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采熱和保溫功能的采油井口采樣器。
背景技術:
油田上采油生產井需要定期采集油樣,進行化驗分析。常用的采樣方式是在輸油管路中間增加一個取樣閥短節;取樣短節上設有進油口、出油口、閘門;這種取樣裝置在一些高寒地區使用時,進、出油口會被凍結,給取樣作業帶來極大的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采熱功能的采油井口取樣器,以解決現有的采樣器在高寒地區使用時容易被凍結,而導致的采樣作業操作困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包括具有流體通道的閥體,流體通道中和/或流體通道的通道壁上設有用于盛裝導熱液體的導熱內腔,閥體上設置有用于將井下油液的熱量傳遞給所述導熱液體的導熱結構。
所述閥體包括閥座和殼體,所述殼體設置于所述流體通道的外圍,并設有流體通道的通道出口,所述閥座上設有流體通道的通道入口,所述流體通道包括通道入口、通道出口及連接于通道入口與通道出口之間的中間通道部分,中間通道部分中設置有通過軸向移動封堵或打開所述通道入口的閥桿。
所述中間通道部分中于所述閥桿的外圍設置有內孔構成所述導熱內腔的導熱管,導熱管有至少兩個且沿閥桿周向間隔布置或者導熱管為一個環形的中空管。
所述導熱管遠離所述閥座的一端設置有注液口,注液口上旋裝有堵頭。
導熱結構包括與所述閥座接觸導熱的設置于所述通道入口外圍的環形導熱墊,環形導熱墊的軸向與導熱管的軸向一致,導熱管上設置有與所述導熱墊接觸導熱的導熱部。
所述導熱部為設置于各沿閥桿周向間隔布置的導熱管上的沿對應導熱管軸線方向延伸的桿狀結構或者為設置于環形中空管結構的導熱管上的靠近閥座一端的沿所述導熱管軸線方向延伸的環形結構。
所述導熱部上設有軸線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螺紋,所述導熱墊上設有與所述導熱部上的螺紋相適配的螺紋。
所述流體通道的通道壁為環形結構,所述通道壁的內側設有環形的保溫殼,所述保溫殼上至少設置一個中空的保溫倉。
所述保溫殼上間隔的設置有第一保溫倉和第二保溫倉。
所述閥體包括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形外殼和設置于外殼的杯芯內的閥座,杯形外殼的內壁構成所述流體通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油井口采樣器利用閥體上的導熱結構將井下油液的熱量傳遞給閥體上的導熱內腔中的導熱液體,再用導熱液體給采樣器內腔供熱,能夠有效防止采樣器被凍結。
進一步的,外殼的內部或者外部設有保溫倉,保溫倉將采樣器內腔與外部隔開,減少采樣器熱能的流失,實現對采樣器的保溫。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的全剖圖;
圖2為圖1沿A-A截面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具體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包括閥體,閥體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形的外殼01,外殼01上設有流體流出通道,閥座03上設有流體流入通道, 流入通道和流出通道之間為中間通道部分;外殼01的內部設有保溫殼04,保溫殼04的側壁上設有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保溫倉B06和B02,保溫殼04的側壁上設有軸線沿徑向方向延伸的出油口B04,保溫殼04的側壁的外側與出油口B04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螺紋臺階孔,外殼01的側壁上開有與上述螺紋臺階孔相對應的螺紋孔通孔,出油接頭07的尾部通過螺紋結構同時與保溫殼04側壁上的螺紋臺階孔和外殼01側壁上的螺紋通孔相連接,出油接頭07的尾部還設有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臺階孔,臺階孔內裝有供采樣器內的油液流出并防止采樣器外的油液回流的單向閥08。
外殼01的底部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臺階,在該臺階與保溫殼04的底部的下表面之間裝有片狀環形結構的導熱墊02,導熱墊02設有軸線沿上下方向延伸螺紋孔,保溫殼04的底部開有與導熱墊02上的螺紋孔相對應的通孔。
中間通道部分中設有軸線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閥桿06,閥桿06的下端設有與流入通道相配和的錐面,閥桿06的外圍設有環形帶有中空內腔的導熱管05,導熱管05的上部設有內腔B03,內腔B03的上部開有供超導液體通過的注液口,內腔B03內裝有超導液體,注液口上安裝有六角螺釘B05,導熱管的底部設有沿閥桿06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環形結構的導熱部,導熱部上設有連接螺紋,導熱管05的內腔B03的外側與保溫殼04底部接觸面上設有偏心密封圈B01,偏心密封圈B01上設有供導熱部穿過的通孔,導熱部穿過偏心密封圈B01上的通孔和保溫殼04的底部的通孔與導熱墊02螺紋連接。
導熱墊02將井下油液的熱量傳遞給內腔B03內的超導液體,利用超導液體的啟動溫度低和高效換熱的特點實現對采樣器的供熱,防止采樣器被凍結。
外殼01的上部設有外殼蓋10,外殼蓋10的內側設有沿上下方向連續分布的兩個臺階,外殼蓋10的下臺階與外殼01的上部通過螺紋結構相連接,外殼蓋10與保溫殼04之間設有閥體座09,閥體座09為帶有環形凸緣的管狀結構,閥體座09的外緣凸緣的上端面與外殼蓋10的中臺階的上表面相貼合,閥體座09的外緣凸臺的下端面與保溫殼04的上端面之間設有橡膠密封圈B07,閥體座09的上部的內側設有沿其軸線方向延伸的臺階孔,臺階孔內裝有閥桿密封座11,閥桿密封座11的內側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有兩個軸向密封槽,位于上方的密封槽內安裝有防磨墊圈B09,位于下方的密封槽內安裝有橡膠密封圈B08,閥桿密封座11的上端面上還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帶有母螺紋的臺階孔,有壓帽12與閥桿密封座11通過螺紋結構連接。
外殼01的底部裝有閥座03,閥座03為帶有環形凸臺外緣的管狀結構,閥座03的上部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臺階孔,閥座03的底部設有螺紋,閥座03的凸臺外緣與保溫殼04的底部的通孔相配合,并通過底部的螺紋與外殼01的底部螺紋孔相連。
閥座03的上方設有閥桿06,閥桿06為沿從上向下方向具有四段不同直徑尺寸的桿狀結構,閥桿06的下部第4段與第3段之間的過渡部為錐面結構,該錐面機構用于與閥座03的上端的臺階孔的上緣形成密封結構,閥桿06的第2段的下部的外緣設有螺紋,該螺紋與閥體座09的內螺紋作螺旋傳動配合,閥桿06的第2段的上部與閥桿密封座11的橡膠密封圈B09形成密封,閥桿06的第1段設有調節手輪13,調節手輪13的上方設有墊圈B10和六角螺母B11,轉動調節手輪13使閥桿06的位置,進而控制進油口的開啟和關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導熱內腔設置在采樣器閥體上,并在閥體的底部設置導熱片,導熱片的設置方式與上述本實用新型的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實施例1中的導熱片的設置方式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導熱管由沿閥桿周向布置的2個、3個或者3個以上的帶有內腔的管所組成,各導熱管上靠近閥座的一端設有對應的導熱管的軸線方向延伸的柱狀的導熱部,導熱部通過螺紋結構與導熱墊相連。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外殼的外側裹一層或多層保溫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將保溫殼設置于外殼的外部,此時的外殼即為保溫殼的外壁。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保溫殼上的保溫倉也可以設置為1個、3個或者3個以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外殼也可以為不銹鋼材料。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采油井口采樣器的其他實施例中,超導液體也可以用穩定性較好的導熱油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