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載臨時支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煤礦普遍使用的臨時支護形式是竄管前探梁,這種方式存在著支護時間較長,工人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都嚴重影響著掘進效率,最大的問題是仍存在安全的薄弱環節;前探梁為被動支撐,無主動支撐力,工人施工是在空頂區,一旦來壓,不能進行有效的支撐,給安全生產帶來極大的隱患。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各個廠家設計了機載式臨時支護裝置,該裝置能夠有效,快速的進行臨時支護作業,但根據礦井下支護工藝的要求,普通臨時支護裝置超出炮頭的距離短,一般在 1-1.5 米左右,無法滿足現場頂板和側幫錨桿同時施工的要求,導致支護速度慢,嚴重影響了掘進進尺。根據現場的要求,現需要一種超大距離的臨時支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超大距離并且安全高效的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包括有頂架,頂架一端下面設有長孔連接塊,長孔連接塊下端設有伸縮管,伸縮管下端設有翻轉機構,翻轉機構與頂架之間設有調節油缸,翻轉機構下端設有支撐油缸, 其特征在于,頂架后端內側設有伸縮油缸,伸縮油缸內設有一級伸縮架,一級伸縮架兩端分別設有前導繩輪和后導繩輪,前導繩輪和后導繩輪上設有鋼絲繩,其中一根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二級伸縮架的后端,通過前導繩輪繞到頂架的后端并固定,另一根鋼絲繩也固定在二級伸縮架的后端,通過后導繩輪繞到頂架的前端并固定,所述的頂架采用多級伸縮的結構,二級伸縮架前端下面設有收回油缸,收回油缸上設有撐地油缸,撐地油缸另一端與二級伸縮架后端連接,所述的撐地油缸和收回油缸收回時與頂架平行。
優選的,所述的前導繩輪和后導繩輪上至少設有兩根鋼絲繩。
優選的,所述的伸縮架最前端采用框架機構。
優選的,所述的頂架采用高強度鋼板焊接而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可更安全,更快速高效的進行臨時支護作業。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的頂架結構示意圖。
1-支撐油缸 2-翻轉機構 3-伸縮管 4-長孔連接塊 5-調節油缸 6-后導繩輪 7-一級伸縮架 8-前導繩輪 9-二級伸縮架 10-撐地油缸 11-收回油缸 12-伸縮油缸 13-頂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1和附圖2,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包括有頂架13,頂架13一端下面設有長孔連接塊4,長孔連接塊4下端設有伸縮管3,伸縮管3下端設有翻轉機構2,翻轉機構2與頂架13之間設有調節油缸5,翻轉機構2下端設有支撐油缸1, 其特征在于,頂架13后端內側設有伸縮油缸12,伸縮油缸12內設有一級伸縮架7,一級伸縮架7兩端分別設有前導繩輪8和后導繩輪6,前導繩輪8和后導繩輪6上設有鋼絲繩,其中一根鋼絲繩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二級伸縮架9的后端,通過前導繩輪8繞到頂架13的后端并固定,另一根鋼絲繩也固定在二級伸縮架9的后端,通過后導繩輪6繞到頂架13的前端并固定,所述的頂架13采用多級伸縮的結構,二級伸縮架9前端下面設有收回油缸11,收回油缸11上設有撐地油缸10,撐地油缸10的一端與二級伸縮架9后部連接,所述的撐地油缸10和收回油缸11收回時與頂架13平行。
優選的,所述的前導繩輪8和后導繩輪6上至少設有兩根鋼絲繩。
優選的,所述的伸縮架最前端采用框架機構。
優選的,所述的頂架13采用高強度鋼板焊接而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超長前探臨時支護裝置,可更安全,更快速高效的進行臨時支護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