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型氣泵領域,尤其是一種可增加氣泵出氣壓力的微型氣泵用增 壓偏心架。
背景技術:
微型氣泵是指體積小巧,工作介質為氣態,主要用于氣體采樣、氣體循環、真空吸 附、真空保壓、抽氣、打氣、增壓等多種用途的一種氣體輸送裝置。微型氣泵按用途分為微型真空泵,微型氣體循環泵,微型氣泵,微型氣體采樣泵, 微型打氣泵,微型抽氣泵,微型抽氣打氣兩用泵等;按工作原理分,有隔膜式、電磁式、葉輪 式、氣缸式等。它與大型氣泵相比,主要有如下優點體積小巧、噪音低、功耗小、易于操作、 便于攜帶、免維護、可24小時連續運轉,還允許介質富含水汽。最重要的是,因為是干式、無 油的,不需要真空泵油或潤滑油,微型氣泵的工作原理為電機的圓周運動,通過機械裝置使泵內部的氣缸做往復 式運動,從而使泵腔內的空氣形成正負壓循環變化,在進氣口處與外界大氣壓產生壓力差, 在壓力差的作用下,將氣體吸入泵腔,再從出氣口排出氣體。通常,微型泵的偏心架擺動盤上表面為圓弧弓形,圓弧表面上部直接與氣缸接觸, 推動氣缸壓縮空氣,由于氣缸連接在位置較低擺動盤邊緣,氣缸壓縮形成較短,使得氣泵出 氣壓力受限,導致氣泵無法提供較高壓力的氣流輸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以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包括弓形的擺動盤、設置在擺動盤四周的氣缸固定 孔以及位于擺動盤背面的偏心軸軸座,所述擺動盤上位于氣缸固定孔周圍設有增程凸臺。所述增程凸臺為圓環形。所述擺動盤背面設有與支撐筋連接的沿徑向分布的偏心 軸軸座。所述偏心軸軸座內設有偏心軸軸承安裝孔。所述偏心軸軸承安裝孔孔壁設有定位 槽。所述擺動盤上設有與偏心軸軸承安裝孔連通的偏心軸軸承安裝排氣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通過設置增程凸臺,能有效增加氣缸行程, 增加氣缸每次做功的空氣壓縮量,進而有效增加氣泵出氣壓力。本實用新型還設置偏心軸軸承安裝孔,偏心軸軸承安裝孔內可安裝無油塑料軸承 或含油粉末冶金軸承,能有效減小延緩軸與軸承副的磨損,從而延長泵的壽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中1為擺動盤、2為偏心軸軸座、3為增程凸臺、4為支撐筋、5為偏心軸軸承安 裝孔、6為定位槽、7為偏心軸軸承安裝排氣孔、8為氣缸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一種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包括弓形的擺動盤1、設置在擺動盤1四周的氣缸固 定孔8以及位于擺動盤1背面的偏心軸軸座2,所述擺動盤1上位于氣缸固定孔8周圍設有 增程凸臺3。增程凸臺3為圓環形。擺動盤1背面設有與支撐筋4連接的沿徑向分布的偏心軸軸座2。偏心軸軸座2 內設有偏心軸軸承安裝孔5。偏心軸軸承安裝孔5孔壁設有定位槽6。定位槽6配合軸承上的定位卡楔,防止軸 承轉動錯位。擺動盤1上設有與偏心軸軸承安裝孔5連通的偏心軸軸承安裝排氣孔7。偏心軸 軸承安裝排氣孔7用于在安裝軸承時使氣體順利排出,保證軸承安裝到位。上述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為整體結構,通過模具一次成型制得。
權利要求一種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包括弓形的擺動盤(1)、設置在擺動盤(1)四周的氣缸固定孔(8)以及位于擺動盤(1)背面的偏心軸軸座(2),其特征是所述擺動盤(1)上位于氣缸固定孔(8)周圍設有增程凸臺(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其特征是所述增程凸臺(3)為圓環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其特征是所述擺動盤(1)背面設有 與支撐筋(4)連接的沿徑向分布的偏心軸軸座(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其特征是所述偏心軸軸座(2)內設 有偏心軸軸承安裝孔(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其特征是所述偏心軸軸承安裝孔 (5)孔壁設有定位槽(6)。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其特征是所述擺動盤(1)上設有與 偏心軸軸承安裝孔(5)連通的偏心軸軸承安裝排氣孔(7)。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包括弓形的擺動盤(1)、設置在擺動盤(1)四周的氣缸固定孔(8)以及位于擺動盤(1)背面的偏心軸軸座(2),其特征是所述擺動盤(1)上位于氣缸固定孔(8)周圍設有增程凸臺(3)。本實用新型的微型氣泵用增壓偏心架通過設置增程凸臺,能有效增加氣缸行程,增加氣缸每次做功的空氣壓縮量,進而有效增加氣泵出氣壓力。本實用新型還設置偏心軸軸承安裝孔,偏心軸軸承安裝孔內可安裝無油塑料軸承或含油粉末冶金軸承,能有效減小延緩軸與軸承副的磨損,從而延長泵的壽命。
文檔編號F04B39/00GK201739124SQ20102021291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日
發明者北原道南, 張偉, 黃紅華 申請人:常州市昊升電機有限公司;常州市昊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