充氣空腔341連接有輸氣管33的出氣端,輸氣管33連接密閉艙內的氣泵22。利用氣泵22通過輸氣管33不斷地往可充氣空腔341吹氣,利用可充氣空腔341內氣體產生的壓力把水下產生的壓力頂出去從而達到防水密封的目的。圖4所示為密閉艙外部右側動力輸出半軸29處的水下密封結構。如圖5、6、7所示,所述清泥工作機構包括有泥漿泵7、吸口組件,泥漿泵7的輸出口連接排泥管5。所述吸口組件包括硬質毛刷26、切泥板41、升降機構以及圍廓板30。如圖6所示,切泥板41切割方向沿前后方向縱向切割設置,切泥板41設置有多條且沿左右方向排列。圍廓板30由分別位于切泥板41的左側、右側、上方的左側板301、右側板302、頂板303構成,且左側板301前端、右側板302前端之間的間距構成切泥口 42 ;在頂板303上設有安裝泥漿泵7的吸泥口 43 ;泥漿泵7能夠在吸泥口 43處自動攪拌泥漿,切碎淤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左側板301、右側板302之間的間距沿由切泥口 42到吸泥口 43的方向逐漸減小,其形成的圍廓板30的外形由流體動力學分析計算而得,經過實際驗證,具有良好的水動力性能,能夠大幅提高泥漿泵7的性能,提高淤泥的清除率與泥漿的濃度。硬質毛刷26位于圍廓板30的后方。硬質毛刷26起到清掃水池地面作用,進一步提升清淤車清除淤泥的效果。如圖7所不,升降機構包括與圍廓板30固設在一起的升降桿44及固設在車架10上的吸口外罩25。升降桿44安裝在吸口外罩25上且沿吸口立柱25上下移動,升降桿44與車架10之間設置有驅動升降桿44上下移動的氣缸23,氣缸23連接氣泵22,氣泵22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19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當清淤車完成水下作業后,氣缸23由氣泵22驅動,帶動升降桿44沿吸口立柱25向上移動,從而使得吸口組件整體完成向上的移動,從而避免清淤車爬坡過程中清泥工作組件與地面發生碰撞。
該吸口立柱23與升降桿44之間通過軸承31安裝在一起實現相對運動,吸口立柱23與軸承31緊密接觸,清泥工作機構上升更平穩。該清淤車的主控制器19包括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并通過該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與一遠程控制裝置通訊,能夠實現遠程控制。泥漿泵7、驅動電機18分別與主控制器19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19輸出的控制信
號動作。如圖2所示,該清淤車還包括兩個浮筒11,兩個浮筒11與車架10相對固定,并分別對稱固設在密閉艙24的左、右兩側。如圖8所示,浮筒11通過輸氣管與氣泵22連接,所述輸氣管上設置有控制浮筒11進水排氣或進氣排水或既不進氣也不進水的三位換向閥;該三位換向閥為電磁三位換向閥45。氣泵22、電磁三位換向閥45分別與主控制器19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19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當需要下潛時,水進入浮筒11,增加重量下潛,當需要上浮時,氣泵22向浮筒11注入空氣,排除水,使清淤車上浮。具體原理如圖8所示當電磁三位換向閥45的左電磁鐵451、右電磁鐵452都不開啟時,電磁三位換向閥45處于中位,即B的狀態,此時,浮筒11內保持平衡即不進水,也不充氣,整個清淤車處于前一個狀態。當左電磁鐵451啟動時,電磁三位換向閥45處于左位,即A狀態,此時,浮筒11直接與外界相通,浮筒11進水排氣,整個清淤車下潛。當右電磁鐵452啟動時,電磁三位換向閥45處于右位,即C狀態,此時,浮筒11直接與氣泵22相通,浮筒11進氣排水,整個清淤車上浮。該清淤車的密閉艙24頂部設有進氣口 4、出氣口 6,如圖I所示,該清淤車還包括浮標組件,浮標組件包括浮標2、防水帽35,防水帽35設置在浮標2上方,浮標2下方設置有法蘭盤。該清淤車中所述的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包括一天線1,天線I設置在防水帽35上方。防水帽35上方還設置有工作警示燈3,工作警示燈3與主控制器19連接,用于表明清淤車當前工作狀態。密閉艙頂部的出氣口 6頂端也設有一防水帽46。該清游車還包括軟管浮筒組件,軟管浮筒組件包括軟管38,軟管38的一端設有軟管浮筒39、另一端設有法蘭盤36。軟管浮筒39上設有可與浮標2連接的連接處。潛水時,如果水不是很深,則將浮標2直接與進氣口 4通過法蘭盤連接,天線、工作警示燈即可露出水面。如果,水比較深時,則從進氣口 4上拆下浮標2,將軟管38的法蘭盤36連接進氣口4,將浮標2連通天線I、工作警示燈3連接在軟管浮筒39上,實現浮標2自行浮在水面上,即天線、工作警示燈隨之漂浮在水面上。該清淤車,在密閉艙24外的進氣口 4處加一個收卷電線用的電纜線線輥37。 該清淤車的密閉艙24內部還安裝有進水探測器21和自動排水裝置,自動排水裝置包括排水泵20、排水管201。如圖2所示,密閉艙內底面設置有凹陷的水槽,所述進水探測器、排水泵20位于該水槽內。如果密閉艙24內進水,則其內部的水自動會匯集到其內底面凹陷的水槽內,進水探測器21檢測水槽內有水時則產生一電信號并輸送至主控制器19,主控制器19根據該電信號輸出控制信號啟動排水泵20,實現自動排水,避免因為進水導致其他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清泥工作機構的前方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防撞探測器8,如圖2、9所示,所述的防撞探測器8受到碰撞時產生一電信號并輸送至主控制器19,主控制器19根據該電信號對驅動電機18輸出控制信號,自動斷電并發出警報。防止清淤車發生碰撞損壞密閉艙24,致使密閉艙24進水放聲漏電事故。如圖10所示,該防撞探測器8包括包括靜觸片81、動觸片82,靜觸片81固設在一個套筒83的一端,動觸片82固設在一根動桿84的一端且動觸片82位于套筒83外,動觸片82、靜觸片81外罩有絕緣防水的活動罩85,該活動罩85與套筒83之間軸向滑動配合;動桿84的另一端穿過靜觸片81,套筒83的另一端設有端蓋86,動桿84與端蓋86的內端面之間設置有彈簧87。靜觸片81、動觸片82各自引出有信號線88。當活動罩接觸到屏障時,金屬制成的動觸片82、靜觸片81即接觸通電,產生電信號并經信號線88引出以傳輸至主控制器19。為了進一步防止該防撞探測器進水,可再增加一個整體防水罩,將活動罩85、套筒83、端蓋86整體罩住,進一步提高防水性能,提高該防撞探測器8的可靠性。該清淤車的主控制器19采用嵌入式PC作為上位計算機,完成功能選擇、數據處理、軌跡生成等功能;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7數據信號處理器(DSP)為核心,其上包括了電機控制、超聲環境信息采集、無線數據收發等模塊。操作者可以采用遙控器或遙控PC,通過無線通信控制該清淤車。 本發明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主控制器也可設置在密閉艙外等,只是結構復雜,不容易實現。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車架前部可安裝有前車蓋,前車蓋能起減少車體行走阻力作用及美觀作用。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的密閉艙采用內外雙焊接構造,保證密閉艙的密閉的可靠性。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也可以采用發動機、液壓馬達作為動力裝置,替換驅動電機,屬于技術的等同替換,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很容 易能夠想到并實施。本發明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
權利要求
1.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 包括車架及支撐車架的行走機構,所述車架的前端安裝有清泥工作機構,車架的后端安裝有密閉艙; 所述清泥工作機構包括有泥漿泵,泥漿泵的輸出ロ連接排泥管; 所述密閉艙內部安裝有驅動電機、傳動裝置、動カ輸出裝置;所述驅動電機通過所述的傳動裝置、動カ輸出裝置連接并驅動所述行走機構; 還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并通過該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與一遠程控制裝置通訊;所述泥漿泵、驅動電機分別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 還包括浮筒,與所述車架相對固定,所述浮筒通過輸氣管與氣泵連接,所述輸氣管上設置有控制浮筒進水排氣或進氣排水或既不進氣也不進水的三位換向閥;所述氣泵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清泥工作機構還包括吸ロ組件,所述吸ロ組件包括硬質毛刷、切泥板、升降機構以及圍廓板; 所述切泥板切割方向沿前后方向設置,切泥板設置有多條且沿左右方向排列; 所述圍廓板由分別位于切泥板的左側、右側、上方的左側板、右側板、頂板構成,且左側板前端、右側板前端之間的間距構成切泥ロ ;在頂板上設有安裝泥漿泵的吸泥ロ ; 所述硬質毛刷位于圍廓板的后方或下方;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與圍廓板固設在一起的升降桿及固設在車架上的吸口立柱,所述升降桿安裝在吸口外罩上且沿吸口外罩上下移動,升降桿與車架之間設置有驅動升降桿上下移動的氣缸,氣缸連接有氣泵,氣泵與所述主控制器連接并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左側板、右側板之間的間距沿由切泥ロ到吸泥ロ的方向逐漸減小。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車架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履帶式行走機構,所述履帶式行走機構包括履帶、與履帶配合的帶輪,所述每條履帶的帶輪中至少ー個為主驅動輪;車架左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左側動カ輸出半軸上,車架右側的履帶的主驅動輪安裝在右側動カ輸出半軸上,左側動カ輸出半軸、右側動カ輸出半軸之間通過差速器連接構成一驅動橋即所述的動カ輸出裝置;所述左側動カ輸出半軸上設置有左電磁制動器,右側動カ輸出半軸上設置有右電磁制動器,兩個電磁制動器分別根據所述的主控制器對其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左側動カ輸出半軸、右側動カ輸出半軸的輸出端伸出密閉艙與所述的主驅動輪連接,密閉艙外的左側動カ輸出半軸、右側動カ輸出半軸上分別套置ー碗型軸套,碗型軸套的碗ロ緊密扣接在密閉艙的外表面上形成可充氣空腔;密閉艙內設置有氣泵,氣泵連接有輸氣管,輸氣管的出氣端穿過密閉艙伸至所述的可充氣空腔內。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浮筒設置有多個,分別對稱固設在密閉艙的左、右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I或6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氣泵均設置在密閉艙內;所述的三位換向閥為電磁三位換向閥,該電磁三位換向閥與所述的主控制器連接井根據主控制器輸出的控制信號動作。
所述主控制器設置在密閉艙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密閉艙頂部設有進氣ロ、出氣ロ ;還包括浮標組件,浮標組件包括浮標、防水帽,防水帽設置在浮標上方,浮標下方設置有法蘭盤;所述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包括一天線,天線設置在所述的防水帽上方;防水帽上方還設置有工作警示燈,所述工作警示燈與主控制器連接,用于表明清淤車當前工作狀態;所述密閉艙頂部的出氣ロ頂端也設有ー防水帽; 該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游車還包括軟管浮筒組件,軟管浮筒組件包括軟管,軟管的一端設有軟管浮筒、另一端設有法蘭盤;所述軟管浮筒上設有可與所述的浮標連接的連接處。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密閉艙內部還安裝有進水探測器和自動排水裝置,自動排水裝置包括排水泵、排水管,密閉艙內底面設置有凹陷的水槽,所述進水探測器、排水泵位于該水槽內,進水探測器檢測水槽內有水時則產生一電信號并輸送至所述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據該電信號輸出控制信號啟動排水泵。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其特征是所述清泥工作機構的前方及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防撞探測器,所述的防撞探測器受到碰撞時產生ー電信號并輸送至所述的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據該電信號對所述的驅動電機輸出控制信號; 所述防撞探測器包括包括靜觸片、動觸片,靜觸片固設在一個套筒的一端,動觸片固設在一根動桿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套筒外,動觸片、靜觸片外罩有絕緣防水的活動罩,該活動罩與套筒之間軸向滑動配合;所述動桿的另一端穿過靜觸片,套筒的另一端設有端蓋,動桿與所述端蓋的內端面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靜觸片、動觸片各自引出有信號線。
全文摘要
遠控潛吸式水下清淤車,包括車架及行走機構,車架前端安裝清泥工作機構,后端安裝密閉艙;清泥工作機構包括輸出口連接排泥管的泥漿泵;密閉艙內安裝驅動電機、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驅動電機通過傳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驅動行走機構;還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包括與一遠程控制裝置通訊的無線電信號傳輸裝置;還包括浮筒,與車架相對固定,浮筒經輸氣管與氣泵連接,輸氣管上設有控制浮筒進水排氣或進氣排水或既不進氣也不進水的三位換向閥;泥漿泵、驅動電機、氣泵分別與主控制器連接并受主控制器控制。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淤泥清除率高,施工成本低,作業深度達5米以上,能適應復雜水下環境,適合于工業循環冷卻水沉淀池、溝渠、暗渠等。
文檔編號E02F9/06GK102839703SQ20121036503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陳明金 申請人:陳明金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亭县| 武宁县| 宜兴市| 察雅县| 浙江省| 长泰县| 丽水市| 卓资县| 吉林市| 正蓝旗| 伊宁县| 靖西县| 会东县| 汤阴县| 邳州市| 昆明市| 贵港市| 东台市| 高雄县| 信宜市| 海伦市| 天水市| 潮州市| 通河县| 吴堡县| 乐清市| 阿克陶县| 新龙县| 宜阳县| 尼勒克县| 临泉县| 新田县| 阿拉善右旗| 鄂伦春自治旗| 晋城| 蒙山县| 汉中市| 克山县| 松溪县| 长垣县| 通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