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水平井雙封隔器雙卡單抽拖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工藝管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各大油田圍繞提高儲層動用程度、提高采收率、提高單井產量、降低開采成本為核心,大力推進水平井開采工藝技術。但由于水平井自身井眼軌跡、注采井網的復雜多變,以及各油層巖性、物性和儲層流體性質不同,造成水平井各層段在吸水能力、水線推進速度、產液狀況等方面的差異,導致水平井個別層段見水早,且見水層位及方向不明確,以及各層產能、壓力狀況不清楚,由于目前水平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試技術還不成熟,特別是低滲透油藏的低液量水平井的找水、產液剖面測試技術還處于探索研究階段,致使現場動態調整措施無針對性,嚴重影響水平井開發效果。
目前關于水平井找水、產液剖面測試的專利較多,主要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目前找水工藝找水周期長,套管完井水平井分段找水測試管柱(ZL200920246802.5),但該專利采用智能開關器對各層段進行定時控制,逐一生產各層段,通過地面化驗分析各段含水,判斷出水層段,每段都要獨立生產10天,找水周期太長,嚴重影響現場生產進度,且不適應目前分段多簇長水平段水平井的找水需求;二是常規產液剖面測試技術通過多段組合抽汲,遞減法折算單段產量,單段測試結果不準確。為此,針對提高水平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試效率和準確性,以及適應于目前更多生產層段水平井(目前水平井的生產段數均大于10段)一趟管柱快速準確的找水、產液剖面測試工藝技術, 發明了一種水平井雙TDZY封隔器雙卡單抽拖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工藝管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水平井雙封隔器雙卡單抽拖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工藝管柱,采用TDZY211下封隔器與TDZY111上封隔器組合雙卡拖動抽汲,準確快速的獲得單段產液量,解決目前找水工藝找水周期長、找不準,以及常規產液剖面測試無法準確獲得單段產液量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水平井雙封隔器雙卡單抽拖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工藝管柱,包括下封隔器、油管、進液閥、上封隔器、扶正器、試油抽子和地面抽油,下封隔器的上端通過油管與進液閥的下端相連,進液閥的上端通過油管連接上封隔器的下端,上封隔器的上端連接扶正器的下端,扶正器的上端通過油管連接至井口,試油抽子通過鋼絲繩與地面抽油機連接,且試油抽子伸入油管內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的下封隔器為TDZY211下封隔器。
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封隔器為TDZY111上封隔器。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TDZY211下封隔器與TDZY111上封隔器實現雙卡單段抽汲測試,準確獲得單段產液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水平井雙封隔器雙卡單抽拖動找水及產液剖面測工藝管柱,包括下封隔器1、油管2、進液閥3、上封隔器4、扶正器5、試油抽子6和地面抽油機7,下封隔器1的上端通過油管2與進液閥3的下端相連,進液閥3的上端通過油管2連接上封隔器4的下端,上封隔器 4的上端連接扶正器5的下端,扶正器5的上端通過油管2連接至井口,試油抽子6通過鋼絲繩與地面抽油機7連接,且試油抽子6伸入油管2內設置,地面抽油機7轉動帶動試油抽子6在油管內上下運動,將油管內液體舉升至地面。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下封隔器1為TDZY211下封隔器。
此外,所述的上封隔器4為TDZY111上封隔器。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TDZY211下封隔器與TDZY111上封隔器組合雙卡單段測試工藝管柱,通過重復坐封解封拖動抽汲實現逐段找水測試。其具體找水步驟為:TDZY211下封隔器與TDZY111上封隔器組合雙卡將水平井段某一層段卡開,此時該段液體只能通過進液閥3進入油管內,再通過地面抽油機7轉動帶動試油抽子6上下運動將油管內液體舉升至地面,地面通過計量、取樣化驗分析,準確地確定該層段產液量、含水、含鹽等資料;依次逐段卡封水平井各層段抽汲找水,準確地確定各層段產液量、含水、含鹽等資料。
實施例1:水平井X井射孔5段,本次找水測試將分為六段:
第一個測試段為噴點1: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355m,上3260m;
第二個測試段為噴點2: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290m,上3195m;
第三個測試段為噴點3: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180m,上3085m;
第四個測試段為噴點4: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068m,上2973m;
第五個測試段為噴點5: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013m,上2918m;
管柱結構從上到下依次為:油管2+扶正器+TDZY111封隔器1+油管2+進液閥3+TDZY211封隔器4。
按照測試段設計逐一測試,將測試管柱下放至第一測試段時,先上提管柱2米,然后緩慢下放管柱坐封封隔器,管柱噸位下降3-4噸,封隔器坐封完成。
第一個測試段為噴點1: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355m,上3260m;
第二個測試段為噴點2: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290m,上3195m;
第三個測試段為噴點3: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180m,上3085m;
第四個測試段為噴點4: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068m,上2973m;
第五個測試段為噴點5:封隔器卡封位置:下封3013m,上2918m;
開始按設計要求進行相應組合層段的測試,期間地面通過計量得到各層段的產液量、含水率等數據。
開始抽汲測試,測試結束,上起緩慢上管柱1.5米解封封隔器,等待5分鐘后,繼續上提管柱至下一測試段,坐封如同上述。
依次測試結束后,上提起出找水管柱。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