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包括本體、渦輪基座和引鞋帽,所述渦輪基座中設有第二路通道,所述第二路通道一端連通有設在本體中的第一路通道,所述第二路通道另一端連通有設在引鞋帽中的匯流室,所述第一路通道、第二路通道和匯流室同軸,所述引鞋帽的頂部沿圓周以軸線為中心均勻設有若干向下傾斜的出水口通道,所述匯流室與出水口通道連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旋轉引鞋保證了在套管串下入過程中不會堵塞循環孔,并且在遇到井下砂橋等復雜情況時,可以清理砂橋,保證管串順利下到位,在固井過程中,還可以產生旋轉力,使井底流體以紊流狀態上返,提高固井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石油天然氣行業固完井作業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油田開發的需要,大斜度井、水平井已經成為油氣田勘探開發的重要趨勢。水平井開發在下套管過程中,套管刮削井壁巖石與泥砂,容易形成套管堵塞以及下入受阻等現象,導致施工失敗。現有結構的套管引鞋及浮鞋只能有引導管串的作用,在穩定的地質環境中,常規的引鞋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是在復雜的斷層環境中,管串遭遇井底斷層的臺階,不易下入,當井筒出現砂橋時,很難清理,經常造成起套管作業,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損失,固井時,難以在井底形成紊流,影響固井效果,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弊端,有必要對現有的引鞋結構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以保證在套管串下入過程中不會堵塞循環孔,并且在遇到井下砂橋等復雜情況時,可以清理砂橋,保證管串順利下到位,在固井過程中,還可以產生旋轉力,使井底流體以紊流狀態上返,提高固井質量。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包括本體、渦輪基座和引鞋帽,所述渦輪基座中設有第二路通道,所述第二路通道一端連通有設在本體中的第一路通道,所述第二路通道另一端連通有設在引鞋帽中的匯流室,所述第一路通道、第二路通道和匯流室同軸,所述引鞋帽的頂部沿圓周以軸線為中心均勻設有若干向下傾斜的出水口通道,所述匯流室與出水口通道連通。
[0006]進一步的,所述渦輪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
[0007]所述第一基座的外壁中部沿圓周設有凹槽,所述第一基座外圓周上套有本體,與凹槽位置相對應的本體內壁上設有本體凸臺,所述本體凸臺嵌入凹槽內,凹槽內兩側分別設有軸承;
[0008]所述第一基座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泥沙隔離機構,所述第一基座內固接有渦輪葉片,渦輪葉片的旋向與出水口通道的旋向一致;
[0009]所述第二基座的外圓周上固定連接有引鞋帽,所述引鞋帽的尾端外圓周上設有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二臺階面與本體端部貼合,所述引鞋帽的尾端端面與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連接處的第一臺階面貼合。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座與所述引鞋帽是螺紋連接,且用螺栓緊固,螺紋連接的旋向與渦輪葉片的旋向相反。
[0011]進一步的,不與第一基座連接的本體的一端內壁設有螺紋。
[0012]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與禍輪葉片一體成型。
[0013]進一步的,所述引鞋帽頂部為死芯。
[0014]進一步的,所述出水口通道為3-6個。
[0015]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具有以下優勢:
[0016]本發明所述的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頂端為偏心結構設計,且能夠自由轉動,管串下入時能夠利用偏心斜面輕易避過斷層的臺階面進行下套管作業,遭遇砂橋時,通過循環泥漿形成噴射效果,利用流體的動能沖擊砂橋,偏芯引鞋帽對井底泥砂的攪動效果也有利于砂橋的解堵,固井時也能使井底流體以紊流狀態上返,提高固井質量。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 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整體結構不意圖不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引鞋帽的出水口通道布局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渦輪葉片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本體;11-本體凸臺;12-第一路通道;2-泥沙隔離機構;3_渦輪基座;31-第一基座;32-第二基座;33-第一臺階面;34-凹槽;35-第二路通道;4-軸承;5-渦輪葉片;6-引鞋帽;61-第二臺階面;62-匯流室;63-出水口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3]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6]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7]如圖1-3所示,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1、渦輪基座3和引鞋帽6,所述渦輪基座3中設有第二路通道35,所述第二路通道35—端連通有設在本體I中的第一路通道12,所述第二路通道35另一端連通有設在引鞋帽6中的匯流室62,所述第一路通道12、第二路通道35和匯流室62同軸,所述引鞋帽6的頂部沿圓周以軸線為中心均勻設有三個向下傾斜的出水口通道63,所述匯流室62與出水口通道63連通。
[0028]所述渦輪基座3包括第一基座31和第二基座32;
[0029]所述第一基座31的外壁中部沿圓周設有凹槽34,所述第一基座31外圓周上套有本體I,與凹槽34位置相對應的本體I內壁上設有本體凸臺11,所述本體凸臺11嵌入凹槽34內,凹槽34內兩側分別設有軸承4;
[0030]所述第一基座31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泥沙隔離機構2,所述第一基座31內固接有渦輪葉片5,渦輪葉片5的旋向與出水口通道63的旋向一致;
[0031]所述第二基座32的外圓周上螺紋連接有引鞋帽6,且用螺栓緊固,螺紋連接的旋向與渦輪葉片5的旋向相反,所述引鞋帽6的尾端外圓周上設有第二臺階面61,所述第二臺階面61與本體I端部貼合,所述引鞋帽6的尾端端面與第一基座31和第二基座32連接處的第一臺階面33貼合。
[0032]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本體I上端設計有與套管相匹配的螺紋,用于與管串連接,在下套管過程中,本體I與渦輪基座3的連接處設有軸承4,使引鞋旋轉時阻力降到最小,泥砂隔離機構2可以防止泥漿中雜質進入軸承4,防止軸承4卡死,引鞋帽6頂部為死芯,井筒內的泥砂無法進入,在遭遇砂橋時,套管內的井漿通過渦輪葉片5產生的的沖擊力然后通過出水口通道63得到進一步增強,能使引鞋帽6產生高速旋轉,形成噴射效果,能對井底砂橋產生沖擊,同時旋轉的偏心引鞋帽6對砂橋產生攪動,帶動巖肩快速返出井口,清理砂橋,固井時,井底流體通過該引鞋后,以紊流狀態上返,可以提高固井質量。
[003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I)、渦輪基座(3)和引鞋帽(6),所述渦輪基座(3)中設有第二路通道(35),所述第二路通道(35)—端連通有設在本體(I)中的第一路通道(12),所述第二路通道(35)另一端連通有設在引鞋帽(6)中的匯流室(62),所述第一路通道(12)、第二路通道(35)和匯流室(62)同軸,所述引鞋帽(6)的頂部沿圓周以軸線為中心均勻設有若干向下傾斜的出水口通道(63),所述匯流室(62)與出水口通道(63)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渦輪基座(3)包括第一基座(31)和第二基座(32); 所述第一基座(31)的外壁中部沿圓周設有凹槽(34),所述第一基座(31)外圓周上套有本體(I),與凹槽(34)位置相對應的本體(I)內壁上設有本體凸臺(I I),所述本體凸臺(11)嵌入凹槽(34)內,凹槽(34)內兩側分別設有軸承(4); 所述第一基座(31)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泥沙隔離機構(2),所述第一基座(31)內固接有渦輪葉片(5 ),渦輪葉片(5)的旋向與出水口通道(6 3)的旋向一致; 所述第二基座(32)的外圓周上固定連接有引鞋帽(6),所述引鞋帽(6)的尾端外圓周上設有第二臺階面(61),所述第二臺階面(61)與本體(I)端部貼合,所述引鞋帽(6)的尾端端面與第一基座(31)和第二基座(32)連接處的第一臺階面(33)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32)與所述引鞋帽(6)是螺紋連接,且用螺栓緊固,螺紋連接的旋向與渦輪葉片(5)的旋向相反。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不與第一基座(31)連接的本體(I)的一端內壁設有螺紋。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31)與渦輪葉片(5)—體成型。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鞋帽(6)頂部為死芯。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偏心式水力旋轉引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通道(63)為3-6個。
【文檔編號】E21B33/13GK205714024SQ20162040076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蔣本強, 蔣世偉, 韓振強, 王志剛, 張京華, 古青, 茍旭東, 宋劍鳴, 付家文, 徐正興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