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特別涉及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此類風扇減振器部件運行中,風扇減振器兩法蘭之間的橡膠圈在風扇高速運轉過程中易損壞,導致該風扇減振器軸向和徑向跳動均偏大,造成異響故障;且在發動機上下坡坑過程中,由于懸置的振動造成風扇碰撞護風罩,損壞風扇,進而損壞水箱。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為解決現存的技術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原有結構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用銷釘連接硫化橡膠的方式更改為加大法蘭并用凸起和凹槽相結合的方法在兩法蘭之間壓入橡膠的方式。所述方法不僅能起到良好的減振效果,還能有效的減小單位面積法蘭軸所受的剪切力,更加有效的防止法蘭滑脫,可靠性更好的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包括第一法蘭、阻尼橡膠圈、第二法蘭,其特征在于第一法蘭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外徑有凸起, 阻尼橡膠圈夾在第一法蘭與第二法蘭之間。[0005]第一法蘭、第二法蘭與阻尼橡膠圈擬合在一起。[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優點[0007]I、良好的減振效果。[0008]2、防止法蘭滑脫。[0009]3、減小單位面積法蘭軸所受的剪切力。[0010]4、降低風扇及水箱故障率。[0011]5、結構簡單,安裝方便。[0012]6、延長風扇使用壽命。
[0013]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構成是這樣的[0014]圖I為本實用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從與風扇連接處看過去的視圖。[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橡膠連接處剖切的主要結構視圖。[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從與發動機曲軸連接處看過去的視圖。[0017]圖I 圖3中,第一法蘭(I)、阻尼橡膠圈(2)、第二法蘭(3)。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案是這樣的參照圖I-圖3,第一法蘭(I)的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3)的外徑有凸起,阻尼橡膠圈(2)夾在第一法蘭(I)與第二法蘭(3)之間,起到減振作用,凸起和凹槽防止法蘭軸向和徑向位移和滑脫作用。[0019]如圖I、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風扇減振器部件第一法蘭(I)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3)外徑有凸起設計,所述的風扇減振器部件把阻尼橡膠圈(2)壓入第一法蘭(I)、第二法蘭(3),所述的風扇減振器部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0020]如圖2、3所示,第一法蘭(I)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3)外徑有凸起設計,它不影響兩法蘭制造過程,可通過兩處凹凸起防止橡膠圈滑動的功能,第一法蘭(I)不會相對于第二法蘭(3)發生軸向移動,防止阻尼橡膠圈(2)老化后第一法蘭(I)相對于第二法蘭(3) 發生相對位置移動。
權利要求1.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包括第一法蘭、阻尼橡膠圈、第二法蘭,其特征在于第一法蘭(I)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3)外徑有凸起,阻尼橡膠圈(2)夾在第一法蘭 ⑴與第二法蘭⑶之間。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法蘭(I)、第二法蘭(3)與阻尼橡膠圈(2)擬合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入式柴油機風扇減振器部件,包括第一法蘭、阻尼橡膠圈、第二法蘭,其特征在于第一法蘭(1)內徑有凹槽,第二法蘭(3)外徑有凸起,阻尼橡膠圈(2)夾在第一法蘭(1)與第二法蘭(3)之間。在兩個法蘭上分別增加凹槽和凸起,并通過壓力將阻尼橡膠圈壓入兩法蘭之間,使兩法蘭與橡膠良好擬合。所述的風扇減振器部件具有更加良好的減振效果,所述的風扇減振器部件有防止兩個法蘭軸向運動和徑向運動的功能,所述的風扇減振器部件的設計方法可以應用于其他風扇軸上使用。
文檔編號F04D29/66GK202732501SQ20122029686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2日
發明者朱素琳, 陳小峰, 易祥眾, 朱毅濤, 陰憲文, 吳顯凌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