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屬自動引水設備的制造技 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水泵在利用真空引水罐引水時, 一般利用自來水通過真空引水 罐注水口注滿水,然后關閉注水閥和溢水閥,啟動水泵,真空引水罐工作, 利用水泵抽走罐體內的水,達到罐體內部趨向真空,利用大氣和水壓把水 送入罐體內部,送水至用戶,由于水泵的自動切換、軟啟動及停泵等原因, 往往罐體內的水位保持不了正常狀況,又需停泵、人工注水,存在間斷停 水人工管理等弊病。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運行可靠的自動補水真空弓I水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引水罐體, 進水法蘭口,出水法蘭口,注水口,溢水溢氣口,注水電磁閥,溢水溢氣 電磁閥,浮球液位控制裝置和支撐腳,其特征在于引水罐內部的浮球液位 控制裝置與注水電磁閥和溢水溢氣電磁閥相連,形成一體。
所述進水法蘭口與水源進水管連接,出水法蘭口與水泵進水口連接。
所述注水口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注水電磁閥,注水口與自來水管連接, 溢水溢氣口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溢水溢氣電磁閥。
所述的引水罐體內設定液位控制上限和液位控制下限,浮球液位控制 裝置與注水和溢水電磁閥相連,當引水罐內部液位下降到罐內下限時,通 過浮球液位控制裝置感應,自動開啟注水電磁閥和溢水溢氣電磁閥,當液位上升到罐體上限時,自動關閉注水電磁閥和溢水溢氣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結構簡單,補水可靠,克服 了現有裝置由于水泵的自動切換、軟啟動及停泵,且導致罐體內的水位保 持不了正常狀態,又需人工注水,間斷停水,人工管理等弊病,而且安裝 方便,運行可靠,成本低,效果好,具有實用性。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的制造安裝示意圖。
圖中l-引水罐體,2-進水法蘭口, 3-出水法蘭口, 4-注水口, 5-溢 水溢氣口, 6-注水電磁閥,7-溢水溢氣電磁閥,8-液位控制上限,9-液位 控制下限,10-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1-支撐腳。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包括一種引水罐體1,進水法蘭口 2, 出水法蘭口 3,注水口 4,溢水溢氣口 5,注水電磁閥6,溢水溢氣電磁閥7, 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和支撐腳11;引水罐內部的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與 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7相連,進水法蘭口 2與水源進水管連接, 出水法蘭口3與水泵進水口連接;注水口4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注水電磁閥6, 注水口 4與自來水管連接,溢水溢氣口 5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溢水溢氣電磁 閥7;引水罐體內設定液位控制上限8和液位控制下限9,浮球液位控制裝 置10與注水和溢水電磁閥相連,當引水罐內部液位下降到罐內下限9時, 通過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感應,自動開啟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 7,當液位上升到罐體上限8時,自動關閉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 7,控制引水罐內液位上、下限,保證正常水位。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包括引水罐體(1),進水法蘭口(2),出水法蘭口(3),注水口(4),溢水溢氣口(5),注水電磁閥(6),溢水溢氣電磁閥(7),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和支撐腳(11),其特征在于引水罐內部的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與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7)相連,形成一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其特征還在于所述進 水法蘭口 (2)與水源進水管連接,出水法蘭口 (3)與水泵進水口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其特征還在于所述注 水口 (4)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注水電磁閥(6),注水口 (4)與自來水管連 接,溢水溢氣口 (5)與罐體連接處安裝溢水溢氣電磁閥(7)。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 引水罐體內設定液位控制上限(8)和液位控制下限(9),浮球液位控制裝 置(10)與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7)相連,當引水罐內部 液位下降到罐內下限(9)時,通過浮球液位控制裝置(10)感應,自動開 啟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7),當液位上升到罐體上限(8) 時,自動關閉注水電磁閥(6)和溢水溢氣電磁閥(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主要包括引水罐體、進水法蘭口、出水法蘭口、注水口、溢水溢氣口、注水電磁閥、溢水溢氣電磁閥、浮球液位控制裝置和支撐腳等組成,引水罐內部的浮球液位控制裝置與注水電磁閥和溢水電磁閥相連;在水泵停止運行時,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引水罐內水位下降時,浮球液位控制裝置在設定液位范圍內,通過信號傳感,自動打開注水電磁閥和溢水電磁閥,將引水罐內水位補足,克服了現有引水裝置需停止水泵,人工補水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動補水真空引水罐結構簡單、自動補水、安裝方便、運行可靠、成本低廉、效果明顯。
文檔編號F04D15/00GK201425027SQ20092012121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日
發明者朱華土 申請人:朱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